梁季
摘要:新疆兵團承擔著維穩戍邊、發展經濟的雙重使命,是黨政軍企合一特殊體制的重要載體和經濟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一五、十二五”以來,團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經濟社會發展步伐明顯加快。負債經營已經成為團場經營的顯性常態,債務規模激增,潛在風險大等問題已開始顯現,已經成為團場經濟穩步持續增長過程中的重要因素。現針對農牧團場債務的形成、存在風險以及對風險的控制談一些看法。
關鍵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牧團場;債務現狀
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牧團場債務形成的原因
(一)農業生產經營產生的債務
農業是一種低回報率的產業,農業經濟的發展與社會整體經濟的發展存在較大的差距。隨著農業新科技、新技術的應用,農產品的單產水平近乎達到里極限,再大幅度提高的可能性太小。以某團場為例,近幾年各項農產品的單產水平一直站在全師的前列,但受氣候和其他因素的影響,農產品的產量與以前年度相比還略有下降。農產品走向市場,受這幾年經濟下行的影響,各項農產品的價格均有下降;相反,受經濟發展因素的影響,各種物化成本和活勞力成本卻不斷上漲,嚴重的影響團場職工的收入。在執行兩費自理的承包方式下,承包職工自身受益的養老統籌不能全額自理,差額部分由團場兜底。隨著養老統籌的剛性增長,團場的負擔不斷加重。某團場2005年至2014年職工社保統籌年均增幅15%,2015年養老統籌補貼達到530萬元。面對資金缺口,在團場自有財力不足的情況下,只有增加銀行借款。
(二)投資決策對債務的影響
投資決策一般都是企業戰略性的、重大的經營活動的調整和加強,投資項目一般也會持續很多年,重大項目的投資在不同程度上減弱了企業的財務彈性。企業投資決策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和企業資產的整體流動性。現金的流入量反映的是現金的償債能力,資產的流動性反映的是潛在的償債能力,負債的本息一般要求以貨幣資金償還,即使企業的盈利能力狀況良好,還要看企業預期的現金流入是否足額、及時,以及資產的整體流動性如何。如果企業投資決策失誤,或信用政策過寬,不能足額或及時的實現預期現金流入量以用來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企業就會面臨財務危機,重大的投資決策的失誤,將會使企業遭受重大的經濟損失。
(三)農業結構調整對債務的影響
工業生產已經進入微利時代,常規的農業生產利潤之微可見一斑。目前,大多數團場為了改變農業生產單一經營的局面,在抓好常規農業生產的同時,進行農業結構調整,以實現農業產值的穩定持續增長。但是農業結構調整同樣存在較大的風險,如果結構調整失敗,不僅職工的收入受到影響,團場的前期投入也將成為沉沒成本。以某團場為例,2010年開始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設施農業。2011年—2013年該團場墊支修建設施大棚500余座,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后期引入葡萄種植,每座大棚再投入約2萬元,合計投入資金約7000萬元。由于設施大棚投入資金大、較常規農業的回收期長,再加上效益沒有凸顯,職工認購大棚的積極性不高,團場墊付的資金無法在短期內收回,產業結構調整未達到預期的效果。農業結構調整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團場自身積累不足,其他方式融資困難,資金的來源只有依賴銀行借款。結構調整失敗,對團場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團場將背負沉重的債務負擔、加大債務風險。
(四)團場辦社會職能對債務的影響
隨著兵團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團場辦社會的職能也必須進一步加強,城鎮化建設、社會公益性事業投入、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等等,雖然這部分投入有國家和兵師兩級補助資金,但隨著人員經費及物價的不斷上漲,資金投入不斷增加,財政撥款有限,資金不足部分仍然需要團場自籌。尤其是近幾年團場保障性住房的大規模建設以及保障性住房的后續基礎設施建設,財政資金只對保障性住房進行部分補貼,而保障性住房建設以及基礎設施(包括水、電、暖、綠化)建設資金則由團場全額自籌。以某團場為例,2011年至2015年,保障性住房自籌資金達3000萬元。由于保障性住房空置率高,造成團場自籌資金不能短期收回,銀行借款得不到及時償還,只能舉新債還舊債,債務規模越來越大。
(五)團場舉債經營的風險意識不強
團場在進行債務籌資時風險意識不強,籌資決策不當,引發資本結構不合理或無效融資,可能導致企業籌資成本過高或債務危機;不能有效的評估投入和收益,不能控制與團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債務規模,加劇了債務風險。雖然債務指標納入了團場領導業績考核體系中,但團場主要領導實行任期制,導致部分領導對團場經營不做長遠的戰略規劃,一味追求短期效益。
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牧團場債務風險控制對策
(一)提高財務風險意識,合理控制債務規模
要在團場經營者中建立、提高風險意識、信用意識、責任意識,適度舉債,有效規避財務風險。團場經營者應正確處理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穩定和發展的關系,堅持量力而行,從團場綜合償債能力出發,認真分析負債可能存在的風險,科學產生資金需要量,合理控制債務規模,降低債務風險。
(二)嚴格控制資產負債率,并制定貸款控制管理制度
企業經營風險主要是財務風險,是出于舉債而對財務狀況造成的不確定性,而籌集資金則是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和獲取利益的有效手段,所以在滿足企業生產需求的前提下,企業應當持續分析籌資成本與結構,并確定合理的籌資規模,從而控制企業的籌資風險。兵師兩級應制定嚴格的借款控制制度,對團場借款實行審批制,并根據團場實際情況進行貸款總量控制(這項工作已經開始實施)。資產負債率是衡量企業負債水平及風險程度的重要指標,是考核企業債務償還能力。企業適度負債經營,可以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團場每年應制定年度舉債、償債計劃,嚴格測算舉債成本、償債能力和償還期限,合理確定借款規模,并對借款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負責。
(三)加快團場墊支建設資產的產權、使用權等的轉移,以減輕團場負擔
對團場墊支建設的資產,團場應結合買斷、承包、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等形式,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加快墊付資金的回籠。
(四)完善基于團場債務風險預警結果的處理機制
對處于安全區的團場債務采取常規監控,對處于輕警團場的債務采取防范為主、控制為輔的辦法,對處于重警團場的債務盡全力控制債務風險的進一步擴大,逐步化解債務風險。要建立團場債務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勒緊債務風險的“韁繩”。妥善處理存量債務,確保在建項目后續融資,為經濟社會發展出力,切實防范風險。團場舉債得來的資金具體花到哪里,要有嚴格的監督。建立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有助于對債務風險實施動態監控,即使出現償債風險,也可以及時處理,控制風險蔓延,避免引發系統性的債務風險。
(五)健全團場債務監督和考核問責機制
團場要主動接兵師兩級的監督,定期上報債務限額、舉借、使用、償還等情況。團場舉債要遵循市場化原則,強化市場約束。審計部門要依法加強債務審計監督。要將團場債務管理作為硬指標納入主要領導考核體系,強化對團場領導干部的考核。團場主要負責人要作為第一責任人,切實抓好團場債務風險防控等各項工作。
三、結束語
團場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高度重視,嚴格執行團場債務管理的各項規定,結合本團場實際,明確任務分工、落實工作職責,積極研究解決新問題,及時總結經驗做法,切實發揮規范團場債務管理對“穩增長”和“防風險”的積極作用,推動團場經濟穩定持續增長。
參考文獻:
[1]甘金山.兵團農牧團場規范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思考[J].當代農村財經,2016(02).
(作者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二十五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