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
摘要:近年來,我國農業類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層出不窮,其背后所包含的信息引人深究。因此,本文以萬福生科與綠大地財務造假為例,分析了該類公司財務造假手段的特點,研究了推動該類上市公司進行財務造假的成因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農業類公司;財務造假;萬福生科;綠大地
一、案例背景
萬福生科前身系(湖南省桃源縣)魯萬福有限責任公司,后采用整體變更方式設立萬福生科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萬福生科”),成為一家主營稻米精深加工系列產品的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然而在2012年,企業上市還未到一年時,該公司就因涉嫌違反相關證券法律法規,收到了湖南證監局《立案稽查通知書》。萬福生科于2013年3月1日公告自查且承認2008年至2011年涉及收入、營業利潤、凈利潤虛增情況。很據先前的財務數據數據,其在2008年到2011年的公司凈利潤共計1.81億元,然而其中真實數額僅為2000萬元,占造假數額達到90%左右。
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綠大地”)前身系云南河口綠大地實業有限公司,后在國內成為綠化苗木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公司主攻方向為設計及施工綠化工程,種植及銷售綠化苗木。然而2010年3月,證監會因綠大地涉嫌違規披露信息對其立案稽查。在調查中該公司同樣被發現存在收入利潤造假等行為。
二、財務造假手段分析
(一)虛增收入與利潤
在萬福生科案中,由其2012年半年財務數據我們可以知道,該公司調整前營業收入、營業利潤與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6.23個百分點,-15.34個百分點與-14.84個百分點,經過調整后這三項數據均大幅減少為-64.61%、-147.60%、-143.87%,最夸張的當屬營業利潤,前后相差130多個百分點。此外,單從絕對數數值上來看,實際營業總收入為8217萬元與虛報的2.7億元相比虛增了1.88億元,實際虧損為1368萬元,相比于虛報的凈利潤2655萬元虛增了4023萬元。同時,該企業還通過偽造虛假合同、偽造虛假用戶來進行虛假交易,捏造虛假銷售額,達到虛增收入的目的進而也虛增了利潤。
在綠大地案中也同樣出現了虛增收入與利潤的情況。云南綠大地公司于2004年到2007年上半年間共虛增營業收入2.96億元;2007至2009年三年間綠大地公司分別虛增營業收入0.97億元、0.86億元、0.69億元。且公司在2009年至2010年間出現巨額銷售退回金額共計1.81億元。其次,綠大地公司在2010年的一季報的現金流量表中就有27項差錯,幾億元的差錯有12項之多。此外,綠大地公司還存在通過注冊第三方公司,簽訂合同進而偽造現金流的行為和偽造公章、單據的行為。
(二)虛增資產
從2012年半年報中,萬福生科露出了端倪,后被證實其虛構糧食經紀人為供應商。從而利用使現金回流到企業,虛增預付賬款。同樣在這份半年報中,萬福生科的在建工程科目從期初余額8675.01萬元增加成期末金額17997.50萬元,增加了9322萬元左右。另外,2011年報表與2012年報表前后的工程性質相差較大,金額卻是一致的,其中原因值得推敲。
首先,2011年至2012年間,供熱車間改造工程的資金投入不斷增加著,可工程進度卻不見提高。其次,2012年半年報中,淀粉糖擴改工程投入資金較前一年增長了十倍以上,工程進度卻降低了六十個百分點,有意思的是,2012年的年報卻并沒有提及此事。再者,2012年半年報中披露了一項污水處理工程,其預算投資為8000萬元,而2011年6月披露的信息中并無此工程。
綠大地公司也在財務造假中使用了虛增資產的方法。首先,綠大地的固定資產馬鳴基地,只有百萬余元的價值,卻被偽造為千萬余元。另外基地中的三口深井,其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被計為2160000元,平均下來一口井造假達到72萬元,可實際上一口金的成本最多也就10000元左右,二者價格相去甚遠,最終該公司的固定資產被查明虛增了5200萬元。除了這些造假現象以外,綠大地還存在存貨價格造假,其存貨為1.8億占到總資產的百分之八十,主要是各類苗木??墒蔷G大地對于苗木的價格報價居然有300元是市場報價的整整五倍。
三、財務指標異常
(一)銷售毛利率與銷售凈利率
金健米業也是一家主營稻米精深加工的農產品加工公司(湖南),然而根據萬福生科和金健米業2008年至2012年間的財務指標對比可以發現,二者數值相差巨大,萬福生科的盈利數據存在不合理的狀況。
第一,萬福生科的銷售毛利率一直是金健米業的1.5倍到2倍多,數值過高。第二,2008―2010年間萬福生科的銷售凈利率呈現穩步上升趨勢,可這項指標在2010年與2011年之間從12.81%下降至10.89%。這期間恰逢公司上市,但上市前后凈利率指標卻有明顯落差。由于銷售凈利率是用于衡量公司營運能力的,所以這種落差與其2011年凈利潤等的較快增長相互矛盾。
對比于萬福生科,單看綠大地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其指標并無明顯異常,但若是將銷售毛利率與銷售凈利率結合在一起看,數據落差就十分直觀了。東方園林公司2011年的這兩個指標之間的差值為21.58%,而綠大地公司的差值卻達到了34.78%,2009年更是夸張,綠大地公司的這兩項指標之差居然有65%,這些異常在這三年東方園林的數據并未發生。這讓人不得不懷疑綠大地公司是否存在操縱非經常性損益的現象。
(二)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
農林牧漁行業在2008年至2010年的平均存貨周轉速度3.44次、3.45次和3.68次,萬福生科分別為1.56次、1.46次和1.71次,僅為均值的二分之一。通過萬福生科的存貨周轉率我們可以看出,在2008到2012年間,其該指標數值一直較低且增幅十分緩慢。公司上市以后,存貨周轉速度和流動性相比于同行業更緩慢了。同時,與之矛盾的是,此公司同一期間的主營業務收入一直處于快速增長狀態。按營運能力分析,主營業務收入的急劇增長背后應該伴隨著存貨周轉率的升高,存貨流動性增強,但這一點并沒有體現在萬福生科的財務分析數據中。
結合萬福生科的應收賬款率,該公司的應收賬款率趨勢良好,但分析之下,存貨周轉率則顯得過低了。如果存貨流動性不強,銷售速度不快,那么應收賬款周轉率就不應該這么高,這二者數據在這里是互相矛盾的。此外,萬福生科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在2011年及以后出現了暴跌,可其主營業務收入在此期間出現了大幅增長,這又是互相矛盾的。
與萬福生科類似的是,綠大地公司同樣存在存貨周轉率較低且低于行業平均水準的現象,存貨周轉甚至出現了逐年下跌的趨勢,而應收賬款周轉率雖也在下跌,可與東方園林的同項數據相比,卻明顯為較高的。如在2009年與2010年,綠大地的存貨周轉率均低于東方園林,其應收賬款周轉率卻高于東方園林不少,尤其是2009年。
綜上,首先,雖然兩案在財務造假的具體內容細節手段方面各有不同,但殊途同歸,都存在偽造會計材料,尤其是偽造大客戶公司;虛增財務報表的數據以增加收入和利潤的的行為。因為土地、農用灌溉等資產不好評估,所以虛增資產自然而然也成為了另一造假手段。再者,兩案的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異常,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與主營業務收入也存在矛盾之處。由此我們看出,農業類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切入方向大多相似或是一致,財務造假證據是有跡可循的。
四、財務造假成因分析
(一)審計機構缺乏獨立性
第一,在目前的審計服務市場中,作為上市公司審計的主體的會計師事務所卻時常面臨著供求關系不平衡的現狀,這往往導致了雇傭關系的扭曲,甚至引發了上市公司自己出錢購買審計意見的行為。即使,會計師事務所是獨立于公司的第三方,審計費用也不應該由上市公司直接交給事務所,否則其中會暗含許多隱患。
(二)稅收優惠政策
為了促進農業發展,我國對很多農業產品實行了稅收優惠政策,農業的稅率很低并且有些領域實施的是免稅制度,這代表著企業在虛增收入虛增利潤的同時并不需要考慮這種行為所帶來的增加的應交稅費。比如造假企業虛增收入,則收入與成本之間的差值就增大了,其所應繳納的增值稅數額就相應提高,而虛增的利潤造成凈利潤增加,導致所得稅額增加,光是這兩項稅額就是一筆極大的支出,這會讓企業有所顧慮。但農業類上市公司受利于政府的優惠政策,甚至收入和利潤的增加會讓其滿足更多的補助條件,所以這種類型的企業往往沒有了后顧之憂,財務造假也就比較集中。
(三)生物性資產不易盤點
農業企業經營具有特殊性,農業資產有很多在水里,在地下,難以準確計量,盤點難度很大,耗費成本也很大。此外,生物性資產由于性質特殊,很容易受到意外因素的影響,讓農業公司有機會做假賬,就比如綠大地公司2009年以云南大旱為由借機計提大量存貨跌價準備,掩蓋虛增收入的行為;萬福生科以2012年降雨時間過長為由解釋了稻米加工項目的停產。綜上所述,在資產中生物性資產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這在另一方面也為農業類上市公司提供了很大的調控空間進而進行財務造假。
五、相關對策
第一,會計師事務所作為第三方,須在金錢與職業操守之間做出正確選擇,時刻保持審計的獨立性與職業謹慎。要提高審計人員農業方面知識水平,積極與農業專家溝通,對造假比較集中的領域提高警惕,給予更多關注。第二,要建立一套規范有序的內部控制系統,并發揮其作用。只有切實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提高公司股權制衡,同時避免公司集權現象,才能從內部有效防范財務舞弊行為。第三,要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公司完成財務造假行為的背后是一個群體行為,需要會計、審計、中介、監管的集體失職。所以,加強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進行職業類培訓,提高專業人員的專業性是十分必要的根源性的措施。
參考文獻:
[1]朱登盈.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科學研究所,2014.
[2]王甜甜.淺析農業類上市公司審計失敗案例——以藍田股份、綠大地、萬福生科為例[J].注冊會計師,2015(09):113-115.
[3]崔曉莉.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案例分析及啟示[J].現代商貿工業,2013(15):151-152.
[4]劉莎.萬福生科財務造假事件案例分析[D].遼寧大學,2014.
[5]朱俊辛.農業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原因分析及相關對策[J].財會研究,2016:240.
[6]陳慧.基于舞弊三角理論的農業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分析[J].南方農機,2016 (04):44.
[7]周福源.公司財務分析框架:融合觀點[J].商業會計,2012(09).
[8]于化瀛.農業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動因分析及對策――以萬福生科為例[J].財會月刊,2014(08).
(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