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 浩
中國商務部2月8日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美國對中國產品共發起20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金額總計37億美元,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都同比大幅增長,分別達到81.8%和131%,已經結案的裁決稅率都明顯高于往年。數據還顯示,自1980年以來,美國對中國共發起了265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金額達到298億美元。截至2016年底,美國對中國執行的反傾銷、反補貼稅令總計高達140個,全球范圍內,中國是遭受美國貿易救濟措施數量最多的國家。
一進入2017年,美國又連續公布多起涉及中國產品貿易救濟案件的裁決。1月30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做出終裁,對從中國進口的大型洗衣機征收反傾銷稅,稅率高達32.12%至52.51%,此時距特朗普正式就職美國總統僅10天。這項終裁決定被外媒形容為“中美貿易戰升級”,甚至稱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已將中美貿易戰的引線點燃,“全世界都在等待中美貿易戰場上的那片硝煙”。事實真的如此嗎?商務部相關負責人及多名專家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美30多年互利共贏的經貿大勢并沒有改變。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上述洗衣機案最早起于2012年,后雙方通過對話達成和解,此次為惠爾浦2015年12月第二次提起申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按照程序于2017年1月份做出最終裁決,而有媒體將本案解讀為中美貿易戰爭跡象,實為過度解讀。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也糾正說,“貿易戰跟貿易摩擦是有區別的,目前中美之間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不能說是貿易戰。貿易摩擦是零星的并且是以貿易規則為基礎的,是雙邊貿易過程發生的一種正常現象;而貿易戰則是撇開了貿易規則而且是大規模的貿易沖突。比如,如果美國對中國商品一律征收高額關稅,中國據此做出反制,那才可稱為貿易戰?!?/p>
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說,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貿易大國,相互依存度很高,現實利益的角度上發生貿易戰的可能并不大?!?016年兩國的貿易金額高達5196億美元,美國對外貿易中的17%來自中國,而中國對外貿易的21%來自美國,中美開打貿易戰肯定是兩敗俱傷?!?/p>
雖然2016年是中美貿易摩擦較為激烈的一年,立案數量僅次于2009年,但王賀軍認為,中美經貿關系互利共贏的主基調仍然沒有改變,在產業國際分工的大背景之下,貿易摩擦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從歷史上看,中美貿易摩擦一直都存在,不能說現在突然爆發了?!蓖踬R軍分析說,歷史上貿易摩擦案件雖然引起了外界的高度關注,但是在中國貿易大局中的比例并不高。
“中美之間溝溝坎坎一路走來,互利共贏的本質仍未改變。”王賀軍說,外界對中美經貿關系充滿了焦慮感,這種焦慮感有多大必要性呢?從歷史角度來看,貿易摩擦是非常常見的現象。”
特朗普會和歷屆美國總統不一樣嗎?上任不到一月,他表現得“雷厲風行”,短期內簽署行政命令廢止了一系列奧巴馬政府的改革計劃,包括退出TPP。特朗普的政策方向讓美國從崇尚自由貿易掉頭轉向了貿易保護主義。與美國存在超過3000億美元貿易順差的中國,也被輿論推到風口浪尖之上。
“中美之間的合作大勢并未改變,合則兩利斗則俱傷。但是對于特朗普上臺之后的各種政策走向,我們也在密切關注?!蓖踬R軍告訴《環球時報》記者。
美國對中國企業的貿易制裁對后者造成程度不同的困擾和經濟損失?!皯V每個案件,中國企業都要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一個案件,花費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美元并不少見,這對企業是一個很大的負擔?!蓖踬R軍說,美國很多做法都逾越了國際貿易規則,“我們將按照國際規則,積極組織企業去進行法律抗辯,通過世貿規則堅決維護企業權益?!?/p>
“中國的承受能力非常強大,我們并不是沒有經歷過不好的時候,但我們都在按我們的節奏向前走,積極地面對未來不可預知的中美貿易摩擦?!蓖踬R軍認為,“面對貿易糾紛,各方都需要克制,通過協商溝通增進了解,維護正常的貿易關系。但在權利受到侵犯的情況下,我們也會采取適當行動以維護自身的利益?!?/p>
周世儉告訴《環球時報》,上世紀80年代,中國經濟總量只有美國的5%,但現在已經達到美國的61%。“我們并不懼怕美國發動貿戰,我們手中有很多牌。但是我們并不希望發生貿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