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
圖書館在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
胡艷
眾所周知,加強高校學校文化建設,對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推進學生健康成長具有積極意義。學校文化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高校各部門,尤其是與學校文化密切相關的圖書館的全方位參與。高校圖書館自身具有多重優勢。它有著豐厚的藏書和領先的設備,也有多種宣傳模式。為推進學校文化建設提供有利條件。高校應充分發揮圖書館的作用,為建立良好的學風和校風,推進學生全面綜合發展奠定基礎。
圖書館 大學校園 文化建設 地位與作用
當今,廣大高校正持續開展高等教育的改革,在此影響下,體現大學內涵建構支柱的大學文化建設及其分析正逐步成為高等教育工作者重視的課題。圖書館作為大學文化建設的中心載體,在高校文化建設中發揮著主要作用。所謂的高校圖書館文化是指大學圖書館在長時間的讀者服務和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及推進自身發展的過程中,不斷進行積累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價值觀、理想、行為規范、工作作風和其他物質文化及精神文化。高校圖書館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其同步校園文化的其他方面,對提升大學內在的建設起著主要的推進作用。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質文化是完成的路徑和載體,是推動學校文化建設的必要條件;物質文化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主要構成部分和主要支撐。學校物質文化是學校文化的硬件,是能夠看到和觸摸到的。學校物質文化的每一個實體,以及每一個實體的構造之間的聯系都反映了某種教學價值觀。完善的學校設備將為學生和教職員工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陣地,使教師和學生能夠教有其所、學有其所、樂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樂中受到啟迪和教育。完善的設備、合理的布局、特有的建筑和場合,會使人感覺良好,心曠神怡,有助于熏陶校園內的情操,刻畫校園的沒號魂靈,將激起在校人員的精神開拓,限制校園人的不良風氣和行為進一步推進學校體育和心思健康發展。目前的在校大學生大部分都是“低頭族”,只關心手機中的天地,而校園文化建設就是要讓學生們從手機中走出來,豐富大家的學習和業余生活,努力促進精神文化的發展。
作為眾多文化當中一種顯性表現狀態的圖書館一直聯系社會的發展與人類的進步,其持續地發生變化。大學圖書館有著豐富的信息資源和優美的環境,并且工作者具備較高的素質,因而成為建設文化的重要載體。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尤為重視圖書館舍接待讀者的數量、投入的經費、存書的多少、外借的圖書量、配置的設施、館舍的面積等,而很少兼顧一個關鍵的要素,即人的發展?;谏鐣牟粩噙M步,圖書館建構人文精神始于“書本位”轉變為“人本位”
1.價值導向作用
青年學生是大學的主體,他們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方面還處于逐步構成和完善的階段,在該階段學生思維和心理狀況的很容易遭到外界的干擾。培育青年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學校文化的重要任務之一。大學圖書館表現的學校文化是經過學校前史的堆集、選拔和發展而成的,其集中表現了學校的人文精神和價值取向。因此,圖書館可以在了解學生的思維后,對學生進行思維道德、人文本質、價值取向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學活動,通過宏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使學生能夠系統地了解我國的國情、歷史及社會地位等,增強民族自豪感,提升判別事物的才能,進而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良好的學校文化氛圍的構成和發展。
2.打造文化氛圍
校園環境優雅,圖書館是其構成的重要部分之一。從校園物質文化的視點看,圖書館是校園文化的標志性建筑物之一,充分體現了校園圖書館建筑的外觀設計,豐厚的文化底蘊,室內設計高雅安靜,擺放整齊的圖書報刊,掛在墻上的名人字畫,到處洋溢著書香。圖書館寬闊明亮,清新干凈,還配有一個供學生閱覽和學習的閱覽室。優美、舒適、安靜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能激起學生對圖書館的求知欲,培育學生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激起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變成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強大軟實力。
3.延伸課堂教學
課堂教育活動的開展是培育大學生群體進而完成學校教育方針的主要路徑。但是,由于課堂教育難以覆蓋學生的所有學習常識和技術需求,因此有必要確保圖書館在課堂外的延伸作用,利用自身多方面的優勢,以保證學校整體教育方針的順利完成。圖書館有非常豐富的信息資源,并裝備了領先的基礎設施,可以作為學生的第二講堂教育來進行課堂教學的補充,同時信息網絡的發展可以實現圖書館的資源共享,有利于拓寬老師和學生的視界,讓他們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術,提升其綜合素質。
4.提供專業幫助
大學學習很多時候都需要學生通過自學完成,尤其在專業課的時候,需要很多課外的專業知識學習來鞏固,這個時候,靠課本和課堂老師的講解就遠遠不夠了,那么圖書館則是解決同學們專業學習的主要場所。大學圖書館一般都有各個種類的專業書籍,而專業書籍藏書量的多少這也直接體現出了這所大學的層次和深度。所以,在大學文化建設中,專業發展是很重要的一項指標,而圖書館專業書籍的建設又直接能影響到各學科各專業的發展。大學圖書館資源建設的不斷發展,可以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建設人才,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深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知識和文化支撐。
1.注重信息資源的建設
大學師生在學習、教學、科研的過程中,不但要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而這一味地借助課上與課本是不行的,其更需要借助圖書館實現優化與完善。為了實現廣大師生的實際需要,圖書館根據比例和有規劃地購置了一系列的信息資源。其中,不但具備各科的有關文獻與專業書,方便師生的學習,從而強化與鞏固自身的專業知識,而且具備文藝、教育、政治等書籍,進而方便師生知識視野的拓展,實現自身品味與素質的提升。這一系列的信息資源不但具備紙質文獻,而且具備光盤、錄音帶、電子書等電子文獻。多樣化的文獻有效地統一了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從而實現了讀者的實際需要。并且,圖書館應當嚴格把好文獻資源關,不引進質量不合格、內容低俗的書籍,以使讀者由此吸收積極的文化與思想,進而獲得啟發與熏陶,最終有利于建設校園文化。
2.合理規劃館舍建設
科學合理的圖書館規劃應契合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要求。從校園的總體規劃來看,圖書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圖書館而言,圖書館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讀者的借閱心情。一個安靜舒服的環境能夠給讀者帶來愉悅的閱覽氣氛,減輕讀者的壓力。借閱區、閱覽室的合理規劃,信息空間和討論空間的人性化建設,可吸引大批讀者借閱和學習。此外,除了一些圖書館閱覽室、閱覽室、信息溝通和討論的空間結構外,還可以建設校史館、館史室,展示出本校的一些數據,包括其奮斗歷程、所獲得的成就和主要的人物等,讓學生能夠直接感受到校園文化的博學多才,增強學生的自豪感。
3.完善規章制度,規范人員行為
每一件事物都在不斷發展變化,這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同樣適用于大學圖書館的規章制度。傳統來看,高校圖書館是一種封閉的服務方式,圖書館的管理體系通常只適用于高校圖書館的工作開展,之后,大學圖書館順應時代潮流,采納開放式服務模式,相關的規章制度負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這些年以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高校圖書館重新制定了規章制度,并越來越突出“人性化”的要素。人性化的制度,能夠確保圖書館工作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也能更容使得受圖書館員和讀者接受,對圖書館員和讀者的行為做到更好規范,使他們養成自律意識。
4.加強智慧型圖書館建設
當今社會的熱點就是人工智能化,而大學圖書館作為大學中的一個重要場所,每天要接待成千上萬的教師和青年學生。如何把圖書館建設成智慧型的場所,可以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加便利和智能化的服務,是目前各個大學圖書館要重點考慮和實施的。這就要求圖書館要充分溶入到大數據和物聯網中,對各種數據都能分析和深挖,分析出讀者的情況,較為精確的為讀者提供幫助。智能化是將來的大勢所趨,大學圖書館理應走在發展的前列。
總之,圖書館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構成學校環境和文化網絡中的重要因素,其能夠直觀地反應出學校的人文環境,可以有效地推進學校文化建設。因此,大學校園要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的多重優勢,并積極改進圖書館的軟硬件設備和各項規章制度,為學校文化建設提供條件,以完成培育綜合性人才的教學方針。
[1]蔡維鐘,楊云.對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04(1):35~38.
[2]王世偉.服務是圖書館存在的理由[J].圖書館論壇,2002(5):80-83.
[3]趙涵,趙慶齡.淺談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 [J].科技信息, 2012,01:437-438.
[4]薛月莉.充分發揮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A].陜西省圖書館學會.和諧社會中的圖書館建設與發展——陜西省圖書館學會第六次科學討論會論文集[C].陜西省圖書館學會:,2007:6.
(作者單位: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