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雅麗
實踐育人體系建設的探索
羅雅麗
曾記得一位老教師說過:“真愛在心,享受孩子。如果你把自己的理想、青春、快樂、幸福融入到為孩子們的服務中去,感受到的必是質樸的泥土的芬芳。”在班主任工作中,老師不僅要注重獨特有效的教育方式,以求對學生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而且要重視與孩子們心與心的溝通、愛與愛的聯接,真正在實踐中探索有效的育人措施。
實踐育人 真愛 童心
親其師,信其道。孩子們喜歡老師、敬重老師,才會很認真地聽從老師的教導。在育人實踐中,老師要嘗試著充當孩子們的家長、朋友、心理咨詢師等角色。當老師,傳授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當家長,無私地關愛孩子;當朋友,分享他們的小秘密,被他們信任;當心理咨詢師,幫他們排憂解難,化解心中的小疙瘩。
1.1 特殊孩子,特殊關愛
班上曾有一位叫劉豐毅的小孩,是多動癥兒童,注意力很不集中,總是侵犯別的孩子,弄出流血事件來,家長和其他孩子很有意見。我總是牽著他的手,給他講故事教育他;上課他想發言就多給他機會表現自己;下課就陪他說說話,鼓勵他與人友好交往。只要他某方面一有進步就全班鼓勵表揚他,肯定他的進步和好行為;還經常送他小禮物和學具、書等。功夫不負有心人,劉豐毅終于越來越有進步,學習成績不再是倒數第一,也很少有傷害同學的事情了。五六年級時,教師節還送各科老師自制的賀卡;在學校測評老師師德時,他在班上大聲呼召同學們給老師評“優秀”等級;小學畢業后,不止一次來校找老師們交心談心。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孩子,讓孩子知道老師對他真誠的關心與期許,孩子總會漸漸進步,不斷成長。
1.2 特別孩子,真誠對待
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說過:“要播灑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1]對待從不說話有自閉傾向的邵家祥,犯錯誤時,筆者從不公開批評,只私下教育,保護其自尊心。并且巧妙地挖掘其優點,在班級大肆表揚。對待爆脾氣的閆振維等學生,筆者耐心教育,及時疏導其情緒,反復與其家長溝通,形成家校合力,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待自卑的學生康榮坤劉琪至等,常送一些文具和書給他們,經常鼓勵他們大膽發言,并創造機會讓他們參加活動,樹立自信,挖掘其潛能,培養健康的身心靈。實踐證明,老師真心的付出,得到了孩子們的理解、尊重和愛戴。邵家祥一有心里話就要找我說道說道;閆振維越來越會克制自己,成長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小男子漢了;康榮坤居然在元旦晚會上神采飛揚地表演架子鼓,自信心滿滿,不再細聲細氣講話就臉紅了……在不斷地探索育人智慧中,我嘗到了成功的幸福,嘗到了愛的美好滋味。
1.3 問題孩子,巧施真愛
筆者曾帶的一個班,有個叫劉瑞的孩子,曾經一段時間每天中午提前到校,就為了悄悄進班喝別人帶的牛奶,班上每天有人反映牛奶被人偷喝,經我提前到校勘查發現是他。找他交心談心多次,才了解到:他家是組合家庭,家長不太重視孩子的生活問題。他媽媽從不讓他帶牛奶到校,平時也很少買牛奶給他喝。針對以上情況,我反復教導他這樣做的危害,并引導他承認錯誤。孩子很害怕全班同學罵他小偷,并歧視他,也擔心老師從此對他另眼相看,思想負擔很重。我鼓勵他及時改錯,并私下向相關同學道歉認錯,只要做到這些,老師就不會計較,愿意不再追究此事。并向他保證,老師只看此后的表現。與此同時,我及時與他媽媽溝通,就這個年齡段孩子成長特點以及孩子所擔憂的問題,談到家庭應照顧到孩子的正當需求,滿足孩子合理的愿望等等,進行了有效的交流與溝通。他的家長也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表示愿意配合教育孩子。同時,感謝我對孩子的耐心教導和無私關愛。看著劉瑞放下錯誤,重新做人,一天天正直的為人和樂于助人的好行為,我心中由衷的快樂。后來,這個孩子通過努力,還競選上了班級的體育委員。
的確,對孩子們真誠的巧妙關愛換回的是他們全身心的信任,對他們無私的真誠關愛培養的是一個個茁壯成長的高尚的靈魂。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增強班級生命力和凝聚力。筆者經常組織各種活動讓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去體驗道德,體驗教育。如低年級的穿衣比賽,清書包比賽,繪畫、唱歌、跳舞、體育比賽等,中高年級的競爭對手挑戰賽、我愛校園活動、運動會、獻愛心做奉獻等活動。
在系列“我愛讀書”活動中,我組織孩子們講名人故事,演講自己的讀書事跡,分享一本好書,背名人名言比賽,學做一個書簽,“看電視能代替看書嗎”辯論賽等等,讓孩子們愛上好書,讀好書,學習名人,樹立遠大理想,爭做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1]付春江.教師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J].吉林農業,2011(12).
[2]高鳳蘭.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哲學觀[J].外國問題研究,2010(1).
(作者單位:武漢市武昌區水果湖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