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鳴
談談課堂評價語的規范
王曉鳴
教師怎樣才能使課堂煥發出強大的活力?關鍵在于要規范教師在教學中的評價語。如何規范教師的評價語?第一,評價語要簡潔準確;第二,評價語要情真意切;第三,評價語要以激勵為主;第四,評價語要幽默有趣。
評價語 活力課堂
教師評價語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敗優劣,也會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優秀教師之所以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是因為教師規范而精彩的課堂評價語深深打動著每個孩子的心靈,產生心與心的交流,創設出一個個優化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使課堂煥發出強大的活力。那么,怎樣規范教師的評價語呢?
教師的“評價語”應客觀地指出學生的正確與不足,語言要簡潔,切忌模糊,對于強調的更要講明白,讓學生聽得清楚;語言的準確是評價語的靈魂,教師既不能一味地肯定評價,也不能一味地否定,要讓學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對的,哪是錯的,錯在何處。如:“你讀得很正確,若聲音再響亮一點就更好了。”“我們又沒追你,你干嘛讀得那么快?要注意速度適宜喲!”“你的聲音好聽,不過要是加上表情就更能傳情達意了,不信,你再試試!”“讀課文應大大方方,別縮頭縮腦呀!”“這個字念得不準,跟老師再念一遍。”這些貼切的評價語,客觀地指出了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問題,及時幫助學生糾偏正誤,讓學生一步步得以提高,也正是這些準確得體的評價語加上老師明快生動的語言示范,學生的學習效果定會一次比一次好。
教師的評價語應該是發自內心深處,真誠而親切地自然流露,就像一縷溫柔的春風撫摸孩子,就像點點春雨滋潤孩子一樣。這樣才能博得學生的信任,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如“××同學,我為你進步而高興”!“××同學,這個問題老師都還沒想到,你想到了,真了不起”!(豎起大拇指)“讀得真不錯”!“這個句子你讀得多好呀!請你再讀一遍,大家仔細聽聽”!“老師都被你讀得感動了”。“你讀得比老師還要棒”!“到目前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個”!“老師覺得,你長大肯定能當一名出色的播音員”……如此生動、親切、明朗的語言,學生聽后怎么會不被深深感染?怎么會不大受激勵呢?學生躍躍欲試,一個個教學的高潮正是如此形成的。因此,教師生動豐富的評價語言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相反,那種虛情假意的評價語,不僅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可能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習失去信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取激勵性的評價,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老師不能吝嗇賞識與贊許,如及時送上充滿激勵的評價語能讓學生增強自信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如“××同學,老師相信你的實力”。“你的發言很精彩,老師為你自豪”!(面帶笑容)“你回答得真好,剛才不舉手不就失去了一次很好的表現機會了嗎?相信自己!”這些充滿熱情、親切的鼓勵,學生聽后怎么會不受感動?怎么會失去信心?作為學生,他們在課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確,這時,老師不能以“錯了!請坐!”“不對!誰再來!”這些語言來否定學生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學生的正確回答。而有經驗的老師則運用自己巧妙、機智的語言來糾正、鼓勵學生的回答,注意情緒導向,做到引而不發。
教師的課堂評價語不能單調,應富于變化,幽默有趣,這樣才會更好地調節師生的情緒,激活課堂的氣氛,讓學生想聽、愛聽、百聽不厭。請欣賞特級教師趙景瑞的一個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這節課要學什么嗎?
生:學作文。
師:你們知道老師姓什么嗎?
生:不知道。
師:這是實話。我是第一次給你們上課嘛!我說三個字謎,猜一猜我的姓名。我的姓是“我走在岔路口”。
生:是“趙”。
師:猜對了,你們真聰明!怎么稱呼我?
生:趙老師。
師:還有別的稱呼嗎?
生:我非常驚訝,給我們講課的居然是個“爺爺”。
師:真親熱!你為什么把我稱作爺爺呢?
生:因為我看您已經有白頭發了,看起來很老了。
師:哦。你真有判斷力!怎么形容我的白發呢?
生:白發蒼蒼。
師:我還有黑頭發呀!將來才是“白發蒼蒼”,這是努力方向。
生:是“黑白相間”。
生:是“黑里透白”。
師:我頭上的黑發、白發并不分明,用哪兩個字表示更準確?
生:雪白。
師:沒那么嚴重。
生:(笑)斑白。
師:頭發有病啦!
生:(笑)花白。
師:很準確。
……
所以,教師規范而精彩的評價語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信心滿滿,讓課堂充滿活力,呈現精彩。
(作者單位:重慶市萬州區電報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