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瑩
一帶一路背景下大學俄語教學改革策略分析
劉晶瑩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不斷加強的背景下,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變得十分激烈,逐漸從綜合國力的競爭上轉移到科技競爭、人才軟實力競爭。教育事業作為國家發展的根本保障,直接影響到未來人才輸送質量。故此,為了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我國應該進一步加強教育事業改革和完善。尤其是“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得到了國際上的廣泛響應,大力推動本區域合作機制多元化發展,促使教育、科技、經貿等多領域交流和發展,相應的也對我國高等院校俄語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一帶一路”背景下大學俄語教學改革進行分析,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提出合理的教學改革策略,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以期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人才。
“一帶一路” 大學俄語 教學改革 策略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推進下,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愈加密切,尤其是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大力推動區域合作機制多元化發展,同時加強與國際上的科技、經貿和教育等多領域的合作與交流。更為重要的是,不同民和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顯得十分關鍵。由于“一帶一路”覆蓋區域較為廣泛,涉及語言種類較多,語言問題也成為“一帶一路”背景下一個首要待解決問題之一。俄羅斯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為了能夠推動中俄之間的經濟交流和發展,應該大力推動大學俄語教學改革,打造特色專業,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機制,為“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提供更多高素質人才,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由此看來,加強“一帶一路”下大學俄語教學改革十分必要,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輸送更多高素質人才。
縱觀當前我國大學俄語教學現狀,由于俄羅斯是我國的重要貿易鄰國,對于俄語專業人才需求度較高,加強大學俄語教學改革十分關鍵[1]。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影響,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對于英語教學內容、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改革重視程度較高,輕視大學俄語教學改革,嚴重影響到大學俄語教學成效。尤其是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俄羅斯作為重要節點,俄語的短板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成為制約“一帶一路”戰略推進的主要問題之一。就當前大學俄語教學改革現狀來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和學生方面
其一,從學生角度來看,學習俄語的學生人數較少,大多數學生之前并未接觸過俄語,同英語專業不同,在以往的學習中或多或少均打下了一定的英語基礎,所以后續英語學習難度要小得多。而俄語由于學生之前并未接觸過,而教師的漢語水平有限,學習俄語的多數是蒙古族學生,所以語言上的溝通不暢,導致師生之間無法充分、有效的交流,俄語學習變得十分吃力[2]。
其二,商業英語和國際貿易學生在選修科目中,將俄語作為選修科目,一開始學習興趣十分高漲,充滿信心,信誓旦旦地要學好俄語,但是隨著課程不斷推進,教學難度隨之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隨之下降,難以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俄語學習中,實際教學成效偏低。
其三,學校素質選修課學生更多的是為了獲得學分,所以在選課時過于盲目,并且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難以對俄語學習起到足夠的重視和了解,這就導致后續學習活動積極性難以得到有效調動,學習效率不高[3]。加之班級容量大,學生人數過多,并不符合外語教學規律,難以面向全體學生,有效提升學習效率。
其四,中學英語學習不好的轉向俄語學習,這些學生對于外語學習積極性不高,缺少良好的自控能力,并且學生大多分散在不同的專業,上課更多的集中在周末或是晚間進行,存在著嚴重的曠課現象,甚至有超過1/3的時間被學生用于參加大型考試或是組織活動,上課時間難以得到充分的保證,嚴重影響到教學成效。
從教師角度來看,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傳授者,俄語教師人數較少,專業水平較高的教師由于種種原因已經退出一線教師隊伍,中年骨干教師隊伍嚴重短缺,青年教師隊伍素質水平良莠不齊,存在著學術梯隊斷層現象,嚴重影響到大學俄語教學活動的語序開展[4]。與此同時,俄語教師在進修、發表文章和職稱晉升等方面難度較大,同其他專業教師的待遇存在明顯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加之教師的專業培訓機會較少,相較于其他專業而言,高校對其重視程度不高,無論是教育培訓還是教師薪酬待遇均存在明顯差異,致使俄語專業教師人數越來越少。面對現實情況,教師盡管非常努力的在工作,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但是仍然無法滿足實際工作要求,教學質量遲遲未能得到有效提升,收入水平受到了嚴重影響,不利于后續俄語教學改革活動的有序開展。
2.教學大綱與課程設置
每一種語言均有其獨特的規律和特點,對于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測試要求都相對統一。但是,縱觀當前我國的大學俄語教學現狀來看,除了大學公共俄語制定了明確教學大綱以外,其他第二外語的俄語課程均缺乏明確統一的教學大綱,這就導致在實際教學終于隨意性較強,不具備統一的規劃[5]。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同一課程的不同教師教學進度不同,教材內容選擇上存在一定差異,缺乏統一教學計劃,教學內容不完善。其二,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第二外語是必修課還是選修課,具體從那一學期開始,總共有幾個學期等問題并未得到有效解決,諸如,第二外語俄語教學中,出去節假日的授課大概在150課左右,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聽說讀寫能力,興趣得到了有效提升,希望能夠繼續學下去時,課程反而就此結束。或是在年初考驗中需要靠二外俄語,但是由于中間一年的時間并未開展俄語教學,很多知識點和難點僅僅依靠學生自學是無法有效解決的,這樣的課程安排不夠合理,嚴重影響到學生的俄語學習成效。此外,高校的素質選修二外俄語課程每學期都會開設,每學期都是零起點,即便很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基礎,當時缺乏合理課程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俄語人才的培養,有悖于“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對俄語人才的要求。
3.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
大學俄語教學中,由于俄語專業長期缺乏重視和關注,所以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不高,缺乏不斷完善和提升自我的意識,運用現代化技術來開展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偏低,更多的是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6]。其次,受到傳統應試教育影響,更多的是以追求高分數為主,所以教師更多的是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應試能力和語言技能的培養,教學模式過于陳舊,強制性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致使學生學習較為被動,未能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更多的是聽從教師的指導和安排,師生互動效果較差,不具備靈活運用外語實現良好的溝通和交流的能力。
1.加強日常教學管理,注重情感體驗
在大學俄語教學改革中,影響外語學習的因素較為多樣,其中情感因素在其中十分關鍵。由于俄語專業資深特性,所以教師除了關注學生學習成績提升以外,還應該注重學生情感體驗。由于學生長時間習慣了中學期間的教學模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題海訓練,所以剛上大學時對于大學教師的教學模式感到不適應,課時少、講課快,師生交流較少,所以很多學生存在著偷懶現象,甚至遲到早退,長此以往,將逐漸喪失對俄語學習興趣,產生一種焦慮感,學習成績逐漸下降。故此,應該通過一種鼓勵式教學方法,加強師生溝通和交流,選擇合理措施指導學生正確進行學習,促使學生可以更快的融入大學生活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7]。
2.選擇優質教材,制定統一教學大綱
在大學俄語教學中,應該注重優良教材的選擇,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工具,同時也是語言信息輸入的主要來源,教材質量高低將嚴重影響到教學成效。由于俄語專業人數較少,所以缺乏專業人才,所以結合實際情況,面對不同的民族和生源,選擇不同的教材,制定不同的教學進度。同時,相關部門還要制定第二外語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有針對性組織教學活動開展,保持一定時間段內教學計劃的穩定。從一年級開設,設置6學期,推行兩頭課時少,中間課時多的模式,確保中間時間的教學不間斷,滿足二外俄語考研需求。
3.優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
在大學俄語教學改革中,為了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成效,輸送更多高素質人才,應該注重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的創新[8]。在關乎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實踐經驗的積累,注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思維邏輯能力和外語傳播文化能力,可以將語言和國別有機整合在一起,切實提升教學成效。同時,還要在課堂學習和實踐訓練之間密切聯系,分組合作學習,在創設相應環境下加深理解和感悟,從而在師生之間深層次溝通和溝通中,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提升學習成效同時,培養學生人文意識。
綜上所述,在為“一帶一路”戰略背景,為了能夠有效推動中俄之間的經濟交流和發展,應該大力推動大學俄語教學改革,打造特色專業,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機制,提供更多高素質人才,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發展。
[1]劉利民.“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中俄人文合作與交流 [J].中國俄語教學, 2015,34(3):1-4.
[2]國玉奇,羅舒曼.“一帶一路”推動區域國別研究和俄語教育改革[J].中國俄語教學,2015,34(3):18-22.
[3]安巍.“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背景下的商務俄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俄語教學,2016,35(1):74-76.
[4]佟穎.“一帶一路”形勢下復合型俄語人才培養模式探析——以沈陽師范大學俄語專業為例[J].中國俄語教學,2016,35 (3):88-92.
[5]楊立明.“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電子商務俄語課程教學初探[J].中國俄語教學, 2016,35(3):84-87.
[6]王金花.“一帶一路”背景下大學俄語教學改革探析[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 2016,31(6):124-126.
[7]陳彬彬.基于"一帶一路"規劃影響重審區域學的地位 [J].現代經濟信息, 2015,11(22):359,361.
[8]顧佳琪.不同類型高校俄語專業辦學特色的分析與對比——以長春師范大學俄語專業為例[J].現代交際,2016,21(22): 237-238.
(作者單位:鄭州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