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榮亞
基于創新教育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研究
唐榮亞
本文重點研究了基于創新教育的高中數學模式,提出了創新教育的3條意見建議: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動力;設置針對性的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建立開放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融洽的氛圍中學習數學。
創新教育 高中數學 教學模式 意見建議
在當今信息社會時代,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已經滲透到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大多數學校已經使用新媒體技術實施教學,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教學模式也將隨之改變。根據當前教學發展現狀,對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提出以下3點意見建議:
高中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性、縝密性和判斷力。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總結積累,并不是每個人的數學成績都很好,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二是學習興趣和態度;三是教學方法的欠缺。其中,態度往往取決于課堂教學氣氛、教師教學水平等諸多因素,也就是說,教學模式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大多數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對學習新知識的熱情和求知欲大大降低,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學習效率低下。因此,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是多么的重要。
1.讓高中數學走進生活實踐,并在生活實踐中得到運用檢驗。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該回歸于生活,否則,學習數學的意義也將不復存在。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傳授新數學知識,應從實際生活出發,與學生互動,讓數學走進生活,走進學生的心靈,這樣學生對數學就有了輕松愉快的第一印象。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一箭雙雕。
2.以游戲等高中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其學習數學的興趣動力。青少年時期是最想玩最愛玩的時代,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建立一種基于游戲的教學模式。在游戲互動中,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會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對知識的渴望將會更加強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數學感興趣,他們就會積極探索,從被動學習中走向主動學習,真正成為主動學習的主人。因此,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對于提高學習效率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無論什么樣的教學,只有學生自己能夠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們才能進一步消化理解運用知識。前提是學生必須積極地參與到思考問題之中。因此,建立問題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根據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一些開放性問題,巧設迷局,誘發學生產生疑問與思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興趣;或是巧設一個問題,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和方式思考解答,從而引發更深入的思考探究。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心態開放,注意力高度集中,通過討論,相互交流意見,既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設置問題情境的方法有以下3點建議:(1)相比學生之前學習的知識,通過學習創造類比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設置學生研討小組,要求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3)布設迷局,讓學生積極參與疑難解答,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開放式教學模式要求教師需有效轉變身份。教師不僅僅是教師,他們更多的時候,與學生間的關系是一種朋友關系。有效轉換身份,改變教學模式,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體驗數學的魅力。很多學生不知道學習數學有何用?也不知道如何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再加上數學本身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學生逐漸對數學感到厭煩。事實上,教師在教學中不應只談理論,更應根據課程內容與學生自身特點結合起來施教。例如:教師在講某一種數學函數時,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例來講解,避免了枯燥乏味,可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更能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2.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傳統意義上的教師,他們在學生的心目中是一種“可怕”的領導形象,高高在上,“只能說上句”,學生只能被動的聽教,不允許學生有獨特的想法與行為,學生或多或少地有些畏懼心理,以這樣的心理去學習,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人們常說,朋友是最好的老師。他們能發現你的缺點并指出幫助改正。在開放式教學模式下,教師要適度轉變身份,與學生成為朋友,讓學生樂于與老師交流探討問題。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一旦形成,許多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新的歷史時期,我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新的教學模式不僅適應了社會發展的趨勢,也改變了我國教育模式的發展結構。但這種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個適應過程。筆者通過多年的一線教學實踐分析堅信,在新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
[1]伏娟.創新教育下的中職數學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 (9):214-215.
[2]楊波.創新教育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科學導報,2015(5): 75-76.
(作者單位:重慶市璧山大路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