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文心
我們都要有一身傲骨
包文心
國畫大師徐悲鴻以畫馬聞名,他筆下的馬,清癯而不孱弱,分明的筋骨透著一股剛勁,也許正如他所說:“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瘪R如此,人亦是。
傲氣與傲骨是不同的,一個浮于表面,一個沉于內心?!皻狻笔且环N表象虛無縹緲,外強中干;而“骨”是內在的深沉厚重,融于血脈。傲氣教人孤芳自賞,自命不凡;傲骨教人自尊自愛,韜光養晦。有傲氣之人往往把它顯示出來,嘩眾取寵,面對別人的贊揚就會飄飄然不知所以,傲氣之人往往自負,也就聽不進別人的批評和建議,最終落到人人疏遠,嫌棄的處境。有傲骨之人往往不同,傲骨是一種低調的,虛懷若谷的自然流淌,自成一派氣度,他們會虛心聽取別人的諫言同時也保留信心和尊嚴,獲得人們的贊揚和欽佩。傲氣是“半瓶子晃蕩”,傲骨則是知識與素養的有機結合,傲骨是一種更加擲地有聲的存在。
有傲骨之人往往意志堅定,正直不屈?!疤撔闹裼械皖^葉,傲骨梅無兩面枝。”這是文學家、畫家鄭板橋所言,鄭板橋擅于寫蘭竹,性格狂放不羈,傲岸正直。他做知縣時遇上大饑荒,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甚至出現“人吃人”的現象,他向朝廷請求賑助農民而得罪豪吏,故告疾辭官歸鄉,居揚州以詩書畫自適。他最愛竹,“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敝裣笳髡钡娜烁?,低首虛心是竹的外在狀態,也是鄭板橋的內在修養。他如傲骨梅一般不向惡勢力低頭,自有他的氣節與風度。鄭板橋毫無疑問是有傲骨的,他已經到達了人性中的較高境界,將傲骨內化為自身的做事準則,氣質素養。
我們要摒棄傲氣,擁有傲骨,“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边@句魯迅先生的話我們并不陌生,魯迅先生在“五四”時期,倡導新思想,新文化,領導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粉碎了國民黨的“文化圍剿”。魯迅先生擁有錚錚鐵骨,在那樣兵荒馬亂性命不保的年代,他以筆作戈,用文字書寫歷史,為百姓戰斗,擁有不屈的“民族魂”。而如今,和平年代,浮躁、傲氣已經在周遭蔓延,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只有時刻保持一身傲骨,沉下心來,積淀自己,那才是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當所有人都不傲氣,有傲骨時,我們的腳步才會更加堅定,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精彩,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強大。
(作者介紹:包文心,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學生;本文指導教師:蔡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