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德鋒
書法需要一生的守候
□傅德鋒
在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的特殊時代,我們原本是要借助藝術來為自己營造一方心靈的棲息之地,然而真正能夠靜下心來的人卻少之又少。在這個物質極端豐富而生活越來越娛樂化的時代,我們的周圍充滿了太多的誘惑,燈紅酒綠,聲色犬馬,無時無刻不在撩撥著每一個人的神經。很多人追求享樂,喜歡各種熱鬧的場合,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的常態。
大氣候如此,小環境亦然。書法人也不甘寂寞,紛紛投身于各種喧囂的場所。追逐各種展覽,參與各種活動。培訓、筆會、展覽,互相交織,成為了書法人的一種日常生活方式。沒名的想有名,名氣小的想得享大名,名氣大的想進一步顯赫。書法家們永遠都是參加不完的展覽,永遠都是趕不完的場子。
曾幾何時,電腦、手機成為了尋常之物,于是人們一個個都被QQ、微信所吸引,并逐漸演變為一種“軟綁架”。任何時候都在看手機,走路時看,坐著時看,躺著也看。可謂夜以繼日,樂此不疲。于是,按時休息的人越來越少了,尤其是年輕人,把更多的時間都花費在了玩手機上。于是,讀書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前些天偶爾到圖書館看到了一些坐在桌子旁邊靜靜地讀書的孩子,我忽然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平心而論,現在對書法感興趣從而認真學習書法的并不乏其人。但據我了解,終歸是為練書法而練書法者居多。很多書法愛好者總是問我,如何創作出一件好的書法作品,如何投稿參展,如何入選獲獎,如何加入各級書法協會,如何向社會推銷自己的作品。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圍繞功利目的而展開。誠然,一個人追求進步總是好的,想獲取相應的正當名利也無可厚非。關鍵的問題是我們不能一味地把書法當做一種謀名取利的工具來看待。缺乏正常的功利之心固然會失去進取之心,但過強的功利之心也會導致意亂神迷。
喧囂而浮躁的社會氛圍,需要一方精神家園來安放自己的靈魂。藝術的最大功效是用來洗滌太多的世俗塵垢。書寫的快樂,需要我們去靜下心來慢慢體會。
學習書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各種體驗需要在長期的磨練當中去逐步獲取。書法家的成功絕對不是立竿見影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個不斷積累不斷升華的過程。那種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定然鍛造不出偉大的藝術家,以作品入選獲獎從而加入書法協會為終極目標的人也必然成不了優秀的書法家。
只有經歷的多了,書讀的多了,臨池功夫下到位了,體會感悟多了,人和字的品位格調才會得到真正的提升。因此,書法需要一生的守候。也只有抱著這種平和的心態,你才會擁有更多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