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人原著 本刊編者譯
書法秘訣(十四)
□ 清人原著 本刊編者譯
凡寫字,先小字后大字,先縝密后縱宕,理所必然。王覺斯字,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以此相間,終身不易。大抵臨摹不可一日間斷耳。覺斯字,一味用力,彼必誤認鐵畫銀鉤,所以魔氣太大。先生每云,吾書無他奇,但姿態高秀,為古今獨步耳。心忘手,手忘筆,筆忘法,純是天真瀟灑。鄒虎臣初學書最服膺董先生,及雙鉤懸腕三年而后成之。又鄒虎臣評宋四家書,蔡曰嫩,蘇曰俗,黃曰野,米曰賤,以其偏旁欹斜鮮莊雅之度耳。
譯文:
大凡寫字,先學小字后學大字,先縝密后跌宕,道理必定如此。王覺斯(王鐸)寫字,一日臨帖,一日創作,這樣交替,終身不變。大概臨摹不可一日間斷。王鐸的字,一味地用力,他肯定誤以為“鐵畫銀鉤”應該這樣,所以魔氣太重。先生(董其昌)每次說道:我書沒什么奇異,只是高雅秀麗,當為古今獨步吧。心忘手,手忘筆,筆忘法,純是天真而瀟灑。鄒虎臣初學書法時最佩服董先生,及雙鉤懸腕三年之后掌握。又鄒虎臣評宋四家書,蔡曰嫩,蘇曰俗,黃曰野,米曰賤,以其偏、旁、欹、斜、鮮、莊、雅來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