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 鋼
不僅要多做,更要做到位
—— 記江南公司生產標兵、五分廠電工班班長馬慶立
■ 方 鋼

馬慶立是江南工業集團公司五分廠電工班班長,他與班組成員肩負著分廠0.7平方公里的線路維護、1286臺(套)設備及10多條生產線的安裝維修等重任。多年來,馬慶立手頭上總有忙不過來的活兒,對此他常說:作為一班之長不僅要多做,更要做到位。提起他來,一個個故事就會從工友們的口中往外“蹦”。
馬慶立是江南工業集團公司五分廠電工班班長,他與班組成員肩負著分廠0.7平方公里的線路維護、1286臺(套)設備及10多條生產線的安裝維修等重任。多年來,馬慶立手頭上總有忙不過來的活兒,對此他常說:作為一班之長不僅要多做,更要做到位。提起他來,一個個故事就會從工友們的口中往外“蹦”。
面對“急、苦、險、臟”的活兒,馬慶立總是一馬當先,“摸爬滾打”地完成任務后,往往被弄得面目全非,因而常常被工友們調侃為“兵馬俑”。一次,某重點工房的一臺大型去濕機突然壞了,致使生產不能按時間節點進行,產品不能如期交付!接到搶修任務后,他迅速趕往現場進行搶修。經過他和班組員工兩天三晚的連續奮戰,去濕機恢復了正常!2015年8月,兩臺重點壓藥設備故障較多,分廠確定由馬慶立等人進行改裝、修理。面對“燙手山芋”,馬慶立帶領班組員工克服天氣炎熱、蚊蟲叮咬、灰塵多、作業范圍窄小等困難,鉆進設備內,更換密如蜘蛛網般的線路,裝卸連接縱橫交錯的電器部件,用數字壓力表替代機械壓力表……經過十多天的連續作戰,設備達到了防爆要求并能滿足產品工藝要求。
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一系列高精度設備及總裝生產線紛紛落戶五分廠。面對越來越多的陌生“領域”,馬慶立認為只有加大學習的力度,才能跟上公司的發展。他認真學習《電工維修大全》、《自動控制原理》、《電力電子技術》等理論知識;結合設備、電氣儀表等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他不斷琢磨,逐一攻關,在解決問題后又細心總結,寫出故障處理預案;對于投入使用的新型設備,他向廠家技術人員悉心請教設備構造、工作原理等知識,做到提前接觸、提前摸索、提前掌握。同時,他還充分利用公司提供的各種學習及培訓機會,參加公司組織的技術技能比武,在學習和比賽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匠藝積累,砥礪前行,馬慶立成為了一名高級技師。
馬慶立逐步具備的能力,讓他成為了設備安裝和維修上的“智多星”。去年,某重點工房一臺關重設備壞了,這臺設備是個“寶貝”,因為“它一響,黃金百兩;它一停,效益為零”。得知情況后,馬慶立急速奔赴現場。在維修資料不全的情況下,馬慶立通過綜合分析后,用十分另類的辦法找到了故障原因——線路板損壞了!隨后他用自制的線路板取代了壞損的線路板,連接線路之后,再啟動設備,這“寶貝”歡暢的響起來了。
用于某拳頭產品封口工序的熱合機,運行時溫度忽高忽低,致使產品的返工率比較高,生產一線的員工們十分著急。馬慶立與其他員工一起趕到生產線上,經過反反復復的觀察,他很快找到了癥結所在。隨后,馬慶立巧妙地改用溫控儀對設備產生的溫度進行控制;同時,加裝時間控制器對產生溫度的時間進行控制。這樣一來,熱合機的智能化大大提升,該道工序的產品優良率達到了100%。
近5年來,馬慶立提出了某工房配電柜的更換等合理化建議43條,去濕機報警裝置的改進安裝等小改小革28項,為分廠節約資金30余萬元。
馬慶立在完成正常工作的同時,還要配合公司進行“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整改。該項工作任務重、涉及面廣、難度系數高。馬慶立率領電工班員工歷時7個月對所有配電柜的線路進行了整理,對各類標識圖及木質配電板進行了更換,對零亂線路進行了清理,加班達32天之多……就這樣,他與班組員工掃除了一個又一個的“攔路虎”,使公司順利通過了國防科工局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達標企業評審。
近年來,馬慶立帶領該班員工先后獲得“湖南省模范職工小家”、兵器集團公司“五好一準確”優秀班組等多項榮譽稱號;去年,他被評為公司生產標兵。
(作者單位:湖南湘潭江南工業集團公司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