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_郝杰
教育獎系列報道
教師要為人師表,注意口碑
本刊記者_郝杰
東華大學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教師楊以雄:

楊以雄是東華大學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教授,到今年他從教已經40年了,干了一輩子的教師,他現在終于可以喘口氣,自在些了,也有時間思考點兒問題了。而對于獲得紡織之光2015年度教師獎,他感慨道:“人生苦短,我還有兩年就要退休了,對教師崗位有太深的感情。”
在楊以雄看來,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這是天職,要為人師表,注意自己的口碑。從教40年,楊以雄一直秉持嚴謹的治學態度,恪守教師教書育人的本分,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充實專業知識,與時俱進,通過不同途徑進行實踐和再學習,結合專業發展方向主持編寫本科、研究生教材以及相關專業書籍,所撰寫的專著及科研論文在服裝工程教學與研究中發揮了極大的指導作用,對學科發展和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楊以雄嚴于律己,上課從不遲到、早退,不隨意調課,每次上課還將精心準備的PPT講義發放給學生,以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交流課程內容,充實學科發展的知識,同時也十分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重視課堂交流,努力營造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無論何時何地,他都謹記為人師表和師德口碑的原則,優良的教學科研作風和為人處事之道屢獲廣大師生的好評與認可。
在指導本科生、碩士、博士研究生論文的過程中,從選題、文獻綜述、研究過程、論文撰寫到答辯,楊以雄為每位學生建立研究檔案,定期進行整理,作為學生相關資料的備份。他堅持用電子審閱方法,對學生撰寫的內容認真審核,即使再忙碌再勞累,甚至工作至深夜,也一字一句進行批改,提出參考意見和建議。他堅持每周一次的本科論文、碩士生、博士生研討會制度,每位同學每學期都要參與若干次研討報告活動,由學生主持,與會學生均須參與提問和交流。長此以往,楊以雄以身作則,培養了學生在科學研究以及論文撰寫過程中嚴謹的治學態度、規范的研究方法和嚴密的學術思維,這些思考方式和行事風格對學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大有助益。
作為服裝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他還是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在業界有著很高的威望,在國際上也深受尊重。日本明治大學客座教授、大阪市立大學客座教授、惠州服裝學院顧問教授、日本東麗公司研究所客座教授、日本慶應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哈佛大學合作項目主持人……這一系列的頭銜讓人們有理由對這位在服裝教育領域耕耘的學者肅然起敬。
楊以雄的研究涉及紡織服裝產業經濟、服裝市場營銷、服裝國際貿易等。他主持、參與科研項目100余項,發表文章和著作150余篇,教授課程包括服裝生產管理、服裝市場營銷、服裝國際貿易、服裝產業經濟、服裝專業外語等。除了教授知識,楊以雄還非常注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組織并支持學生參與各種形式的研究項目,包括立項、企業和社會調查、科學實驗、進程安排、費用預算等均給予學生充分鍛煉的機會,為學生提供一個切實提升實踐能力并且深入服裝產業相關企業及市場的良好平臺。除了本職工作外,楊以雄還通過合作指導本、碩、博學位論文、藝術類學生參與研討會等方式為青年教師的成長和外專業學生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支持。
經過多年來嚴謹的科研實踐、報告和論著的撰寫以及做人做事的歷練,楊以雄為學生的成長付出了辛勤勞動,100余名碩博畢業生先后在合適的崗位上尋找并不斷豐富他們的自我實現價值,成為有用之才。“學高為師,立說著述可等身;身正為范,為人經事皆楷模。”出自楊以雄的學生的這一副對聯,充分表達了歷屆學生對他的敬愛和景仰,也映證了他數十年來在講壇辛勤耕耘的無私付出和貢獻,不愧為當今高校教書育人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