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耀玲?オ?


摘要:目的:調查分析社會技能訓練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整體生活質量的恢復情況。方法:選擇2012年01月至2016年05月在平頂山精神病院住院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11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58例)和實驗組(58例)。對照組為常規護理治療,實驗組則在常規護理治療的基礎上實施社會技能訓練。分別于訓練前和訓練3個月后對兩組患者整體生活質量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訓練3個月后與對照組比,實驗組患者的社會活動與交往能力、總體幸福感及對自身的滿意度均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結論:社會技能訓練能夠有效促進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顯著提高患者整體生活質量。
關鍵詞:社會技能訓練;精神分裂癥;整體生活質量
1. 研究背景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常見的重癥精神障礙,具有高患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等特點,且最終多呈慢性遷延性疾病[1]。雖然通過各類抗精神病藥物治療能夠有效控制患者各種精神癥狀,但卻無法治愈患者受損的社會功能。社會技能訓練是近20年逐漸發展起來的康復手段, 主要幫助精神分裂癥患者回歸社會而設計的學習方法[2]。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建立正確的概念來改變患者錯誤的假設和消極的動機,使患者保持基本的社會能力,同時對患者的不正確的行為給予矯正,使患者掌握健康的社交活動能力,從而逐漸改善患者受損的社會功能,使之盡早回歸社會[3]。為了進一步探討社會技能訓練對精神分裂患者的整體生活質量的影響,本研究做了相關調查分析,現做如下報道。
2. 資料與方法
2.1 病例資料
選擇2012年01月至2016年06月在平頂山精神病院住院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為調查對象。入組標準:(1)符合CCMD-3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2)住院治療4周以上、病情趨于穩定并且3個月內不想出院、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評分<35分;(3)年齡18-65周歲;(4)文化程度為小學及以上者;(5)征得患者或監護人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軀體疾病或精神藥物濫用者;(2)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3)對本調查不合作或資料不全者。符合入組條件的患者共有11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8例,其中對照組男32例,女26例;實驗組男30例,女28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服藥種類和劑量上均無顯著性差異 (P>0.05,見表1),因此均具有可比性。
2.2 方法
2.2.1 社會技能訓練: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為期3個月的社會技能訓練;對照組不作任何形式的社會技能訓練。社會技能訓練由心理科醫師和主管護師負責實施,每周授課4次,每次2小時,共48次。內容包括:模仿訓練、角色扮演、強化訓練和生活實踐四個方面[4]。模仿訓練:訓練者通過講解書面材料,觀看解說電影或錄像等多種方式對實驗組患者進行演示和訓練。角色扮演:實驗組患者學習了正確的社會技能后,給予患者演練的機會,以提高患者實際生活環境中技能的正確運用。強化訓練:在3個月的訓練期間,對實驗組患者進行反復練習,加深對所學社會技能的記憶和鍛煉。生活實踐: 對實驗組患者獨立生活能力,即日常生活能力、健康休閑活動進行規范訓練與培養,并布置相關家庭作業進行評估。
2.2.2 療效評估方法:2位經過訓練的精神科主治醫師(未參加患者社會技能訓練)采用Morningside 康復狀態量表(morningside rehabilitation stats scale, MRSS)[5]、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 SDSS)[6]、精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 SQLS)[7]、總體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 GWB)[8]及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 SES)[9]對所有病人分別于訓練前及訓練3個月后進行評估;GWB和SES由病人自評。
2.2.3 統計學分析:數據采用 SPSS 17.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所有數據均以平均值±標準差(±S.D.)表示。
3. 結果
本實驗組人員在訓練前后對患者MRSS、SDSS、SQLS、GWB、SES分別進行評估,研究顯示訓練前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在MRSS、SDSS、SQLS、GWB、SES評分上無顯著差異 (P>0.05)。訓練3個月后,實驗組患者的社會活動與交往能力、社會活動技能及總體幸福感與對照組和本組訓練前相比,均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在GWB及 SES的自我評估中,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和實驗組訓練前相比,對自身自信心和自尊心認識程度均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4. 結論
社會技能訓練能夠顯著提高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活動能力及整體生活質量。
5. 討論
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發展,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的要求,也從一般的治療患者精神癥狀轉而更加注重患者生理、心理、社會功能的綜合康復。研究報道,社會技能訓練[1,10]在恢復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預防其復發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典型的綜合治療[11]包括藥物治療、社會技能訓練、家庭心理教育、社會性實踐、支持性就業等內容,其中社會技能訓練是社會功能恢復的重要措施。
本院大多數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治療期間多采取封閉式管理,患者也都處于被動服從狀態,因此造成患者社會功能減退,整體生活質量下降。本次調查主要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在經過為期3個月的社會技能訓練后其整體生活質量的改善分析。在本次社會技能訓練過程中,實驗人員與實驗組患者之間的互動學習與交流,增加了彼此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對改變患者心理狀態,挖掘患者學習潛能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經過3個月的專人專業社會技能訓練,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康復狀態、社會功能及患者對自身整體生活質量滿意度評估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和實驗組訓練前(P<0.05),提示社會技能訓練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精神癥狀,改善患者對事物的認知、分析和判斷能力,增強了患者自信、自尊程度,提高了患者對整體生活質量的滿意度,增加了患者的總體幸福感。
[參考文獻]
[1] Granholm E, Mcquaid JR, Mcclure FS, eta1.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social skills training for older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12 month follow up [J]. J Clin Psychiatry,2007,68(5):730-737.
[2] 鄧玉紅,邵燕飛,徐小萍.社交綜合技能訓練對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7,16(3):227-229.
[3] 盧世臣,劉琳,付鳳珍等.社會技能訓練對精神分裂癥病人社會功能及幸福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2A):46-47.
[4] 姚貴忠.精神分裂癥住院康復管理手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9,23(增刊2):15-16.
[5] Yu S Y, Qi R. Role of Bad in Podocyte Apoptosis Induced by 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C]//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 Elsevier, 2013, 45(2): 569-573.
[6] 張明園.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J].上海精神醫學,1990,新2(增):59-60.
[7] 李萍,劉艷星,田志萍.社會技能訓練對精神分裂癥住院綜合征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2,37(7):857-860.
[8] Yu S Y, Qi R, Zhao H. Losartan reverses glomerular podocytes injury induced by AngII via stabilizing the expression of GLUT1[J].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 2013, 40(11): 6295-6301.
[9] 季益富,于欣.自尊量表(SES)·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3(增):251-252.
[10] 汪波,周建初,劉智等.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技能訓練模式的臨床研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12):1164-1166.
[11] Kopelowiez A, Liberman RP.Integrating treatment with rehabilitation for persons with major mental illnesses[J].Psychiatry Serve,2003,54(11):1491-1498.
(作者單位:平頂山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