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保軍
摘 要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觀念逐漸發生改變,在網絡信息技術不斷更新的影響下,人們更愿意選擇通過網絡媒體獲取相關信息,這就給廣播電視新聞事業造成了強烈沖擊。在此發展背景之下,廣播電視新聞要想突破發展瓶頸,獲得更快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轉變思想,進一步創新新聞節目設置,提升節目創作品質,這就對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就如何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展開了詳細探討。
關鍵詞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素質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22-0091-02
現如今,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在網絡技術的沖擊之下,新聞媒體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作為廣播電視新聞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編輯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在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過程中完全離不開新聞編輯的操作,可以說,編輯人員的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對節目的質量可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必須重視對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素質的提升。本文首先闡述了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存在的不足之處,然后對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必備素質進行了分析,最后重點探討了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素質的途徑,以期為新聞編輯提供一些有價值的理論參考,提升工作水平,改善工作質量。
1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存在的不足
1.1 新聞真實性受到質疑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生活節奏也日益加快,人們在新聞信息的獲取方式上逐漸發生轉變,由以往的電視新聞渠道轉變為網絡媒體渠道。再加上信息傳播速度的不斷加快,傳播渠道日益多樣化,這就為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帶來巨大沖擊。在此沖擊之下,許多新聞編輯為吸引大眾的注意力,提升其關注度,對新聞信息蓄意夸大,甚至個別新聞編輯為了迎合大眾心理需求,播報虛假新聞,低俗新聞事件層出
不窮[1]。
1.2 新聞編輯業務水平不高
許多新聞編輯在工作中不思進取,固步自封,自主學習意識差,對新事物、新知識的適應能力差,甚至后期逐漸與社會脫節,對社會發展趨勢認識不足,不能全面了解社會及受眾的真實需求,使得新聞內容難以適應社會發展趨勢,無法滿足受眾需求。另外,部分新聞編輯人員的語言組織能力較差,對新聞內容難以有效把握,無法充分挖掘新聞內容的真實內涵,導致新聞資源的浪費。
1.3 編輯人員缺乏編輯意識
部分新聞編輯人員習慣于室內辦公,沒有真正走入基層,了解大眾需求,同時對記者的報道內容與報道意圖難以準確把握,甚至在新聞編輯過程中丟失新聞點。另外,還有許多編輯人員缺乏編輯意識,使組合新聞的價值難以充分體現,將組合新聞分散在節目中,對新聞效果產生嚴重影響,使其新聞價值無法凸顯出來[2]。
2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必備素質
2.1 政治理論素養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在工作過程中,需要對新聞內容進行篩選,以受眾的心理需要為依據,保證新聞內容符合當前社會的文化需求。作為新聞編輯,應首先增強政治理論修養,認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并在工作中充分落實相關政策法規,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引導正確的文化導向,保證自身的政治敏銳性,引領正確的輿論導向,正視自身的角色定位,充分發揮自身在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紐帶作用,站在受眾的立場,向受眾傳播有價值的廣播電視
新聞。
2.2 專業素質
對于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而言,要想保證新聞工作的準確無誤,就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3]。通常情況下,新聞稿件多通過文字形式展現,編輯人員每天都在與文字打交道,因此作為新聞編輯,需要有較強的文字功底,能夠做到對漢字的準確把握,掌握語法修飾功能。同時,不管是在對新聞稿件的選擇、修改及審核方面,還是在對新聞內容的編輯與播報上,要求新聞編輯都能夠做到靈活掌握。除此之外,在新聞工作中隨時都可能遇到突發事件,此時就要求新聞編輯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能靈活應對一切突發狀況。
2.3 社交能力
新時代背景下,要想在當代社會立足,必須培養自身的社交能力,與各方力量積極配合,促進各項目標的順利達成。而對于廣播電視新聞工作而言,是由各部門、各工作人員共同完成的,需要大家的有效溝通與全力配合。作為新聞編輯,是整個新聞節目的創作主體,要求其除了具備基本的業務能力之外,還應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加強與其他部門工作人員的溝通與交流,確保新聞內容與思想的上下統一,提高編輯工作的高效性與準確性[4]。
2.4 思想道德素養
通常情況下,廣播電視新聞稿件前期由記者、通訊員等人員負責,傳到編輯手中的大多為半成品,需要經過編輯的再次加工,而新聞稿件署名仍然是前期負責人,也就是說自己的勞動只能體現在他人作品中,在此過程中,編輯必須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不能過分追求名利,而進行違規操作。另外,新聞編輯應堅持自身的職業操守,勇于承擔工作重任,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秉公辦事,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
2.5 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在科技時代背景下,高新技術不斷更新,并逐漸在廣播電視新聞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高新設備被不斷應用在新聞編輯工作中,在提升編輯效率、降低工作人員工作強度的同時,也對編輯人員的工作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就要求編輯人員加強自身學習,通過參與業務培訓,提升自己對高新設備的應用能力,同時在業余時間增加與新事物的接觸機會,提升自己對新事物、新技術的接受能力,進而在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3 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素質的途徑
在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過程中,新聞編輯工作貫穿了新聞信息的挖掘、搜集與整理等全部過程,由此可見新聞編輯的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對新聞節目產生的重要影響。那么,應該通過怎樣的途徑來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呢?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探討。
3.1 強化編輯培訓,提升整體素質水平
在科技不斷發展的環境背景之下,廣播電視編輯應充分認識信息化發展特點,以滿足當前時代的發展需求。要想有效提升新聞編輯的綜合素質,就必須強化編輯培訓,特別對于基層采編人員而言,應實行分批培訓,使每一位編輯人員都有機會進行專業學習與培訓,提升編輯水平,保證編輯質量。另外,廣電部門可通過與各大高校的有效合作,吸納更多優秀的專業畢業生,為廣播電視新聞事業儲備更多的編輯人才,進而提升新聞編輯的整體素質水平[5]。
3.2 明確新聞編輯的角色定位
要想有效提升新聞編輯的綜合素質,必須進一步明確新聞編輯的角色定位,避免因編輯角色混亂對新聞播出質量產生不利影響。第一,在前期策劃新聞稿件階段,應安排新聞編輯積極參與,在明確國家的方針政策的前提下,充分把握新聞報道的內容、輿論導向等,安排記者專門負責新聞采訪工作。第二,新聞編輯在工作中需要對新聞稿件進行進一步篩選,在節目的錄制方面,新聞編輯應充分發揮其統籌與規劃作用,做好人員協調工作,以進一步保證新聞節目的順利播出。
3.3 提升新聞編輯的專業素養
在新聞編輯工作中,編輯人員的專業素養非常重要,對節目質量起到關鍵的影響作用。通常情況下,新聞編輯主要負責文稿編輯與成片制作工作,在文稿編輯中,編輯人員應加強與記者的溝通,保持密切聯系,保證新聞素材的實用性與生活化,并通過相關編輯技巧對新聞素材進行有效重組,實現新聞信息的優勢互補,使其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被大眾所認可與接收。另外,還應進一步增強新聞編輯的語言素質,提升其表達能力,運用優美的語言對新聞稿件賦予生命力,進一步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的質量。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激烈的新聞媒體市場競爭中,廣播電視新聞媒體要想獲得長遠發展,就必須沖破以往傳統落后的觀念限制,順應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尋找自我發展的最佳途徑。而對于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而言,其工作技能與專業素質對廣播電視新聞事業的發展可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必須加強對編輯的業務培訓,組織編輯繼續學習,提升編輯的專業素質,提高其政治理論水平,增強其業務能力與知識素養,明確大眾的真實需求,并以此為依據為大眾呈現更加優質的廣播電視新聞節目。
參考文獻
[1]祝慶榮.淺析如何提高廣播電視編輯綜合素質[J].東方企業文化,2011(24):106.
[2]王菊.淺析如何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J].新聞傳播,2013(6):43.
[3]吳偉蘭.試論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提升策略[J].中國傳媒科技,2012(10):165-166.
[4]劉繼榮.探究如何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J].新聞研究導刊,2015(21):106.
[5]孫圳.淺談如何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素質[J].新聞研究導刊,2016(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