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紫亞
中圖分類號:G83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隨著健美操項目在我國的迅速發展,我國健美操健兒不斷創造輝煌,更是在國際大賽中屢獲佳績。我國健美操項目的輝煌戰績與我國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密不可分,因此健美操青少年的培養對我國健美操項目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從近幾年國際青少年比賽看到,我國青少年比賽成績不盡人意,優秀后備人才處于青黃不接狀態。
關鍵詞 健美操運動員 青少年運動員 運動員培養
一、國內現狀
(一)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現狀的研究
研究認為在青少年健美操培養機制的研究過程中,應確立模式設計的指導思想,明確其發展方向,建立相應的發展機制。我國健美操青少年培養機制的發展模式應當以反映競技體育的本質特征、以培養高水平運動員、提高競賽水平作為最終目的,必須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水平和可能;我國健美操青少年培養機制應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主體,項目普及推廣多種形式并存的發展方向,以促進我國青少年健美操項目的健康發展。
(二)我國關于青少年運動員培養的研究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建立了相對較完善的優秀運動員培養體系,該體系主要是基層體校、學校為基礎,層層選拔和發掘體育人才輸送至省體工隊、國家隊等。這個發展體系在一定時間內切合了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要求,也為我國培養出了很多優秀運動員,滿足了競技體育的發展要求。
二、因素分析及對策
(一)國內外健美操青少年項目發展狀況
在20世紀末,中國健美操協會由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局接管,為了更好的發展健美操運動,國家體操運動管理局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管理辦法,這些措施的頒布使得健美操項目更加規范和有序,同時也更好的推動了該項目在我國的推行。直至今日,健美操的比賽已經日漸成熟,各種健美操比賽層出不窮,參與人數也逐漸龐大,各種大型綜合運動會中也將健美操項目設為參賽項目。現如今,每年國家相關體育管理部門組織舉辦各類比賽,如全國健美操冠軍賽、全國健美操錦標賽、全國健美操聯賽分站賽規模日漸正規,參與人數眾多。除此比賽之外,每年還有全國健美操聯賽、全國全民健身操大賽、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大賽、萬人健身操大賽等比賽參與人數廣泛。每四年一屆的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全國中學生運動會和體院對抗賽健美操比賽中都有健美操項目的比賽,是由國家教育局聯合國家體育總局以及中國學生體協承辦。除全國比賽之外,各個地方省市也都承辦各類健美操比賽、錦標賽、運動會等。通過眾多賽事的舉辦可以看出,健美操項目在我國的開展正如火如荼,健美操青少年的比賽人群也隨之壯大,參與人數不僅隨之增多,比賽規格和形式也在逐漸規范。
(二)我國健美操青少年運動員培養訓練因素的研究分析
在健美操項目的訓練中,影響運動訓練情況有很多種,包括外界原因和自身原因。外界原因是間接影響運動員訓練效果的因素,自身訓練因素直接影響到訓練整體效果,只有自己自身很投入并且很喜愛這個項目才能將其發揮到最好。因此,分析和挖掘我國健美操青少年運動員訓練情況的因素有哪些,找出其中相關問題并能得以解決。
(三)優秀健美操運動員培養模式
如何培養優秀健美操運動員,在翻閱了各種國內外詞典后,只發現了有對人才培養的簡單定義和解釋,卻沒有任何文獻能幫助我們建立一套完備的優秀健美操運動員培養模式。遵循優秀健美操運動員的發展特點和培養特色,在圍繞本研究的基礎上,擬定優秀健美操運動員培養模式的定義。優秀健美操培養模式是指以完成培養優秀健美操運動員為目標,在國家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體育觀念的引導下,所選用的一系列方式、方法和運作形式,主要由培養對象,培養方向、培養方法、培養過程和培養機制等等幾方面組成。
我個人認為每周進行4-6次或7次以上的訓練相對較為合理,也是選項最多的兩個選項。青少年正值身體發育階段,身體能力和心肺增長能力都是最快的時期,同時對于一些女運動員而言伴隨著身體的發育體重也會隨之增長,既要保證運動員身體能力的增長又要控制好體重的增加,這就使得每周的訓練次數要很好的得以保障。由此可見,要保證運動員的訓練效果,每周的訓練次數就要達到一定的數量,每周訓練次數過少會導致運動員身體能力到不到一定量的積累,便不會有質的飛躍;每周訓練次數過多有可能會導致運動員過度疲勞,身體得不到很好的恢復,嚴重者以至于有可能增加傷病的出現。因此,既要保證每周的訓練次數,又要控制好其次數。每周訓練七次的訓練,那就意味著每天至少要保證一次的訓練或者有可能每天不止一次的訓練,因此運動員想要保證其身體能力以及運動成績每周進行七次以上的訓練次數是有必要進行的。
三、結論
影響運動員培養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運動員的內因外,教練的專業素質,家長的態度及相關的管理體制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地影響到運動員的心理,這自然就會影響到運動員的成績,所以說這些因素也是影響我國健美操青少年運動員培養的主要因素。
參考文獻:
[1] 馬鴻韜,吳夢晗,李敏.我國體育院校表演專業“一三一”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12):77-81.
[2] 趙燕.規則導向下競技健美操集體項目成套動作編排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3] 駱煌.我國優秀競技健美操運動員培養模式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