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慶達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選項教學是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體育的選項教學模式很受學生的喜歡,學生積極性比傳統體育要高。但是每種教學模式都不是完美的,都有本身的優缺點,本文就一些問題通過調查法、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進行分析、討論。
關鍵詞 選項教學 高中體育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高中體育與健康課逐漸推行選項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把握學生的自主性,提高選項時效性,為終身體育夯實基礎。
一、高中體育課選項教學優勢與發展
(一)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
選項教學對教師的專業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教師從大學畢業都比較少系統完整的去完成自己專業的教學,導致專業技術的退步,而現在的選項教學模式沒有現成的教材,教師只能是按照以前所學專業技能和現在的學習,廣泛搜集資料、借鑒外面的先進案例及相關教學經驗,反復實踐總結找到適合自身和本校的一套教學教材。
(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傳統體育教學中一個班的學生興趣不同,容易導致一堂課會有一部分學生產生惰性,不積極參加學習與運動,喜歡的運動項目也學不精通,直接影響了終身體育鍛煉。選項教學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比較熱愛的項目,積極性高,而且教師只教這一項運動,可以教學生一些更加深入的技能。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良好習慣,促進思維能力和創造精神的提高,才能使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健身,學會合作,主動構建知識,增長技能,實現終身發展。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掌握知識、增長能力
高中階段的學生萌發和追求的是身心的滿足和獲取成功的體驗,選項教學正是基于學生的這種需求所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為學生的個性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空間和條件,在選項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然后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就能更快的掌握知識,增長能力。
(四)知識比較完整、系統
選項教學可使學生獲得某一運動項目比較完整比較系統的知識、技能、技術,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這種教學方式符合學生認知水平與技能水平,往往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教學效果。
二、高中體育選項教學需要攻克的難題
(一)高中教師資源和場地器材
高中教師資源和場地器材還不是很充足,供學生可選的項目并不豐富,只能根據教師所掌握的專業來定項目供學生選擇。在學生選項的過程中,出現了學生人數差異很大,選項人數不均衡,選擇熱門專項的人數多,如籃球、羽毛球,人數甚至會達到一百人,而冷門點的如武術,人數才二三十人,這樣就給熱門項目的教師上課帶來了難度。如果均衡各選項項目人數,勢必會把部分學生分到不熱愛的項目中,這樣容易產生消極和抵觸情緒,造成學生抵觸老師,抵觸運動,產生不和諧音符,違背了選項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二)多次選項,導致學生技能水平參差不齊
高中三年多次選項,導致學生技能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學生非常熱愛籃球,高中三年選項全選籃球,到高三他的水平已經很高,而有部分同學是高三才開始選籃球課,開始嘗試籃球運動,這兩種同學水平相差很大,就會給教師帶來很大的教學難度,如果從基礎教起,必然會導致高水平同學吃不飽,學習技能的渴望得不到滿足,技術就會止步不前,如果從高水平教起,剛選籃球的同學就吃不下,學不會,導致對籃球失去興趣。如果一項運動只允許學生選一次或兩次,這樣學生起步差不多,又會導致學生的運動技能不完善不成熟,阻礙了學生技能的提高,也違背了選項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三)男女分項分班
男女生分開選項或同一運動項目男女生分兩個教師上課,女生相對于男生來說在體能和技能掌握方面都稍差于男生,如果男女一起上課,女生本身掌握的技能起點就低,學習進度比男生慢,步調就會不一致,如果按照男生的步調教學,女生就會嚼不爛,學不熟練,如果按照女生進度學習,男生吃不飽,渴求學習新技能的愿望得不到滿足,就會乏味、枯燥,導致技術不全面、不成熟,阻礙男生技能的提高,也違背了選項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三、結論
綜上所述,高中體育新課改選項教學模式的優勢和優點還是特別突出。但是需要的教師專業技能和場地器材要求更高,如果能把上述問題合理的協調并且完善,教學會更輕松、更完美、更能體現學生為主體、學生掌握知識技能更完整、更系統。各學校的師資和場地器材又各不相同,真正做到做好選項教學任重而道遠。既然想做要做就要考慮面臨的各方面難題,并解決它,而不只是一種口號,很多困難不是教師或者學校可以解決的。所以更要加大師資投入力度,例如每個學校配齊各選項教師,熱門項目可以增加到2個相同專業的教師,完備體育場館和器材設施的數量及質量,從而使選項教學一步步走向正規,進而完善。
參考文獻:
[1] 張隨軍.河南省示范性高中體育課選項教學的現狀研究[D].2009.6.
[2] 張再林.高中體育選項教學的組織與實施[J].體育教學.2005.4.
[3] 吳士行.高中體育選項教學模式的思考[J].寧波大學學報.2001.3.
[4] 王世澤.新課標下的體育選項教學[J].
[5] 朱建軍.公共體育課選項教學模式的利弊分析[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