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桐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體育消費是國民生活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消費是指人們用于體育活動及相關方面的消費,主要包括用于購買體育服裝以及運動器材,購買體育期刊、書報等實物型支出,用于觀看各種體育比賽、表演、展覽等所進行的觀賞型的消費以及用于參加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健身訓練費、體育健康醫療等參與型消費。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對大同市城區居民體育消費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并提出了合理建議,從而促進和推動全市體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 大同城區 體育消費現狀 發展對策
一、研究對象
本文選取的研究對象為大同市城區居民,主要調查東關御新亮城小區、玄東花園小區、振華街宏洋美都小區、興國寺小區、同豐小區這五個小區的居民,共450人,男士有256人,占56.9%;女士有194人,占43.1%。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大同市城區居民體育消費觀念及體育消費行為的調查與分析
1.大同市城區居民體育消費觀念的現狀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有45.3%的人認為他們會將部分錢用于體育消費中,但不可忽略的是也有33.3%的群眾選擇不會進行體育消費。這一結果表明大同市城區居民的體育消費意識仍然淡薄。
2.大同市城區居民體育消費行為現狀
通過數據分析,經常購買體育用品即實物型體育消費的比例較高為17.8%;其次是用于花錢觀看比賽的消費即觀賞型體育消費為5.1%,經常去收費場所和體育培訓的居民即參與性體育消費的居民最少,分別占3.5%、2.5%。體育場館的缺乏、業余時間的減少、價格太高、相關部門對這一問題關注度低等都是造成人們體育消費行為較弱的原因。
(二)大同市城區居民體育消費動機的調查與分析
據數據分析,大同市城區居民的體育消費動機為:強身健體63.3%、消遣娛樂50.0%、人際交流34.7%、防病祛病24.9%、調節情緒20.2%、其他9.5%。由此可知,大同市城區居民以強身健體為主要目的而進行的體育消費占居主導地位。其次,消遣娛樂和人際交往排第二、三位;而調查結果中9.5%的居民選擇“其他”動機,這是體育功能的多重性所致。
(三)大同市城區居民體育消費場所的調查與分析
1.城區居民體育消費的場所
調查結果顯示,有51.3%的居民希望在室外參與體育活動,從中也反映出了室內場館無法得到大多數人的青睞,再加上需要收取相應的費用,居民越發不愿意去參與鍛煉,這就需要更多的體育設施來服務群眾。
2.體育消費場所的價格
大同市城區部分居民每次參加體育健身娛樂或培訓的價格較低,其中在小于或等于10元內的最多,占39.4%;其次在21-50元范圍內,占21.3%;第三在11-20元之間,占16.9%;第四在51-100元之間的居民僅占6.6%;大于100元的居民最少,只占2.2%;而13.6%的居民是別人請客才參與體育消費。體育場館的開發與利用,既要考慮為投資者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更要傾向于擴大公益性服務,讓更多的居民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四)大同市城區居民體育消費方式的調查與分析
分析數據可看出,用于購買體育服裝的人數比例最多,為80.0%;購買體育彩票為50.0%;購買體育期刊、書報為40.0%;后面由強到弱依次為購買運動器材20.0%、健身訓練費8.0%、觀看比賽3.3%、其他2.4%。其他一些健身訓練費、健康醫療費等參與型消費也占一定比例,說明人們對健康的標準有了新的概念,更多的追求科學健身、合理健身。
(五)大同市城區居民體育消費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1.居民經濟狀況對體育消費的影響
沒有穩定的物質保障,人們也不會進行體育消費。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人們消費能力的大小,一個家庭生活越富裕,用于支出部分的比例相應也會增加,因此,個人以及整體的經濟狀況會對體育消費行為起著決定性的影響。
2.體育消費意識對體育消費的影響
任何一項體育活動都需要意識的指導與控制。可見,觀念的確立將直接影響體育消費行為的實施。
3.外部環境對體育消費的影響
場館經營者為了能保證場館的利益及個人自身的發展,有的場館開始出租場地并經營一些非體育類項目,這些都導致體育活動場所的減少,沒有一個優良的體育環境,客觀上也就影響了城區居民的體育消費。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同市城區居民的消費熱情也有所提高,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群眾不會進行體育消費,總體上消費意識仍然淡薄。然后受經濟條件、政策、環境等的制約,部分居民雖有消費的意識或動機,但消費行為卻相對較弱。
2.不同性別年齡的消費群體,會有不同的消費動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居民趨向于強身健體、消遣娛樂,也就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居民參與到體育消費中。
(二)建議
1.利用大同市優越的地理位置,繼續加快經濟發展速度。因此,應繼續推動當地特色產業的開發,為未來體育消費市場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
2.加強對城區居民體育消費意識的宣傳與教育工作樹立科學的消費理念。
3.加快室內外體育場館的建設,制定人們可以承受的消費場館價格,只有這樣才會既不降低人們健身娛樂的積極性,也會為投資者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