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暉
政客們的謊言
在美國,政治人物愛撒謊是民眾公認的一大社會問題。賓夕法尼亞大學開設了一個名叫FactCheck的網站,專門檢驗政治人物講話是否真實,網站點擊率居高不下,甚至被權威媒體評選為美國民眾“生活不可或缺的網站”。
在一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辯論中,FactCheck就找出了至少9個與事實不符的謊言,例如“大熱門”特朗普聲稱自己擁有100億美元的財富,但《財富》雜志估計他大概只有40億美元。
另一個“測謊”網站PolitiFact則將特朗普評選為“2015年度謊言大師”。該網站對他發表過的77個言論進行查證,發現其中76%的論述屬于“大部分虛假”和“赤裸謊言”等級。
特朗普說,“16%的白人遭白人殺害,81%的白人遭黑人殺害”,但網站查證的真實數據卻是:2014年,82%的白人被白人殺死,白人被黑人所殺的比例僅為15%。
特朗普有著自己的宣傳哲學。他在1987年出版的暢銷書《交易的藝術》中寫道:“人們總想聽到最大、最強、最美妙的故事,我稱之為真實的夸張。這是一種合理的夸張手法,也是非常有效的宣傳方式。”
但他應該不會不清楚說謊的后果,美國社會雖已習慣了政客“滿嘴跑火車”,但太過分時也會冒火。“水門事件”后的尼克松、性丑聞后的克林頓,都在面對記者采訪時謊話連篇,結果前者被彈劾下臺,后者被參議院投票控罪。
政治廢話更讓人無奈
善于撒謊幾乎是政客的必備素質,英國坎布里亞郡每年都會舉行“全球最大騙子”比賽,世界各地的參賽者要在幾分鐘內講述他們最具說服力的謊言,但是政客不被允許參加。
除了謊言,政客們還喜歡對媒體講一些空洞的廢話,哲學家邁克爾·奧克肖特曾這樣描述政治話語的本質:“不斷重復,讓情感和智力形同虛設。缺乏調研,假意效忠,欺騙性的目標和虛妄的意義。”
尼克·韋伯所著的《胡說八道詞典》收錄了許多“荒謬可笑、令人誤會、毫無誠意”的政治廢話。比如被記者追問尖銳問題時,政客會說:“現在還不是適當的時候,等到時機成熟,我一定會‘第一時間通知大家。”這往往就意味著“第二”“第三”“第四”時間……
阿默斯特馬薩諸塞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一個人工智能程序,能夠自行生成政治廢話,被認為極像“美國現代政客會說的話”。
這款智能機器人會使用許多遭人濫用的措辭。包括“朝正確方向邁出了一步”“進行了一場嚴肅會談”“有關生死存亡的威脅”“公平競爭的環境”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人民理應享有更好的待遇”等等。
小布什廢話連篇讓他的第二任期徹底淪為“垃圾時間”,共和黨在其后的大選中慘敗,他本人至今仍保持“美國在世前總統支持率最低”的頭銜。
政治廢話不但使公眾反感,甚至讓身處其間的人也深感無奈。在擔任俄羅斯總統時,梅德韋杰夫就曾公開抱怨官僚們的廢話。“老實說,我對這樣的報告討厭到極點。我們應該談的是問題。我們以后不應再開這樣的會了!所有的人都說著一樣的話……”
后來,梅德韋杰夫還在自己的微博中寫道,“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問題。但真的無法讓人聽得進去!大家都在老調重彈,而實際行動和為解決問題的具體建議,我卻沒聽到!非常遺憾!這不是真正的工作!”
“大嘴”需小心
一個政治人物如果面對媒體總是閃爍其詞,不肯直面問題,很難為公眾信服喜歡。但如果政治家快人快語,說話不過大腦,也容易走上另一個極端,給自己招來麻煩。
奧巴馬的副手拜登一向心直口快,人送外號“失言機器”。白宮常因他的冒失言論而不得不緊急“滅火”。最緊張的一次是在2012年,正值奧巴馬選情緊張之際,拜登接受媒體采訪,稱自己拒絕接納同性婚姻。
當時,同性婚姻是一個異常危險和敏感的話題,貿然表態無異于“政治豪賭”。對奧巴馬而言,這一言論很可能讓他失去一部分獨立選民,并丟掉對選情極為關鍵的搖擺州。奧巴馬及其競選團隊對此大為光火,拜登的幕僚趕緊解圍,他本人也不得不當面請罪:“對不起,總統先生。”
同一時期能跟拜登匹敵的政壇“大嘴”,非日本的麻生太郎莫屬。出身政治世家的他,擔任第92任首相,被指個性張揚、口無遮攔,江湖人稱“阿呆太郎”。
有一次,麻生在開會討論醫療費用高漲問題時發言:“我六十七八歲時參加同學會,發現體弱的老年人常去看病……而我的醫療費用低得多,因為本人經常散步或從事其他運動。我為什么要為那些只會吃喝、卻不運動的人支付醫藥費?”
此后,他又在東京一個學生集會上,談及年輕人的晚婚問題:“沒錢的話,還是不結婚好。完全不賺錢的話,很難成為別人尊敬的對象。”
說話如此不講分寸,首相寶座哪里能坐穩。不到一年時間,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中就大敗于民主黨,不但麻生太郎本人下臺,自民黨長達半個世紀的執政地位也第一次拱手讓人。
實際上,政治人物每一次面對媒體,都是一次展現自我風采的機會,也是對自身的一種考驗。有人暴露出知識短板,需要補強;有人暴露出心理弱點,需要錘煉;還有人暴露出個人的修養問題,至于這些人,基本只能跟政壇說“再見”了。
2015年底,塞爾維亞國防部長加希奇參加一場新聞發布會,一名女記者為不阻擋攝像機鏡頭而手持話筒跪在加希奇面前。加希奇見狀對女記者說,“我喜歡記者跪在我面前”。
此后,塞爾維亞社會紛紛呼吁加希奇下臺,塞總理也譴責其“缺乏一位部長應具備的禮貌和禮節”。在各界的討伐聲中,該國議會通過投票解除了加西奇的職務,250名議員中有195人表示贊成。這位國防部長為自己的口無遮攔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摘自《時代郵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