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崛起》
[美]約翰·盧卡斯著 梁健譯 新世界出版社 2016年4月出版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美國在世界格局中的角色復雜而多變,但美國的軍事、經濟的崛起帶來了美國綜合國力在全世界的崛起。
《國家現代化與農民工權利演進》
操家齊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6年6月出版
通過研究國家與農民之間半個多世紀來的互動關系,跟蹤中國逐步走向一個現代國家的進程。在這一偉大進程中,國家與農民互相依靠,有緊密合作,也有沖突和博弈。
《親歷延安歲月》
黎辛著 陜西人民出版社 2016年1月出版
作者黎辛在延安學習工作生活七年,擔任延安《解放日報》副刊編輯六年,是當時該報所有編輯中工作時間最長的一位,經歷了其中的幾乎所有大小事件。
《科學在中國(1550-1900)》
[美]本杰明·艾爾曼著 原祖杰等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6年5月出版
本書是作者對中國1550年至1900年科技發展史的一次重要探討,向讀者展示了中國人“以他們自己的方式”重構現代科學的努力。
《“鬼子”來了》
楊奎松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6年7月出版
歷史學家楊奎松教授首部專欄結集,剖析中國在現代化過程中的復雜性,直面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困惑。
《從甲午到抗戰》
唐德剛等著 臺海出版社 2016年6月出版
本書輯錄了唐德剛、吳相湘等史學大家關于兩次中日戰爭的重要文章,其中唐德剛關于“汪精衛投敵始末”的系列長文首度在國內結集出版。
《地方重塑——公共藝術的挑戰與機遇》
金江波 潘力著 上海大學出版社 2016年5月出版
公共藝術的本質精神必然彰顯“地方重塑”的內涵。本書論述從公共藝術到“地方重塑”、“地方重塑”的核心價值、“地方重塑”的鄉土情懷等。
《帝國風暴:大變革前夜的俄羅斯》
張建華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年5月出版
考察1762至1855年大變革前夜,俄羅斯帝國和社會面臨的諸多緊要問題和命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