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山東省陽信縣水落坡鎮中心學校 楊強強
讓農村教師不再“東南飛”
文 | 山東省陽信縣水落坡鎮中心學校 楊強強

黨的十八大提出“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均衡發展義務教育,重點在農村,關鍵在教師,教師強則教育強,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不會有高水平的教育,沒法讓優秀的教師留在農村踏實任教,教育均衡只能是空談。
在城鄉教師同工同酬后,工作環境、住房條件、出行成本等成了農村教師最為關心的話題,正是為了獲得工作、生活條件的進一步改善,農村教師想方設法“進城”,造成農村教師流失嚴重,偏遠鄉鎮尤其如此。優秀教師的大量外流,大大削弱了農村義務教育的根基,進而影響到縣域教育的均衡發展。為加快農村教育發展,國家出臺了一些列利好措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就是其一。如何讓優秀的教師留在農村學校,筆者認為還要做以下幾方面工作。
優先保證農村教職工編制。以筆者所在的鄉鎮為例,目前全鎮小學教育的“主力軍”仍是上世紀從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的那一批人,平均年齡在55歲左右,3年內至少有1/4的教師面臨退休,屆時,上課教師將陷入難以為繼的狀態。針對這一現象,可以用自然減員編制指標或先進后出的辦法優先為農村學校招聘教師。必要時可設立專項周轉編制,先行招聘,待退休教師空出編制后,再給周轉編制內的教師及時轉正。今后招考教師,建議對有在農村學校服務經歷的,加分錄取。
健全完善國家免費師范生政策。建議規定免費師范生必須去農村任教或支教滿三年,然后才能調往縣級以上學校。鼓勵引導師范類畢業生到農村任教,從農村走向成功。
落實“城鄉教師輪崗制度”。規定城里的教師必須到農村支教,服務期滿的教師可獲得更多晉升和加薪機會,同時農村教師也要到城市學校學習提高。
農村學校條件差,是留不住老師的重要因素。因此,就要盡快落實“全面改薄”工程,改善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使農村教師的發展不再受辦學條件的制約,讓他們在農村學校也有機會成功,在農村學校也能干得有勁。
農村教師住房困難,是不可回避的問題,個別學校的教師午休都成問題。因此,解決農村教師的住房問題迫切需要擺上議事日程,不論是建周轉房還是經濟適用房,都應該讓農村教師有個安家的地方,畢竟安居才能樂業。
條件差、待遇低是優秀教師在農村學校呆不住的主要原因。2013年,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發文,決定對鄉村教師給予生活補助,增強農村教師的職業吸引力。目前,全國已有600多個縣采取多種方式給農村教師發放補助,在一些縣出現了城鎮教師申請下鄉從教的現象,實踐也驗證了該政策的效果。
以湖南省瀘溪縣為例,該縣每月對農村學校教師發放崗位津貼最高達1200元,出現了每年有近200名城鎮學校教師自愿申請到農村學校任教的喜人局面。希望該政策能不斷擴大實施范圍,并持續加碼,根本解決農村學校留不住人的問題。
中小學教師評職稱難,農村中小學教師評職稱更難,有的等到退休都評不上中級職稱。這種情況也導致了年輕的農村教師,不安心工作,千方百計想調入城市學校。要全面推開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對農村教師評職稱給予政策傾斜,放寬條件。凡具備了中高級職稱任職資格條件的,即可申報評審,或者直接讓他們享受到相應的中高級職稱待遇。以此來解決農村學校教師職稱評定中的突出矛盾,穩定農村教師隊伍。
鼓勵農村教師發展和深造,設立農村教師培訓專項經費,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業務培訓,采取集中學習、結對幫扶、名師送課、崗位培訓、外出學習、院校進修等多種方式方法,不斷加強培訓工作,加快農村學校教師業務成長,拓寬他們的發展空間。
作為農村學校管理者,首先要明確:任何情況下,學校都是老師工作生活的堅強后盾,要讓老師走進學校享幸福,走出學校有尊嚴。要尊重老師,了解他們的艱辛與冷暖,幫助他們解決家庭和工作中的困難,關心老師們的身體健康,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用尊重贏得感動,用真心贏得真情,使美麗校園成為教師的精神家園。
農村學校要想留住教師,不僅要政策留人、環境留人、事業留人、感情留人,更重要的是待遇留人。當“農村教師”成為非常吸引人的崗位時,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就真的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