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梅生

員工因病無法正常上班乃至不得不離職,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可有些用人單位卻偏偏要拿“自己生病,與公司無關”說事,動輒扣發工資、要求賠償損失、拒絕給予相關待遇等等。一些員工也往往覺得是身體不爭氣選擇忍氣吞聲,其實,患病員工也應該勇敢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能否用請病假員工工資抵扣“替班費”?
案例:劉麗麗所在的車間實行的是流水線作業,2016年7月1日,她被診斷患有嚴重肝炎,醫院建議其休息一個月并開具了相關證明。但當劉麗麗病假期滿回到公司上班后,卻發現公司扣發了其4月份的全部工資,用來支付給頂崗的人。請問,該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
說法:公司的做法是違法的。
一方面,休病假是員工的法定權利。《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三條規定:“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即哪怕不是出于工傷,勞動者也至少享有三個月的醫療期病假。而劉麗麗患病屬實、有醫院證明、期限僅為一個月,公司自然不能以拒付工資的方式加以侵犯、限制和剝奪。
另一方面,公司無權扣發劉麗麗的全部工資。《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9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即雖然劉麗麗沒有上班會耽誤公司的生產,公司為避免遭受損失而請人替班也確實支付報酬,但公司仍無權一扣到底。
員工因病休假用人單位能否索要違約金?
案例:趙鵬媛所在公司曾出資6萬元,送其到專項技術培訓,并與其簽訂了3年內不得離職的服務期合同。誰知,合同履行一年后趙鵬媛被醫院查出患有肝癌,并建議停止工作,進行住院治療。公司要求趙鵬媛解除勞動合同,并承擔4萬元違約金。請問,趙鵬嬡該支付這筆費用嗎?
說法:其實,趙鵬媛根本無需承擔違約責任。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雖然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即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者索要違約金的前提,只限于“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即違約。
而勞動合同違約是指勞動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故意或過失違反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行為。與之對應,趙鵬嬡的行為并不在其列:其無法上班是因為遭遇疾病,而趙鵬媛并不希望自己由于疾病影響上班,趙鵬媛對疾病的發生也不存在應當預見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是已經預見但卻輕信可以避免的情形,即不存在故意或過失。
職工因病離職能否要求公司做健康檢查?
案例:賈璐萍長期在一家水泥廠從事水泥包裝工作,平時經常接觸粉塵等有毒有害物質,近兩個月來他總覺得肺部存在不適。為更換更好工作環境,賈璐萍向所在的公司提交了書面辭呈,公司雖然同意他離職,但卻拒絕出錢為其進行一次離職前的健康檢查。請問,公司的這一行為是否合法?
說法:賈璐萍有權要求公司安排并出資為其進行離職前的健康檢查。
《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