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軍
讓情緒剎車
□肖軍
一天,路遇一個故人,聊到了他的兒子。他的兒子從名牌大學畢業后,在國企從事科研工作,眼看就要“三十而立”了,卻沒有女朋友。我說,他可能談了朋友,只是沒告訴你罷了。“我兒子什么都和我講,談了朋友,不會不告訴我的。”
我說:“我記得你兒子從小就很乖的。”
“哪啊,我兒子高二、高三兩年就像變了個人,脾氣很壞。可能是初中沒有逆反,高中要補上吧?”
我說:“那是,高中學習壓力大,那些壓抑的負面情緒不向父母宣泄,向誰宣泄呢?”
晚上回家,向妻子提起了這件事。我說:“男孩高中的逆反與后來成為剩男還是有一定關系的。他高中的逆反,很可能是情緒管理出了問題,是他無法在較大的學習壓力下調節好自身情緒,只有以發脾氣的方式來宣泄。而一個人要想獲得美滿的愛情,就必須有較強的情緒調節能力。”
那么,情緒調節能力偏低的具體表現是什么呢?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脾氣暴躁,喜怒無常——這是情緒控制能力有問題,就如同汽車的剎車有問題一樣,該剎車的時候卻剎不住。情緒調節能力差還有一種表現,就是過于理智——這是調動情緒的能力有問題,就像汽車的發動機有問題一樣,要啟動的時候卻不能及時啟動。
“情緒發動機”和“情緒剎車”合在一起,其實就是管理情緒的能力。也就是說,情緒管理包括了情緒控制和情緒調動兩個方面。
先說情緒控制,情緒控制又包括三個方面:情緒覺察、情緒表達和情緒宣泄。
情緒是一個人最真實的存在,也是最隱秘的存在——隱秘到連自己也常常被欺騙。面對婚姻,我們常常會產生一定的壓力,內心會感到焦慮,但是,有人會忽略內心的焦慮,對自己內心的焦慮視而不見。這就是情緒的覺察能力不強。有時,我會將工作中產生的負面情緒帶回家。回家之后,看自己的配偶怎么都不順眼。有足夠覺察能力的人,就會馬上意識到:這些負面情緒和配偶是沒有關系的。而那些覺察能力太低的人則會固執地認為:這都是配偶的錯,是配偶令自己生活在痛苦之中!情緒覺察是情緒管理的前提。覺察自己的情緒,一定要善于體察自己內心那些轉移的情緒,特別是焦慮、緊張、憤怒等負性情緒非常容易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
情緒如洪水,宜疏不宜堵。控制情緒,絕不是壓制情緒,而是適當地表達和宣泄。
表達情緒,主要是用語言來表達。用語言表達情緒,最好的方式是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盡可能客觀地描述自己內心的感受。這種描述,不僅要客觀,更要形象而具體。在這方面,文學家(特別是詩人)表現得相當出色。實際上,一個人情商達到極高水平的時候,一定會變成一個詩人——至少是具有詩人的氣質。
雖然說表達情緒也有宣泄情緒的作用,宣泄情緒也有表達情緒的效果,但是二者還是有明顯的區別。表達情緒相對比較理性,而宣泄情緒相對來說是比較感性的;表達情緒一般離不開語言,而宣泄情緒可以離開語言,比如僅僅是大哭幾聲,就可以起到宣泄情緒的作用。
宣泄情緒的方法有很多。有的人會痛哭一場,有的人會找好友訴苦一番,還有些人會聽音樂、散步或適當地玩一些攻擊類的游戲等。比較糟糕的宣泄情緒的方式有喝酒、吵架、打架,甚至自殺。值得注意的是,宣泄情緒的目的在于平復自己的內心,讓自己好過一點,讓自己更有能量去面對未來。如果宣泄情緒的結果只是暫時逃避痛苦,過后需承受更多的痛苦,這便不是一個適宜的方式。
宣泄情緒之后,一定要及時思考:我為什么這么難過,這么生氣?我怎么做才不至于重蹈覆轍?怎么做才能降低我的不愉快?我這樣宣泄情緒會不會帶來更大的傷害?只有這樣去思考,我們才能控制情緒,而不至于讓情緒來控制我們。
僅僅是控制情緒,還不能證明你是情緒的主人。要證明自己是情緒的主人,還得學會及時調動自己的情緒,要隨時掌控自己的“情緒發動機”。



根據情緒狀態的強度和持續時間,情緒可分為心境、激情和應激三種。心境是一種微弱、平靜和持久的情緒狀態,具有彌散性和長期性。一個在單位受到表彰的人,覺得心情愉快,回到家里同家人會談笑風生,遇到鄰居會笑臉相迎,走在路上也會覺得天高氣爽;而當他心情郁悶時,在單位、在家里都會情緒低落,無精打采,甚至會“對花落淚,對月傷情”。心境的長期性是指心境產生后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主導人的情緒表現。激情是一種爆發強烈而持續時間短暫的情緒狀態。應激則是出乎意料的緊張和危急情況引起的情緒狀態。
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處于心境的狀態下。激情狀態是很少的,而應激狀態則更少。如果激情狀態長時間出現,會令身體不堪重負,影響到身體的健康。而經常出現應激狀態,則會直接威脅到身心健康,甚至會出現身心障礙。
我們每個人時刻都處于情緒狀態之中。調動自己的情緒,就是從一種情緒狀態及時進入另一種情緒狀態的過程。生活中,我們最需要調動的是從負性的情緒狀態(比如悲傷、憤怒的狀態)進入正性的情緒狀態(比如喜悅、感恩的狀態)。
負性情緒對我們也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但是,長時間在負性情緒中無法自拔,就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人際交往,影響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甚至會誘發各種身心疾病。這時,最好的情緒調節方法就是運用認知療法來調整看問題的角度,從而改變自己的態度。否定的態度帶來負性情緒,而肯定的態度帶來正性情緒,所以,態度改變了,情緒也就改變了,情緒的調動也就實現了。
生活中,我們還要培養自己迅速從心境狀態進入激情狀態,又及時從激情狀態回到心境狀態的能力。至于應激狀態,我們則要學會控制環境,不讓自己過于頻繁地進入應激狀態。
如果做到了以上這些,我們才能說自己是一個善于管理情緒的人。
編輯吳忞忞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