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青
(河南省濮陽市中醫院,河南 濮陽 457000)
射干麻黃湯加減治療支氣管哮喘43例
楊秀青
(河南省濮陽市中醫院,河南 濮陽 457000)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易反復發作的慢性疾病,其致病因素主要為過敏、過度勞累、情緒波動、氣候轉變以及遺傳等[1]。臨床癥狀表現為呼氣性呼吸困難、發作性咳嗽、胸悶等。目前,臨床中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只能通過長期的規范化治療來控制支氣管哮喘的發作[2]。我院對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治療高度重視,并以提高此癥的治療效果為目的做了專題研究,探討射干麻黃湯加減治療該病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本次研究共納入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86例,均符合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診斷標準。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為18~61歲,平均(38.77±5.12)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15年,平均(3.73±1.25)年。對照組男20例,女23例;年齡為19~60歲,平均(39.16±5.22)歲;病程最短4個月,最長20年,平均(3.68±1.17)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對照組患者采用西醫治療:給予吸氧、抗感染、解痙治療,并給予患者β受體激動劑以及糖皮質激素。觀察組患者采用射干麻黃湯加減進行治療:①中藥方劑組成:射干10 g,麻黃5 g,細辛4 g,紫菀15 g,半夏10 g,五味子5 g,大棗3枚,款冬花15 g,生姜9 g。②隨癥加減:口苦者減去細辛,加黃芩和桑皮;面色微黃、全身乏力者加黨參;腰痛者加補骨脂;痰稀者將生姜去掉,改用干姜;痰稠者加瓜蔞仁;痰黃者減去細辛,加杏仁和石膏;大便干結者加紫蘇子。③每日1劑,以水煎服,分早中晚3次服用。
1.療效判定標準。顯效:臨床癥狀消失或得到明顯地減輕,偶爾可以聽到雙肺哮鳴音。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偶爾可以聽到雙肺哮鳴音。無效:臨床癥狀、雙肺哮鳴音均沒有好轉。
2.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結果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難治的呼吸系統疾病。此癥之所以治療難度大,主要是因為氣道對炎癥激發因子具有高反應性。目前,西醫治療此癥主要是采取解痙、抗炎、吸氧等基礎治療以及應用糖皮質激素藥物,然而,根據相關的臨床報道,西醫療法的近期療效良好,但是卻容易引發副作用,如誘發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等[3]。在這種情況下,中醫療法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支氣管哮喘在中醫中屬于“哮病”的范疇。中醫認為,其致病原因在于肺、腎、脾的臟氣虧虛、水濕內聚,聚而不散則為痰飲,在外邪的誘導下痰飲與氣相遇,導致咳喘痰鳴癥狀的發生[4]。在治療方面,中醫主張化痰散結、收斂肺氣、祛寒平喘。為探討中藥治療此癥的療效,本次研究展開了相關的探討,比較了西醫療法與射干麻黃湯加減治療此癥的效果。結果表明,采用射干麻黃湯加減進行治療的患者其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更高。射干麻黃湯中,射干清熱解毒、消痰利咽;麻黃發汗散寒、宣肺平喘;細辛祛風散寒、溫肺化飲;紫菀潤肺下氣、消痰止咳;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五味子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大棗補中益氣;款冬花潤肺下氣、止咳化痰;生姜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5]。這些藥物的使用,使支氣管哮喘患者能夠標本兼治,有效改善臨床癥狀。另外,隨癥加減藥物的治療方式使患者得到對癥治療,進一步增強了治療效果。
綜上,支氣管哮喘患者使用射干麻黃湯加減療法進行治療之后臨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廣使用。
[1]喬志羽.射干麻黃湯加減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53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療前沿,2013,8(20):8-9.
[2]翟妙琴.射干麻黃湯加減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01):276-277.
[3]徐飛,崔文強,董競成.射干麻黃湯治療支氣管哮喘隨機對照試驗系統評價[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17(5):79-80.
[4]夏海波,劉海霞,彭雪飛.射干麻黃湯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90例[J].河南中醫,2015,35(7):1496-1497.
[5]安建峰,張娟利,梁蓬勃,等.射干麻黃湯加減治療兒童寒性哮喘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1):121-122.
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