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紅
(江蘇省如皋市石莊鎮石莊小學,江蘇南通 226531)
讓學生在綜合實踐中享受語文
周 紅
(江蘇省如皋市石莊鎮石莊小學,江蘇南通 226531)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語文課程學習中的重要領域,綜合實踐活動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的,我們教師就是要不斷挖掘、開發、利用無限的社會課程資源,讓孩子們在綜合實踐中享受語文。
生活;源頭;主動;合作;實踐;享受
在小學階段,語文課本中的很多內容都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相結合。“綜合性學習”已經成為語文課程目標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么,教師如何實現語文綜合學習的價值,讓語文回歸到學生的生活世界呢?在此,筆者淺談一些個人看法。
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羅馬教育家普羅塔克說過:“兒童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因此,教師應當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進入社會去調查、實驗、思考。比如,每周舉辦一次主題班隊活動;為爺爺奶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社會的調查、采訪等,讓學生從中學會采集、歸納等多種能力。
我國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說過:“不觀于高崖,何以知顛墜之患;不臨于深淵,何以知沒溺之患;不觀于海上,何以知風波之患。”孔子形象生動地闡明了知識與生活實踐之間的關系。對于養尊處優的孩子們,我們語文教師要引導他們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在學中用,再在用中學,以此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自身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
新課標強調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因而,筆者在語文教學中嘗試讓孩子們走入生活,尋求動機。
如組織學生在教室里自己動手做小風車,做完后到操場上放一放,比比誰的風車轉得歡,看誰的風車最漂亮,回到教室后選一些學生說一說制作風車的過程(如選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程序、風車的樣子),再讓他們說說玩風車的所聞所見所感。這樣,教師便在無形中把孩子們組織起來,既培養了動手能力,又增強了協調能力;既愉悅了身心,又提升了語文素養。
學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體,如何讓他們發揮主體作用,合理地選擇綜合實踐的課題尤為重要。教師應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注意孩子們感興趣的事宜,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年齡特點,從中提出具有較強生命力的鮮活主題。
筆者任教低年級時,經過細心觀察和調查發現,學生在課余時間玩的游戲不僅單調枯燥,而且項目也少得可憐。因此,課間追逐打鬧的現象很嚴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對此,筆者組織開展了“我的游戲我最棒”的比賽活動。通過年級初選,選出大家最喜歡的幾種游戲,然后推廣到低年級各班,有些甚至推廣到全校,像“找駱駝”“詩歌木人”“背你過河”“猜猜我是誰”“成語火車快快開”等。孩子們在游戲中不但鞏固了語文知識,還增進了友誼,原先追逐打鬧的現象越來越少,老師也不再為安全隱患苦惱。同時,這樣的實踐活動不但為孩子們獲取知識搭建了良好的平臺,而且整個校園也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
口語交際和綜合實踐活動是互相融合、互相滲透的,利用好口語交際的內容,也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二年級練習3中的口語交際《買文具》,筆者把教學目標定位在:通過口語交際的指導學習,讓學生懂得在交際過程中要注意禮節,把話說清楚;在練習對話中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口語交際的水平,以便更好地應用于生活。
在教學開始,筆者先讓學生說說自己跟家人買東西的經歷。這樣的話題,學生自然有話可說,樂于表達。接著筆者又讓學生觀看了兩個片段,是本班學生去文峰超市買文具的過程。筆者讓學生仔細傾聽他們在購買文具的對話。當學生一看到自己身邊熟悉的同學出現在大屏幕上時,全都興奮起來,津津有味地看著,評論著,交流中自然點出了本節課的重點:文明有禮,話說清楚。這樣的教學安排,讓學生感到親切,幾年過去了,他們仍然記憶猶新。
如何讓實踐活動有效地指導學生生活呢?筆者認為學生角色體驗尤為重要。除了在語文課堂上組織學生采用師生互練、同座互練、小組互練、上臺表演等實踐形式外,還可通過社會活動的形式,加強實際生活經驗的練習。比如讓學生獨立購物、當家、接待客人等實踐活動,培養他們社會經驗的同時,讓他們通過語言文字的表達,完成老師的教學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語文課程學習中的重要領域。綜合實踐活動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的,我們教師就是要不斷挖掘、開發、利用無限的社會課程資源,讓孩子們在綜合實踐中享受語文。
[1] 王曉丹.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現狀及思考[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周紅,1972年生,男,江蘇如皋人,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科教協會會員,江蘇省南通市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如皋市首屆校長教學比武一等獎,如皋市教改先進個人、優秀班主任、優秀德育工作者,2013年被如皋市人民政府記三等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