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宇
(南昌市外國語學校,江西南昌 330025)
玩中學 學中玩
——趣味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探究
張開宇
(南昌市外國語學校,江西南昌 330025)
因為中學信息技術課程處于弱勢地位,且部分教學內容相對枯燥,所以許多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不高,致使許多信息技術教師改進教學方法的努力成為無用功。如果應用趣味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玩中學和學中玩,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和探究欲望,必然會使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面貌煥然一新。本文研究了趣味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建構。
趣味教學;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許多教育工作者努力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改進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率,可惜取得的效果往往不佳。追根到底,是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種種困境制約了各種教學方法的發揮。
目前,許多地區對信息技術要求不高,一般只需通過會考,甚至不作要求。因而,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無法與語、數、外等重點學科媲美,使學生在心理上給信息技術課以低層次的定位。其主要表現為學生對信息技術課不感興趣、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不復習鞏固等。教師熱火朝天地搞教學改革,學生無精打采,不積極配合,效果可想而知。
中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內容有不少是枯燥無味的,比如二進制、計算機內部結構、Excel表格制作等。本來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就不重視,加之枯燥的教學內容,更加重了學生的厭煩心理。僅僅依靠改變教學方法,不對枯燥教學內容進行改變肯定是無法提升教學效果的。
人總是不斷追求快樂,逃避痛苦。許多人對玩電子游戲樂此不疲就是最好的證明。讓教學符合人的本性不正是符合自然規律嗎?因而,趣味教學的價值植根于教育之本質。
中學生年齡在16歲到18歲,精力旺盛,對一切新奇之物充滿了好奇,好玩有趣的東西能夠吸引學生的持久注意力。中學生正處于情緒易波動的年齡階段,遇到挫折,往往會心灰意冷。趣味教學方法恰恰是貼合中學生這兩大心理特點的。
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資源相對于其他課程是相當缺乏的,特別是趣味性的教學和學習資源。趣味教學的應用給教師一個參與信息技術資源建設的機會。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可以讓信息技術教學資源豐富起來,從而使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擺脫困境,實現其信息素養教育的使命。
基于上述信息技術教學的困境和趣味教學的價值,我認為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趣味式教學是自然的事情。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發現可以從挖掘教學方法和信息技術課程之中的趣味因素入手,有效利用趣味因素來構建趣味信息課堂。
人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中學生尤甚。如果將中學生的好勝心引導到學習之中,可以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欲望,構建趣味課堂。比賽的目的是教學,所以教師應該從信息技術教學需求的角度設計,而不能為了比賽而比賽。
《因特網信息的查找》一課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利用因特網查找信息的方法。如果教師按照常規教學方法,先示范如何利用搜索引擎,然后布置任務讓學生動手操作,必然會使學生感覺枯燥無味,學習的勁頭不足。我在教學時,運用了比賽教學法。先告訴學生這節課將要進行信息查找的比賽,然后讓學生自學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因為學生都想在比賽中獲得好成績,所以自學得非常認真。學生自學完畢后,我立刻展示20道比賽題目,并開始計時,學生立刻進入比賽狀態。比賽結束后,按照時間的長短和準確率的高低進行排名,對前十名的學生分別發給證書予以表揚,并鼓勵其他學生。
信息技術常規教學方法無法給學生及時的反饋,僅靠期中和期末考試反饋遠遠不夠,所以教學效果不好。利用作品創作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獲得及時的學習反饋,并通過完成作品獲得成就感,既提升了教學效果,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學生獲得了持久學習的動力。作品創作教學法需要將教學內容和作品創作結合起來,讓學生一邊創作作品一邊學習知識,真正實現玩在課中。
《利用Frontpage制作網頁》一課要求學生掌握Frontpage的基本操作方法。因為Frontpage的操作涉及許多網絡知識,所以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困難。為此,我運用了作品創作教學法進行教學。先讓學生瀏覽學校的網站,然后問學生:“你們想不想有這樣一個自己的網站?”學生都感興趣,但是不知道如何建立網站。我接著說:“今天我們學習的軟件Frontpage就是用來制作網站的,這節課我和你們一起來學習,并做一個個人網站。”因為網站制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所以我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一個網站制作的主題,然后按照主題進行制作。學生在完成主題網站的過程中完成了Frontpage的學習,趣味性強。而且學生在后續網站的維護中還不斷復習了Frontpage的操作知識。
信息技術課程中不缺乏趣味因素,教師如果將其挖掘出來,點綴課堂,勢必會使信息技術課堂充滿生機。信息技術課程中的趣味因素包括圖形、視頻、動畫、科技作品等。教師運用趣味因素時,要考慮課堂教學的需要,不能一味強調趣味,導致教學目標無法達成。
《字處理軟件》要求學習掌握Word等文字處理軟件的基本操作。文字處理軟件本身是沒有什么趣味而言的,但是文字處理軟件能夠制作出許多有趣的效果來。所以我在教學中盡量將這些趣味效果應用起來。插入文字時盡量加強色彩的搭配,突出對比,這自然吸引了學生的目光,激發了學生的動手欲望;講解排版時,運用學生所寫的作文示范。學生看到自己的作文被排版得和出版物一樣整齊漂亮,感覺非常有成就感,興趣濃厚。
每個人都喜歡表揚和贊美的話語,中學生更加喜歡得到認同。如果教師經常表揚一個學生,學生自然就會喜歡這個老師,并且轉移到對教師所任教的學科的喜愛。因而,信息技術課程中應該多使用快樂激勵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會產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認同感,學習效果會更好。
我經常會激勵學生。比如,學生軟件操作完成得比較好,立刻給予肯定:“你真棒,一下子就學會如何操作了。”如果學生操作有錯誤,也給予肯定和鼓勵,比如“你的操作有一個地方出問題了,再看看書或者和其他同學討論一下就能解決了”。因為激勵得較多,學生比較喜歡上信息技術課。信息技術課從學習負擔變成了學生喜歡的課,學生將信息技術課程當成游戲一樣玩,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都得到了保證。
上好信息技術課對每一個信息技術教師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教師只有從學生內心的需求出發,讓學生在教學中玩起來、動起來,才能保證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趣味教學方法的應用在中學信息技術課中還不普遍,只有所有信息技術教師一起努力,才能將其發揚光大。
[1] 劉勇.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上的趣味化教學方法探討[J].內蒙古教育,2016(04).
[2] 席輝.構建趣味信息技術教學課堂[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5(12).
張開宇,1978年生,男,江西弋陽人,現任南昌市外國語學校信息技術教研組組長,多次指導學生參加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比賽獲全國一等獎,中學生機器人比賽省內多次一等獎,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