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靈
護(hù)體金剛功與金鐘罩、鐵布衫有異曲同工之妙。其練習(xí)時,全身配合呼吸成勁,上功極快。經(jīng)多方試驗(yàn),滿百日后即感氣血充盈,能意領(lǐng)氣走;功深者可將鋼筋、鐵棍在頭上擊彎,能將石板置腹,用錘擊碎,而人卻安然無恙。
一、枯樹盤根
直立,兩腳前后分開,前腳尖向前,后腳尖與前腳尖垂直,前腳跟與后腳弓相距約10厘米,成丁步站立,兩臂下垂,兩掌指尖相對,掌心向下。
徐徐彎腰,掌心觸地,同時以鼻呼氣;至兩掌觸地時,氣剛呼盡,兩掌翻腕,掌心向上,指尖相對,徐徐直腰(手臂不動),同時勻、深、長地吸氣(吸氣以牙縫吸氣);當(dāng)腰完全伸直時,兩掌隨即上撈(如撈物狀,爪心向上);雙掌至兩肋旁時,氣吸滿,口腔喉頭配合,像吞咽食物樣把氣吞入小腹(丹田)。最后,兩手放下,呼氣。
以上動作連做3次,兩腳交換位置,再同樣做3次。
二、海底撈月
直立,兩腿略分開成八字形,兩臂下垂,指尖相對,掌心向下。
其余動作與“枯樹盤根”同,做3次。
三、氣貫丹田
直立,兩腿略分開成外八字步,兩臂左右平伸,掌心向下,以鼻將氣呼盡。掌指叉開變爪形,直臂畫弧向下抓落,同時勻、深、長地吸氣。兩爪落至兩腿外側(cè)時,屈肘上撈,兩爪至兩肘旁時氣吸滿。憋氣,隨即以右拳在左胸上猛擊3下(不可用力太大,以不感疼痛為度);然后換左拳在右胸上猛擊3下,以氣貫入丹田。最后,兩手放下,呼氣。
四、羅漢托天
直立,兩腿略分開成外八字步,兩臂左右平伸,掌心向下,以鼻將氣呼盡。掌指叉開變爪形,直臂畫弧向外抓落。同時勻、深、長地吸氣,胸部自然挺起;兩爪落至兩腿外側(cè)時,屈肘上撈,至胸部時,外旋成仰掌(拇指分開,其余四指并攏,掌心向上);繼續(xù)兩手向上托舉過頭頂,此時氣吸滿。口腔喉頭配合,像吞咽食物一樣地把氣吞下。最后,兩手放下,呼氣。
五、金剛怒目
動作基本與“羅漢托天”同,但兩掌上撈至胸部時,臂外旋兩掌心相對,掌尖向上,繼續(xù)上舉至兩耳旁為止,此時氣吸滿,憋氣,兩眼珠上轉(zhuǎn)(眼白露出越多越好);將氣吞下,隨即兩眼閉合;兩手放下,呼氣。
六、懷中抱月
直立,兩腳略分開成外八字步,兩臂左右伸出,略低于肩,掌心向前,以鼻將氣呼出。掌指叉開變爪形,直臂向內(nèi)前方畫弧,同時勻、深、長地吸氣;至兩臂平行,掌心相對時,屈腕使爪心向后,然后屈肘向懷中摟抱,待兩爪摟至肘旁時止,此時氣吸滿,將氣吞入小腹。兩爪心向后,上臂帶動小臂向后猛力伸直擊出,同時“嗨”地發(fā)出聲。兩手放下,呼氣。
七、霸王開弓
直立,兩腳前后分開成丁步,右臂向右平伸,掌心向上;左掌心向上,屈肘置于左肋下,徐徐將氣呼出。右臂以肩關(guān)節(jié)為軸,向左下畫弧至左掌左上方:同時勻、深、長地吸氣。隨即將氣吞下。右小臂內(nèi)旋,使掌心向下,迅速用右掌向左下方向在左掌上按擊一下后,即臂外旋變仰掌,以右拇指和食指之外緣向右橫砍,同時“嗨”地發(fā)出一聲。兩手放下,呼氣。
八、大圣登陸
直立,兩腿分開成外八字步,兩臂左右平伸,掌心向下,徐徐將氣呼出,掌指叉開變爪形,直臂畫弧向下抓落,同時勻、深、長地將氣吸進(jìn)。兩爪落至兩腿外側(cè)時,兩爪變掌,掌尖向下,掌心向后,此時氣吸滿。向左轉(zhuǎn)腰,同時提右腳于左膝內(nèi)側(cè)(左腳支撐),右手向左手靠攏置于左大腿外側(cè),兩掌心向右,將氣吞下。右腳以外緣為著力點(diǎn)落地,同時“嗨”地發(fā)出聲。
[注意事項(xiàng)]
1.以上8個動作中,“枯樹盤根”、“霸王開弓”、“大圣登陸”分別做6次,其余動作分別做3次。
2.吸氣時,全身成勁,即肌肉緊張用力:呼氣時全身放松。
3.手學(xué)的翻掌變化應(yīng)在手掌行進(jìn)過程中完成,不可停下。整個動作都要連貫協(xié)調(diào)。
4.宜早晚練習(xí),不可中斷,滿百日后即感氣血充盈,能意領(lǐng)氣走。功深者可將鋼筋、鐵棍在頭上擊彎;能將石板置腹,用錘擊碎,而人卻安然無恙。
5.此外,常練此功,能固齒明日,增強(qiáng)體質(zhì)。
(編輯/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