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燕
美國研究人員研究表明:人生的成就,智力因素只占20%,而80%則受其他因素的影響……這些其它因素被稱為情商。在這里,我們必須弄清楚什么是情商。情商,又被稱為EQ,是與智商相對應的一個心理學詞匯。《現代漢語詞典》給情商下的定義是:“心理學上指人的情緒品質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董宇艷(2011)認為:情商,簡單來說,就是指一個人識別、影響、控制自己與他人情緒和情感的能力。情商,是一個可以通過后天訓練而提高的情緒商數。一般認為,情商包括以下幾個指標項目:“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系”。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情商不高。造成這樣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留守兒童常常與爺爺奶奶待在一起,爺爺奶奶一般不太注重情商方面的指導;有些學生在單親家庭成長,這種家庭顯然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尤其他們的情商有一定的缺陷;再者,在學校,雖然強調“教書育人”,但是我們教師基本沒有系統對學生進行過情商教育:一方面是教師沒有得到相應的情商教育培訓,另一方面,現在的教學評價沒有這一項,學校也不重視。那么,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該如何為提高學生的情商做出自己的努力呢?在教學實踐中,本人是按照情商所包含的五個方面,采取以下措施著力提高小學生的情商。
第一、培養學生自我意識能力。我們可以這樣說,現行的語文教材是基于不同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安排教學內容的,比較科學。因此,我們教師能夠在語文教材中找到很多適合不同年齡段小學生的材料。本人以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爺爺和小樹》為例。首先,我講完基礎知識之后,包括字詞、句子。然后,我要求學生理解文章的意思,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讓學生探討,然后我給出參考答案:人幫助自然,自然也人類,人與自然相互幫助。最后,我讓學生按照這個規律對他們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我還引導學生不光自己不傷害校園以及周邊環境,還要求制止自己的親人也不要這樣做。這堂課之后,我班上很多學生對校園的植物比較愛護了,折枝、摘花的這種行為得到了較大的改善。為了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能力,只要教材中出現了比較適合的材料,我都要求學生進行反思。
第二、培養學生控制情緒能力。人們經常這樣說,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會有喜怒哀樂愁的情緒。現在的小孩,由于家庭條件比較好,再加上我國實施了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每對夫妻只能生一個小孩。結果導致家長都特別寵愛自己的小孩,尤其是“隔輩疼”—— 爺爺奶奶特別溺愛孫子、孫女。這樣就造成了很多學生容易“情緒化”。這說明控制情緒能力的教學任重而道遠,這個控制情緒能力的教育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認為我們必須時時抓、事事抓。又因為情緒控制容易出現反復,所以我們教師又需要反復抓。我以人教課標本五年級上冊第六組第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為例來說明控制情緒的重要性。本文講述了“在美國的一次地震中,一位父親懷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冒著生命危險,經過將近40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13位同學的故事”。在講解了文章的基礎知識之后,我經常和學生一起分享課文的深層含義。對于這篇文章,除了要求學生體會“父子情深”的中心思想。我還引導學生易地思考了“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辦”的問題,并且讓學生體會這種情緒控制能力:越在危險的情況下,越要強迫自己冷靜;不能被情緒左右自己的思維和行動。
第三、自我激勵。我們教師要讓小學生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難,這個時候我們要學會自我激勵。《地震中的父與子》中的兒子就是靠“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一句話激勵自己和別的同學一起活下來的。每次在讓學生完成一定任務時,我總要求學生說這句話“我能行”;結果他們中很多學生完成的非常不錯。
第四、認知他人情緒。認知他人情緒就是指我們要具備能夠識別別人做某事或對某事情緒的能力。如果不具備認知他人情緒的能力,那么我們在做事或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就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軍犬黑子》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證。軍犬訓導員讓軍犬黑子查找“小偷”,雖然黑子已經找到了“小偷”,但是訓導員說不是。經過幾次戲耍之后,黑子再也不相信訓導員了。最終,由于訓導員的謊話,部隊失去了一條優秀的軍犬。這個故事中的訓導員不具備認知軍犬黑子情緒的能力,結果造成了對這條軍犬的巨大傷害。這件事告訴我們在待人處事的過程中,必須易地而處,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在教學中,我們教師需要以身作則,也要求學生嚴格這樣做,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
第五、處理相互關系。對小學生來說,師生關系、父子關系(母女關系)和同學關系基本就是生活中的主要關系。現在就以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17課《孔子拜師》為例來展示孔子是如何處理師生關系的。孔子見老聃時先施禮問候,然后再次施禮并認真拜師,最后在學習的過程中認真學習。當然,教師也非常尊重學生。我們可以這樣說,如果我們真心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真心對待我們。
【參考文獻】
[1] 瞿衛星. 情商——破解智商神話[J]. 心理世界,1997(01).
[2] 董宇艷. 德育視閾下大學生情商培育研究[D]. 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百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