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曉雨
自蘋果iPhone5s發布之后,指紋識別技術開始被人們所關注,那時這項科技給人的感覺是十分高大上,我們只需要用自己的手指便可以設定專屬于自己的指紋密碼。這種科技迅速走俏,不久許多安卓系統也發布了此項功能,甚至有媒體預測,在未來,指紋識別技術將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輕松擁有專屬于自己的密碼鎖。但是,這安全嗎?
談起指紋識別技術,對于現代人來說,生活中最常用的是指紋打卡,不少單位的上下班考勤制度都采用指紋打卡機的方式。另外一項應用比較廣泛的就是筆記本電腦中的指紋識別,用戶登陸喚醒自己的筆記本電腦,需要指紋識別來進行身份驗證和訪問控制,所以說指紋識別對于我們來說是既陌生又熟悉。在警匪片中,也經常見到警察需要采集犯罪嫌疑人的指紋來進行罪案取證。
人的皮膚一般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三部分組成,而指紋就是表皮上凸起的紋路。由于人類基因遺傳特性,所以每個人的指紋都不相同,即使孿生雙胞胎的外貌再相像,也可以通過驗證指紋來對兩人進行區分。
指紋識別是否真的安全?
基于上述原因,廠商將指紋識別技術引入到終端設備中也就不足為奇了,指紋的獨立性使得筆記本的指紋識別系統確保了用戶個人信息的安全。早期的指紋識別技術采用光學識別,光學指紋識別系統由于光不能穿透皮膚表層,所以只能夠掃描手指皮膚的表面,或者掃描到死性皮膚層,但不能深入真皮層。
由于光學識別只能掃描到手指皮膚的表面,因此手指表面是否干凈,直接影響到識別的效果。如果用戶手指上粘了較多的灰塵,可能就會出現識別出錯的情況,相信大家都有過因手指不干凈導致打卡打不上的經歷。并且如果人們根據手指做一個指紋手模,也可能通過識別系統。因此,對于用戶而言,光學指紋識別系統使用起來不是很安全和穩定。
后來的筆記本電腦開始采用第二代指紋識別系統—電容式指紋采集,改掉了以前指紋識別容易出錯和不穩定的缺點。新一代的指紋識別系統采用電容傳感器技術,并采用小信號來創建山脈狀指紋圖像的半導體設備。指紋識別器的電容傳感器發出電子信號,電子信號將穿過手指的表面和死性皮膚層,達到手指皮膚的真皮層,直接讀取指紋圖案,從而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
電容式指紋采集技術原理
將指紋識別系統引入智能手機,是一種新興而且安全系數更高的驗證方式,因為對應開鎖的指紋只有自己擁有,手機安全和個人隱私都能得到有效的保護。因此,現在很多的手機廠商都在爭先恐后為他們的手機加入了指紋識別功能。最近我國公安部門開展的身份證指紋信息登記工作,就是為了確保安全,防止隱私泄密。
指紋識別技術是否能夠在智能手機中普遍使用,目前來看答案是肯定的。首先,用戶有迫切的需求,因為每個人的智能手機中都保存了很多個人信息,雖然我們可以利用云存儲將其保存在終端廠商的服務器中,但是如何避免陌生人隨便查看是一個棘手的問題,這也是手機要設置訪問模式和屏幕安全防護的原因。其次,指紋識別技術經過多年的研發和實踐,已經達到了一定成熟度,廠商需要考慮的只是如何將這項技術從筆記本電腦或者打卡機遷移至智能手機,比如蘋果手機的Home鍵,用戶用指紋一掃就可以解鎖屏幕,無須輸入煩瑣的數字密碼或者圖形密碼。
目前市場上的主流智能手機都擁有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主要有人臉識別、圖形密碼、PIN碼、數字密碼幾種傳統方式,但是這些都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人臉識別精確度不高,圖形密碼和數字密碼容易被破解。相比之下,由于人類指紋是獨一無二的,安全性能夠得到極大保證,因此把指紋識別技術運用到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是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萍挤奖懔宋覀兊纳?,使得“鎖”這個安全概念變成了我們身體的一部分,這也是科技的無窮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