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時尚流通新勢力崛起

2016年已經過去,讓我們暫時駐足,回溯過去一年韓國時尚及流通領域的熱門話題,以便更好地前進。
2016年是生活方式品牌陸續亮相的一年。WIVIS的“Flying Tiger Copenhagen”、GNCO的“Covetblan”、Castelbajac的“Castelbajac家居”、Metrocity的“Metrocity Lounge”等,都是韓國時尚企業最新推出的品牌。專家指出,在韓國時尚產業的長期復興中,生活方式產業是新時代的生長動力。
之前,擁有時尚產業DNA的生活方式品牌獲得了消費者不錯的反響,這也為該領域的新品牌亮相吃了定心丸。這些品牌推出的個性的紡織品、獨特的穿戴設備等,成功吸引了消費者的視線。
Wholesale品牌也以出色的設計和明確的品牌定位收獲了一批粉絲,并以此為基礎向國際化道路發展。以輕資產起步的wholesale品牌不知不覺間已經發展至100億韓元規模,在證明了該品牌潛力的同時受到了海外市場的青睞。
被稱為“國產1代”的Covernat品牌8年間保持持續增長,去年其人氣商品羽絨服的銷售見增,比往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達到200億韓元。
AnderssonBell第一年亮相就創下了100億韓元的年銷售額,成為新銳品牌,該品牌在2016年斬獲了美國 Barneys New York百貨商店的訂單,也與香港集合店“i.t”達成第一筆交易。除此之外,該品牌還在8個國家及地區的銷售量和知名度大漲。
去年,在中國CHIC-潮流品牌展上,Wholesale品牌再次展現了其發展潛力。Boy London、Advisory、Te.Stone等Wholesale旗下品牌在中國市場形勢大好,通過CHIC展,這些品牌不但獲得了買手的認可,還在當地贏得一定知名度和大買家的青睞。

面向中國市場的牛仔品牌Te.Stone也在展會上獲得了1億韓元的訂單,為未來國際化發展鋪平道路。
當下的消費者在流通領域備受重視,通過SNS等平臺成為網絡明星的他們將可以直接影響流通領域,如,人氣博主或主播們與品牌合作,直接宣傳產品或是通過主頁推出新品牌,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部分網絡平臺還提供結算服務,為流通領域增添新的動力。
日前,時尚產業不斷有消息傳出。擁有國際化制造實力的Hanse實業成為了年銷售可達3000億韓元的MK Trend的大股東。通過本次并購,其在海內外的業務也將產生變化,逐漸發展成為韓國時尚產業的中堅力量。
衣戀集團則與中國服裝企業維格娜絲達成了Teenie Weenie品牌的正式出售協議。衣戀集團通過本次出讓Teenie Weenie,減輕了其過重的負擔,從而可以更加集中于流通行業。
流通企業的變化是持續不斷的,特別是曾經的流通核心百貨商店陷入不景氣危機后,開始不斷開發新內容,努力使顧客回流。一番努力也獲得了成果,SK Networks與現代百貨簽訂了合約,這是繼現代百貨2012年收購漢森后的又一次成功收購。隨著本次合約的簽訂,現代百貨的年銷售額將高達1.3萬億韓元,緊隨衣戀集團、三星時尚部門及LF,一躍成為韓國時尚產業的第四巨頭。
另外,現代百貨正積極尋找時尚產業突破口,SK Networks 時尚事業部將負責運營Obzee、2ndfloor、Rouge & Lounge等韓國國內品牌和Tommy Hilfiger、DKNY、Club Monaco等海外品牌。
新世界百貨繼去年2月江南店重整后,去年9月又新開了韓國最大規模的購物主題公園“Star Field河南店”。包括Tomboy、Commodore、Emart Traders、Electro Mart、Peacock等品牌在內的新世界百貨一躍成為了產品和流通兼備的全能型企業。

在韓國時尚產業的復興中,生活方式產業是新的生長動力。
新世界百貨與新世界國際所擁有的時尚品牌達成了最大化的協同作用。新世界國際擁有Dolce&Gabbana、Celine、Givenchy等38個進口品牌的銷售權,年銷售額可達1.1176萬億韓元,另外,2010年收購的女裝品牌Tomboy年銷售額也可達1000億韓元,為集團做出了不小貢獻。
樂天百貨也在不斷強化時尚產業,通過國際時尚事業部運作SoniaRykiel、Aigner、Hoola等品牌,不過其規模一直沒有進一步擴張。但最近通過其與眾多品牌的密切磋商,可見樂天強化自身的不懈努力。
2016年,“商二代”參與經營的趨勢比以往更明顯。Sejung去年6月份任命其子公司代表Park Yi-ra為公司副社長,時尚集團Hyungji則認命了家族長女Choi Hye-won為Hyungji I&C的代表,另外,Sisun任命Shin Dong-hwi為專務,掌管品牌MICHAA的經營權。在此之前,S.J.Duko也任命了Kim Sun-ki為副社長,東廣國際任命Lee Jin-ho單獨運營公司網絡商務板塊,“商二代”正在逐漸接手企業。
2016年年末,因韓國政府的開城工業區的廢棄決定和對朝鮮的資產凍結,韓國時尚產業受到重大沖擊。73家服裝制造企業,Sinwon、InTheF、Good People、Romanson等流通企業,及數百家合作企業遭受到了直接損失。特別是進駐開城工業園區的123家企業遭受嚴重損失。接班的“商二代”也面臨多重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