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_萬晗
打造創新驅動新樣本南山紡織兩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本刊記者_萬晗


參加鑒定會嘉賓合影。
企業要想持續長久發展,做到行業領先,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離不開創新驅動。‘十三五’期間,南山紡織將強化企業創新能力建設,持續推進產學研合作,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科技創新水平,為中國紡織行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2016年12月20日,“羊毛微懸浮體原位礦化染色新技術”等兩項科技成果鑒定會在南山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對由山東南山紡織服飾有限公司和西安工程大學共同承擔的“羊毛微懸浮體原位礦化染色新技術”、“精紡純毛織物天然抗皺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兩項科技成果開展鑒定。鑒定委員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教授俞建勇擔任主任,七位國內紡織、染整領域的知名專家組成。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科技發展部主任、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彭燕麗,南山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程仁策,山東南山紡織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趙亮,西安工程大學副校長李鵬飛等領導及項目主要完成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鑒定委員會聽取了項目匯報,審查了鑒定材料,考察了生產現場并觀摩了相關樣品,經過討論和質詢,對兩個項目給出了客觀評價。專家認為,“羊毛微懸浮體原位礦化染色新技術”項目的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其中的染色殘液在線礦化及重復利用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精紡純毛織物天然抗皺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
本次科技成果鑒定會對于南山乃至整個中國毛紡行業來說意義重大,也是對南山紡織與西安工程大學進行產學研合作的重要肯定。
企業要想持續長久發展,做到行業領先,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離不開創新驅動。南山相關負責人在現場表示:“‘十三五’期間,南山紡織將繼續加強科技成果轉化的力度,促進新技術的實施和應用,加強供給側改革,用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同時也將強化企業創新能力建設,推進產學研合作,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科技創新水平,為中國紡織行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回首剛剛過去的2016年,南山紡織服飾在科技創新與運用方面一直不斷地突破自我,走在行業的前列。在2016年年中,南山自主研發的“羊毛成衣染色復古水洗工藝”被評為“紡織之光”2016年度紡織行業新技術(成果)推廣項目。眾所周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起、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承辦的“紡織之光”年度紡織行業新技術(成果)推廣項目評選活動是代表中國紡織行業最強創新能力的重要評選活動之一, 該活動已經舉辦兩屆,主要是為了促進紡織行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2016年為第三屆,每年收錄120項行業急需、技術成熟、有推廣前景的項目匯編成冊,讓全國紡織企業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國紡織科技發展的最新動態,也為供需雙方搭建技術合作和交流平臺,更好更快地推動我國紡織技術創新。
2016年,南山服飾公司ODM研發團隊在精紡研發中心的協助下,歷經一年半,經過多次試驗研發出該項羊毛成衣染色復古水洗工藝技術,并將該技術在休閑西裝上應用呈現。優質羊毛經過臭氧防縮技術處理,加之全新理念制作樣板,根據面料特點采用無胸襯、無墊肩、無身綢設計,舒適無約束感、可機洗。并且還可根據消費需求任意染色,白坯布制成成衣后既可以整件染色,亦可實現批量染色,緩解了傳統面料庫存積壓的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穿著理念逐漸升級,趨向于自然簡約、休閑、易護理風格。應用該技術制成的西裝不僅保持了原有西裝的男士風采,體現出傳統男裝精細完美的工藝苛求,更重要的是易打理好維護,在家即可輕松洗滌依然保型和保持羊毛本來的穿著舒適度。目前南山紡織服飾正在將該項技術申報國家專利。
羊毛成衣染色復古水洗工藝的成功研發和應用,打破了羊毛織物不可水洗的局限,實現了羊毛成衣染色可機洗的功能,在紡織服裝行業技術創新領域再創佳績。目前南山服飾正在著手研發的功能性服裝如超遠紅外線加熱功能服裝、超級彈力單西等智能產品也將陸續推出。
南山服飾公司ODM研發團隊主導研發的羊毛成衣染色復古水洗工藝獲得認可,從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南山全產業鏈發展模式下各環節的超強研發與創新能力,也延續了南山在創新技術方面一直強調的“引領、創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