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 2 00092)
多跨連拱跨海景觀橋關鍵技術研究
楊帆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 2 00092)
多跨連拱景觀橋景觀優美、造價不高、施工技術成熟。對多跨連拱橋的總體布置、計算、施工、耐久性進行了分析和設計。主拱上方會與腹拱形成一個三角框架體系,由此產生的溫度力十分大,正常的配筋根本無法滿足要求。故需將腹拱與主拱斷開,腹拱采用簡支方式支撐在主拱上。跨海橋梁設計中,耐久性設計是一個關鍵點,需采取增大保護層、控制裂縫、表面涂裝及添加阻銹劑等綜合措施。
多跨連拱;水平力;耐久性;施工順序
某人工島項目是某沿海省份的超大型旅游項目,通過人工填海形成若干造型奇特的島嶼,再通過跨海大橋與陸地連接。本工程是人工島島間的連接工程,位置重要且景觀要求高。由于島嶼四周環形道路標高的限制,跨徑不宜過大否則橋頭要抬高,本橋跨徑定為13 m+20 m+22 m+24 m+24 m+ 22 m+20 m+13 m八跨連拱橋,鋼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橋,見圖1。

圖1 效果圖
拱橋結構簡單,承載能力大,在我國公路、鐵路上得到廣泛使用[1]。其中多跨連拱景觀優美、造價不高、施工技術成熟,適用于有景觀要求且通航標準不高的區域。
橋梁跨徑除邊跨外為20~24 m,矢跨比為1/2.9~1/3.2,邊跨的矢跨比增大,有利于減少邊墩水平推力。主拱斷面高1 040 mm,內設直徑600 mm孔洞;腹拱斷面高820 mm,內設直徑400 mm孔洞,內設孔洞有利于減少拱身自重。下部結構采用墻式墩接承臺,基礎采用1 500 mm鉆孔灌注樁。橋臺采用輕型橋臺,1 200 mm鉆孔灌注樁,梅花型布置。立柱寬3.5 m,承臺6.25 m×2 m×19.3 m。
地層自上而下由①素填土、②生物碎屑角礫、③粉質黏土、④粉質黏土、⑤海灘巖、⑥粉質黏土組成。第⑥粉質黏土可塑~硬塑狀,工程性能較好,為良好的樁基礎持力層。
由于景觀及橋頭道路的限制,此橋無法設置抗水平推力的重力式橋臺,致使其受力體系與一般的多跨連拱橋不同。多跨連拱是超靜定結構,溫度荷載特別大,一般采用較柔性的橋墩及基礎,并需設置單向抗水平推力墩。此工程適當加強每個橋墩及基礎剛度,以對抗水平推力。
在初步試算后發現,如果腹拱與主拱剛接在一起,主拱上方會與腹拱形成一個三角框架體系,由此產生的溫度力十分大,正常的配筋根本無法滿足要求。故需將腹拱與主拱斷開,采用簡支方式支撐在主拱上,以簡化橋梁受力關系。
橋型布置見圖2。
減輕橋梁自重是混凝土板拱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關鍵考慮因素。主拱及腹拱的截面采用空心截面(見圖3、圖4)。拱上建筑的填料采用輕質泡沫混凝土,很大程度的減少了橋梁的自重。
結構分析需建立總體模型全面考慮[2]。采用MIADS軟件建立全橋上下部空間模型。
拱上建筑及橋面系重量按荷載加載到模型里。模型考慮樁土相互作用,樁基按每米長等效為1個彈簧,把彈簧剛度輸入到模型中,來模擬實際的樁土相互作用。考慮溫度作用、不均勻沉降作用、汽車及人群作用。

圖2 橋型布置圖(單位:mm)

圖3 主拱斷面(單位:mm)

圖4 腹拱斷面(單位:mm)
橋梁施工順序從樁基、承臺、橋墩到上部結構,拱圈從兩側向中間施工,模型按實際施工順序模擬施工階段,見圖5。

圖5 橋梁計算模型
此工程抗震設防類別丁類、抗震措施等級7度,地震等級不高,經抗震計算,抗震不控制結構尺寸及配筋。
3.1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驗算
(1)正截面極限承載能力驗算
按《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內力的荷載組合,按照空心板的配筋進行截面極限承載力驗算,結果如下。
由圖6結果可知,基本組合最大彎矩為:19 212 kN·m;抗彎極限承載力為:46 714 kN·m,抗彎承載能力滿足要求。

圖6 拱肋基本組合彎矩設計值及其對應的抗力(單位:kN·m)
由圖7可知,基本組合最大彎矩為:13 546 N·m;抗彎極限承載力為:35 035 kN·m,抗彎承載能力滿足要求。

圖7 腹拱基本組合彎矩設計值及其對應的抗力(單位:kN·m)
結果表明驗算截面的設計彎矩均小于截面極限承載彎矩。結構承載能力滿足設計規范要求。
(2)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計算
由程序計算得主要控制截面剪力組合設計值Vd(已計入結構重要性系數)及抗剪強度列下表如下。
由圖8可知,基本組合最大剪力為:6 377 kN;抗剪彎極限承載力為:20 138 kN,抗剪承載能力滿足要求。

圖8 拱肋基本組合剪力設計值及其對應的抗力(單位:kN)
由圖9可知,基本組合最大剪力為:4 798 kN;抗剪彎極限承載力為:18 247 kN,抗剪承載能力滿足要求。

圖9 腹拱基本組合剪力設計值及其對應的抗力(單位:kN)
結果表明驗算截面的設計剪力均小于截面極限承載剪力。結構承載能力滿足設計規范要求。
(3)單向推力驗算
此工程橋墩基礎都已加強。驗算連拱橋局部一孔坍塌時,橋梁的極限承載力也滿足要求,不會整體坍塌。
3.2 裂縫驗算
裂縫驗算見表1、表2。

表1 拱肋主要截面裂縫寬度驗算
最大裂縫寬度為0.129 mm,鋼筋混凝土構件在III類環境中的裂縫限制寬度為0.15 mm,主要控制截面裂縫寬度滿足規范要求。拱的各項指標都能控制在規范允許范圍內[3]。
本橋位于海洋環境,炎熱地區,按照《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環境作用等級屬于Ⅲ-F,是氯化物環境中的最高等級[4]。耐久性設計是本工程一個關鍵性設計要點。
(1)保護層厚度
在海洋環境中的混凝土結構,由于氯鹽的存在,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應比一般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要大一些。除了要滿足橋梁設計規范中確定的最小保護層厚度外,參考類似工程確定本工程的最小保護層:
拱圈:主筋最小保護層厚度70 mm。
墩柱:主筋最小保護層厚度取70 mm。
承臺:承臺底主筋保護層160 mm,其余主筋最小保護層厚度70 mm。
鉆孔灌注樁:主筋最小保護層厚度85 mm。
(2)高性能海工混凝土
高性能海工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的差別在于通過摻入粉煤灰、高爐礦渣、微硅粉中的一種或多種摻料,來提高混凝土在特定條件下所需要的特定性能,如高彈性模量、低滲透性以及抵抗某些類型破壞的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從指標上來看,相對普通混凝土,對骨料的最大粒徑、最高水灰比等方面均做出了更嚴格的規定要求。
本工程中:拱肋、側墻、橋墩采用高性能海工混凝土。
(3)嚴格控制裂縫寬度
普通混凝土構件:短期效應組合裂縫寬度不大于0.15 mm[5]。
(4)混凝土表面涂層體系
全橋墩柱、拱圈外表面均涂刷防腐涂料。根據《混凝土橋梁結構表面涂層防腐技術條件》(JT/T 695-2007)的要求,本工程大部分墩柱及拱圈大部分位于水位變動區域及浪濺區,混凝土外表面的推薦涂層體系為:90 μm環氧聚硅氧烷漆+300 μm環氧樹脂+50 μm潮濕表面容忍性滲透性環氧封閉底漆。腐蝕環境等級為Ⅲ-2型,防腐設計年限為20 a。
(5)混凝土摻阻銹劑
全橋拱肋、墩柱混凝土均摻入阻銹劑。
(6)本工程涉及到的可能與大氣或海水直接接觸的其他鋼構件(泄水槽、支座鋼板、螺栓、螺母等),均需要設置表面防腐,采用表面鍍鋅50 μm防腐處理。
一般跨海、跨河橋梁施工需設置通長棧橋,利用棧橋運輸混凝土泵車、鋼護筒、鋼套箱、墩柱模板、鋼筋等工程所需各類設備及材料,運輸方式與陸路運輸基本相同。通過設置橫向馬道及樁基施工平臺進行海中橋梁樁基的施工,樁基需要下放較長的鋼護筒,承臺采用鋼套箱施工方式,并施做封底混凝土。橋梁墩柱及蓋梁均采用海上立模現澆方式。上部結構預制梁通過浮吊吊裝施工。
本工程上部結構為現澆結構,需要搭設支架。考慮到本橋跨徑不大,可在承臺上搭設貝雷梁,貝雷梁上再搭設支架。
多跨連拱的拱圈施工必須有嚴格的施工順序,需從橋梁兩側向中跨澆筑,嚴禁嚴禁從主拱一端到另一端的單向作業。
一般橋梁合龍溫度均為最低溫度,因為降溫過程產生的拉力不利于橋梁結構。但本橋為橋臺無水平推力的多跨連拱,升溫過程產生的向外側的水平推力,對結構產生了較大的不利影響,所以在反復模型試算后,將中跨的合龍溫度定位年平均溫度20℃左右。
另外,結構自重是混凝土板拱的主要受力來源,控制混凝土澆筑超方,是施工過程中的重要關注點。
城市橋梁的景觀要求在城市橋梁建設中的比重越來越重,本文介紹了多跨連拱景觀橋設計的關鍵技術:總體布置、計算、施工、耐久性設計等。通過計算發現,無水平推力的橋臺是本工程的結構體系一個關鍵影響因素,必須重新適當調整下部結構與上部結構的剛度之比來平衡溫度力。另外,跨海橋梁設計中,耐久性設計是一個關鍵點,需采取增大保護層、控制裂縫、表面涂裝及添加阻銹劑等綜合措施。最后,跨海橋梁施工是工程難點。需設置長棧橋和橫向馬道,利用鋼護筒和鋼套箱施工樁基和承臺,然后承臺之間搭設貝雷梁及支架,現澆上部結構。多跨連拱的拱圈施工必須有嚴格的施工順序,需從橋梁兩側向中跨澆筑,合龍溫度應根據模型計算確定。
[1]顧安邦.橋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王國鼎,鐘圣斌.拱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陳寶春.鋼管混凝土拱橋(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4]GB/T 50476-2008,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S].
[5]JTG D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S].
U448.22
B
1009-7716(2017)01-0051-04
10.16799/j.cnki.csdqyfh.2017.01.014
2016-10-28
楊帆(1984-),男,四川成都人,工程師,從事橋梁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