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省通過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制定相關政策措施、落實重點區域幫扶、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探索多渠道秸稈綜合利用模式等措施,全面推進了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進程。2016年年初確定的新增秸稈綜合利用量200萬噸、推進40個秸稈綜合利用重點項目等目標已經全面完成,秸稈綜合利用能力顯著提高,秸稈露天焚燒狀況問題得到了初步改善。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2016年3月,按照省政府秸稈綜合利用專題會議精神,省政府決定由省發改委牽頭負責推進全省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并建立了秸稈綜合利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組織編制了《吉林省秸稈綜合利用中長期規劃(2016-2025年)》,制定印發了《關于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各地相繼建立了組織機構,初步構建了全省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推進機制。
二是突出重點區域,督導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根據秸稈資源區域分布情況,結合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重點任務,吉林省將長春、吉林、松原、四平4個市及農安縣等17個縣確定為秸稈綜合利用重點市(縣),組織10個省直相關部門對重點市、縣進行幫扶。
三是制定出臺優惠政策,激發市場活力。吉林省相續制定出臺了支持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優惠政策。省能源局制定印發能源化利用實施方案和技術指南,啟動了低碳能源示范建設;省科技廳將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創新納入《2017年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指南》,并給予優先支持;省質監局委托吉林農業大學、省農機標準化委等單位開展了秸稈綜合利用標準體系研究工作;省交通運輸廳、省財政廳、省物價局聯合實施了秸稈運輸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政策;省物價局制定印發了《關于落實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電價政策的通知》,對符合條件的秸稈初加工企業用電執行了農業生產用電價格;省農委將秸稈收儲及初加工設備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及時足額下發了補貼資金;省環保廳制定了重點區域秸稈機收撿拾打捆試點、重點縣市超標燃煤鍋爐生物質改燃工作方案和資金補貼方案;省地稅局印發了《關于落實秸稈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在征收秸稈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時依法進行了減計;省國稅局也為符合條件的秸稈綜合利用企業辦理了退稅。
四是加大資金投入,全方位爭取資金支持。加大力度爭取國家資金支持,2016年吉林省獲得國家秸稈綜合試點省支持資金8000萬元、獲得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中央預算內資金1805萬元;省政府還整合統籌使用省級各類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秸稈綜合利用及秸稈機收撿拾打捆、燃煤鍋爐替代等項目建設。
五是加強項目儲備,推進重大示范項目建設。吉林省建立了全省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庫,力爭成熟一批實施一批,壓茬推進。2016年確定推進秸稈綜合項目40個,總投資50.1億元,全部建成后可新增秸稈綜合利用能力227萬噸/年,目前40個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年底可完工項目20個以上,新增秸稈綜合利用能力100萬噸/年。
六是加大督查巡查力度,落實秸稈禁燒責任。吉林省在春、秋兩季分別組織召開重點縣和省直幫扶部門秸稈禁燒工作和秸稈機收撿拾打捆推進會議,對全年秸稈禁燒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建立各市(州)、重點縣秸稈禁燒工作周調度制度,組織秸稈禁燒工作督查組30余個,通過晝巡夜查、明察暗訪,及時制止和消除了秸稈焚燒隱患,并向12個秸稈焚燒火點集中、禁燒管控不力的縣下發了督辦函,督促立即進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