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農村產權交易所召開的首屆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發展論壇上獲悉,上海市農委針對農業科技成果科學估值、公開交易、專業化服務的制度性探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并率先構建了農業科技成果交易轉化創新平臺。
上海市建設科創中心,農業科技創新不可或缺。如何滿足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通過制度創新,構建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的農業科技成果交易轉化創新平臺,科研工作者圍繞市場搞創新,市場主體通過農業科技做大做強,是上海市農業科技創新、服務創新理應擔負起來的責任。近年來,上海市在鼓勵各涉農高校和科研院所積極探索適合本單位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式的同時,著力搭建公開的第三方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平臺和服務模式,得到市場熱烈回應。
提高農業科技成果交易轉化效率,必須先打破科技與產業、科技人員與產業主體、項目與市場之間的“壁壘”,把各類創新要素集聚到同一個平臺上。為此,上海市探索了農創項目路演模式,該模式突破了地域限制,有效解決了農業科技推廣被動、單向的制度弊端。通過定期舉辦農創專場路演活動,促進長三角農業科研院所、新型職業農民、農業創業者等群體的緊密互動。
據農創路演模式創始人、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黨委書記張斌介紹,自2015年12月啟動至今,已經在長三角成功路演了9次,關注度節節攀升。
另據上海市農業科技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農創路演是農業科技成果交易轉化創新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成果交易轉化的催化平臺,最后還要通過農交所等具備交易條件的機構完成市場化交易,并由此形成一整套制度。
據悉,上海市已經探索出了一套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交易流程,該流程共分7個環節,依次為申請轉讓、成果定價、平臺信息發布、登記受讓方信息、組織交易簽約、簽訂轉讓合同、結算交易資金完成交割出具交易憑證。通過農業科技成果交易轉化創新平臺,至今已完成了20余項成果的轉化交易,資金達到2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