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志梅
信息技術,在我們生活、學習的各個領域運用越來越廣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帶來的顯著優勢已悄然改變了我們生活、學習的傳統模式,也給我們教與學的方法方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空間與圖形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空間觀念”,《課程標準》又作了以下的詮釋:能由實物的形狀想象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象出實物的形狀,進行幾何體與其三視圖、展開圖之間的轉化;能從較復雜的圖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圖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關系;能描述實物或幾何圖形的運動和變化……信息技術與空間圖形的教學有機結合,為學生提供大量直觀、鮮明的資源,降低學生觀察、探索、感悟的難度,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一、運用信息技術,演示圖形由實物抽離的過程
無論是平面圖形還是立體圖形都是由生活中而來的,教材都是通過先出示實物,再從實物中將平面或立體圖形抽離出來,形成數學中抽象的幾何圖形。這一過程從直觀到抽象,需要學生具備相應的抽象能力。小學生的思維發展的特點之一就是從直觀到抽象的逐步發展,運用信息技術,直觀演示圖形的抽離過程,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加強對這一過程的觀察,形成鮮明正確的表象。
案例:教學《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先讓學生觀察實物長方體、正方體,在初步感知后,通過信息技術,將長方體的三維透視圖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出來,進一步認識頂點、12條棱,每組棱長相等的特征,動態演示當長方體所有的棱長相等時就變成了正方體……這些傳統媒體難以勝任,信息技術體現了巨大的優勢,生動形象,簡便高效,提高課堂效率。
二、運用信息技術,動態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
圖形的教學中,面積或體積的計算是重要內容,注重學生自主探索計算的方法,促進學生比較、分析、推理等邏輯思維的發展,傳統的教具演示,有時演示過程過快,不利用學生的觀察發現,有時不夠便捷和高效,存在不足,這時信息技術能彌補不足,有時會達到傳統媒體難以演示的效果。
案例: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教學角的畫法時,運用信息技術,用課件先出示一個點,然后從頂點同時引出兩條射線,形成角。通過這樣的演示,讓學生感悟到角是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沒有語言的抽象解釋,但直觀的演示過程讓所有的學生都已領悟,為今后角的深入學習埋下漂亮的伏筆。之后的角的畫法則完全可以由學生自己自學,教學的效果非常好,學生印象深刻,對角的認識更加深入。
三、運用信息技術,學習生活化數學
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要貼進生活”、“數學問題生活化”,學生對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神秘難懂的原因就是脫離了實際生活,沒有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事實上,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們有一定生活基礎的數學知識,并且對此更感興趣。我們可以利用信息資源豐富、時效性強的特點,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教學內容有機整合,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與小數學科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同時也可使教師拓展知識視野,改變傳統的學科教學內容,使教材“活”起來,讓數學學習更貼進生活。
案例:《認識三角形》中,知識點三角形的穩定性的教學時,我讓學生事先做足準備,從身邊發現哪些地方運用了三角形,利用網絡資源去查找相關的資料,課堂上讓學生充分交流,將生活中數學帶到課堂中,提出問題:為什么許多建筑和物品都用到了三角形呢?讓學生展開交流,而后讓學生用教師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的邊框想辦法將其固定,將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幫助解決生活中的難題,體現數學的價值,讓數學可親可愛起來。練習課就可以更多地與生活密切聯系,比如,學完了圓柱圓錐的表面積,體積的技術方法后,我發動學生去找生活中與此相關的問題,感興趣的,不會解決的等等,讓我們的課堂更加開闊,變成無時空限制的大課堂,而起支持的還是信息技術,網絡資源的運用。
四、運用信息技術,體現圖形中的美
數學是美的,圖形也是美的,可是能感受到美的學生寥寥無幾,學生疲于應付各種圖形的特征的記憶,各種圖形的面積、體積計算,感受不到美,當然也體會不到美,感受到的只有計算煩鎖,這是我們在教學空間與圖形時需要反思的。除了要讓學生感受到這些圖形的知識對我們生活大有幫助和價值,還要通過我們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網絡資源創造性使用教材,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信息、資源,讓學生感受到圖形的美,數學的美。
案例:《軸對稱圖形》是三年級的教材,教學目標中就有:引導學生領略自然世界的美妙與對稱世界的神奇,激發學生的數學審美情趣。除了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對稱軸這些知識點,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圖形的美,神奇,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美育。課堂上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欣賞體現對稱的各種建筑,植物、昆蟲等等,學生陶醉其中,盡情領略自然界的美,教師稍加點撥,讓學生領悟美來自對稱。
信息技術讓我們的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學生更加積極,氛圍更加和諧,學習更加輕松,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合理、科學的運用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相輔相成,互取所長,定能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