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或擁多艘國產航母
美國《海軍時報》近日稱,遼寧艦是在烏克蘭蘇制航母“瓦良格”號基礎上改建而成,到如今,圍繞這艘航母組建的航母編隊實力已顯著增強。五角大樓此前表示,中國在未來15年內將擁有多艘航母。
日本學者北村淳指出,到2016年2月,美國共有10艘服役的核航母,其中5艘在太平洋艦隊,2艘在圣迭戈,2艘在西雅圖郊外,1艘在日本神奈川縣的橫須賀。由于中國正式擁有航母,美國提出要增加一艘泊在海外港口的航母,用于對抗中國海軍,“但是這必將引起糾紛”。
中國海軍專家張軍社表示,美國海軍是“全球部署和全球存在”,其航母發展已經有一百年了,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海軍的航母出海時間比較長,通常每次7-8個月。美國海軍在很多國家有軍事基地,可以靠港補給。而中國海軍并非全球部署,重點是執行近海防御和遠海防衛的任務。而且中國目前沒有海外基地,航母編隊的后勤補給主要依靠編隊中的補給艦,因此航母編隊在遠海訓練時對時間有一定限制。
“從某種程度上說,美國對世界的威懾力的形成,就是美元加航母。”航母問題專家李杰說。航母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海軍實力的象征,體現的是威懾力,通過展示肌肉讓對方不敢輕舉妄動,“這是大國邁向強國必須有的一種手段,其他國家需要適應我們的進步。遼寧艦肯定會赴南海開展訓練活動,這表明中國有決心有能力維護南海島礁主權和海洋權益不受侵犯。”
(文/藍雅歌據《環球時報》)
即便如此,美國航母編隊的武力配備仍讓人咋舌。無論是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還是“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每艘戰艦都裝有約百個垂直發射單元,可以發射中遠程防空導彈、反潛導彈和巡航導彈。航母配備的艦載機聯隊規模更遠超其他國家同行,包括4個戰斗機中隊、1個電子攻擊中隊、1個空中預警中隊和1個直升機中隊,總計超過80架各式戰機。
相比之下,俄航母編隊的作戰艦艇數量偏少,且沒有固定的搭配。2016年10月,俄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前往敘利亞首次參加實戰,隨行艦艇為“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北莫爾斯克”號、“庫拉科夫海軍中將”號大型反潛艦,以及油輪、遠洋拖輪和偵察船各1艘。
從這次參戰的俄航母編隊組成來看,艦隊的中遠程防空火力主要依靠“彼得大帝”號上的SA-N-6系統,共計96枚導彈。此外3艘護航艦艇均配備有SA-N-9垂直發射防空系統,備彈合計超過200枚,可為航母編隊提供第二層防護。航母本身則搭載有26架蘇-33、8架米格-29KR和米格-29KUBR戰斗機,以及多架卡-27、卡-31直升機。
俄航母編隊的艦艇大都是臨時抽調,缺乏配合作戰的經驗,再加上護航艦艇服役時間較長,搭載的武器系統能否完全發揮作用還不好說。俄聯合造船集團公司副經理波諾馬廖夫承認,俄航母的自衛能力只能應對意外的武裝摩擦,如果遇到真正的飽和攻擊,俄航母編隊只能以“破釜沉舟”的方式,通過發射各艦搭載的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迫使對方不敢輕舉妄動。

美國“杜魯門”號(CV N-75)航母(資料圖)
(文/李蘇寧魏云峰據《環球時報》)
本欄編輯/常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