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留學生步入中國職場
本刊編輯部

近幾年,來華外國留學生人數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圖為2013年7月西安交通大學的外國留學生慶祝畢業
2017年,對于眾多在華外國留學生來說,注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
新年伊始,1月1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外交部、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允許優秀外籍高校畢業生在華就業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允許取得碩士學位的外國留學生畢業后直接在華就業。
最近幾年,中國的發展和機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2015年,在華外國留學生接近40萬人,比2014年增長了5.46%,北京、上海、浙江吸引留學生最多。
曾經在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留學的柬埔寨小伙維加2016碩士畢業,他說:“我到中國留學的時候,一批也就10個人左右。這幾年通過同一個教育項目,僅本科生每年就有三四十人,絕大多數人要么回國要么去其他國家了。”
畢業后想留在中國發展的外國留學生很多,已經在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工作的美國小伙Eric說:“很多人想留下來,但是他們不知道怎么留。比較常見的是去大使館,或者是去商會。他們在實習的過程中可能會認識一些人,然后建立關系,但真正能留下的人很少。”
維加在經歷多次挫折后,終于接到中車大連機車和南通一家做電纜的公司的錄用通知書。維加自己也傾向去中車。這個小伙子非常關心中國的一些戰略,比如“一帶一路”,他特別欣賞中國領導人提出的愿意為周邊國家提供共同發展的機遇和空間、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列車的說法,笑著說,自己也想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他也期待,更多人能夠搭上“中國列車”。
之前,擋住外國留學生在華就業的不僅是工作難找,更有一個政策難題,即辦理工作簽證需要兩年的相關全職工作經歷,這一要求擋住了很多畢業生留華的路。
這次出臺的《通知》恰恰為留學生掃清了這個攔路虎。
“美國有OPT簽證,我對它的具體情況不太熟悉,但這個OPT簽證好像是留學生在美國畢業后可以留一年找工作。我覺得中國也可以考慮類似的簽證,這樣可以給大家找工作的時間。因為中國之前沒有這個政策,所以很多留學生為了留在中國找其他途徑,例如,有一部分留學生會申請留在中國學習中文,然后在學習中文的時候去找工作。”Eric說。
維加也在天大期間就找各種實習機會,最后還是在天大國際教育學院老師的幫助下找到了實習工作:河北省廊坊市的一家機器人企業同意接收他暑期實習。
也有很多留學生會申請延期畢業。因為擔心畢業時找不到工作,簽證到期后必須回國,原本應該2016年1月份畢業的維加申請了延期到6月份畢業。
2016年從北京大學畢業的貝殼(化名)采取的也是延期畢業。“延了一年就有時間了。然后去實習,特別累,但是能學到很多。” 在她的班級里,22人中有一半選擇延期,“找不到工作的就延兩年,其中有作為交換生的,有希望有更多時間完成論文的,也有沒能找到合適工作的。可是延期的代價則是無法得到獎學金,要自己解決住宿問題,而且在課程早已結束的情況下,仍要繳納半數或者四分之一的學費,這又是一筆額外的開銷。” 貝殼最終成功在北京找到了一家公司做翻譯。
貝殼還為我們講述了她糟糕的工作簽證的辦理經歷,她希望能有更多為外國留學生就業提供服務的機構,能解決就業難、手續繁瑣的難題。2016年底,國內首家來華留學人才專業委員會在北京成立,由北京環球英才交流促進會聯合國內有關高校、國際學校等發起成立,就是希望能做好留學生的服務工作。
早在2015年,上海已經先行先試,允許在上海取得碩士學位的留學生直接在上海自貿區和張江高新科技產業園就業,而今這一政策終于在全國推行。
新政策的適用范圍為:在中國境內高校就讀的外籍畢業生需碩士以上學歷,境外的外籍畢業生則需畢業于知名高校,且都要求畢業1年以內。符合條件的外籍畢業生可獲得國家外國專家局簽發的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并辦理工作簽證(Z簽證),入境后辦理外國人就業證。而且根據《通知》,給外國留學生發放的就業證最初的有效期為1年。
最近兩年,我國不斷加大吸引和留置優秀外國留學生力度,面向全球吸引優秀青年來華留學,放寬外國留學生在華工作限制,逐步完善留學生實習居留、工作居留和創新創業獎勵制度。相信會有更多的外國留學生搭上“中國列車”。

2015年4月,黑龍江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留學生專場招聘會在哈爾濱舉行,來自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韓國、日本等十余個國家的200余名留學生參會應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