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嵬陳佳鵬
(1.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文法與管理學院,北京市石景山區,100042; 2.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北京市海淀區,100048)
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中經營者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李冬嵬1陳佳鵬2
(1.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文法與管理學院,北京市石景山區,100042; 2.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北京市海淀區,100048)
從對轉型升級和經營者業績評價研究入手,系統研究了經營者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理論。基于轉型升級發展政策,結合我國煤炭企業生產特征,從經濟責任、環境責任、社會責任和經營者職業素養四個方面構建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中經營者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為轉型升級發展中煤炭企業經營者績效考評創造了前提條件。
轉型升級 經營者 業績評價 煤炭企業
煤炭企業轉型升級,要求煤炭企業從低附加值產業向高附加值產業升級,從高耗能、高污染生產方式轉向低能耗、低污染生產方式升級,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升級。
在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背景下,煤炭的能源基礎地位受到巨大挑戰。與此同時,“十三五”是推動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期,積極應對煤炭產業下行壓力,堅持提質增效,增強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推動煤炭生產革命、消費革命、技術革命和體制變革,推進煤炭產業轉型升級,已經成為煤炭產業“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任務。
在新的經濟形勢和要求下,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為主要經營目標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相應的,對于企業經營者業績評價不能再以經濟績效和擴大產能作為評價的關鍵因素。新的經濟環境下,構建與之相對應的企業經營者業績評價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1.1 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理論研究
當前的價值經濟要求煤炭企業不再以增產降本提效和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經營目標,而是轉向了通過技術優勢和創新優勢來實現價值增值,新的國家政策和經濟環境對企業經營者業績評價提出了新的要求。轉型升級中的煤炭企業經營者業績評價指標體系,基于平衡計分卡和經濟增加值理論等綜合業績評價系統理論,結合國家對煤炭產業轉型升級經濟政策的要求和我國煤炭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吸收利益相關者理論、企業社會責任等理論的研究成果,使得設計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更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1.2 業績評價指標體系影響因素分析
1.2.1 國內外產業轉型升級方式研究綜述
通過文獻研究可知,國外研究者大多提出通過產業升級、發展新能源、技術革新等方式來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國內學者主要從觀念、結構、科技、管理、消費方式創新、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科技創新、消費過程優化及政策法規支持、提高能源效率、發展可再生能源、發展循環經濟等系統角度提出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1.2.2 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影響因素分析
通過對轉型升級國內外文獻研究可知,現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從企業外部影響因素進行了界定。我國煤炭企業要實現轉型升級跨越、創新發展,既要有宏觀政策上的保障和支持,更重要的是從企業內部挖掘能動力。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影響因素的確定,既要吸收借鑒國內外研究成果,又要結合我國煤炭企業實際。
具體來說,我國煤炭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影響因素應該包括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方面。本文認為,外部影響因素應該包括國際國內環境、政府政策法規、轉型升級技術創新體系和轉型升級管理制度創新。內部影響因素包括轉型升級目標、轉型升級考核激勵、轉型升級戰略規劃、技術研發及應用、轉型升級生產過程、轉型升級管理革新、企業經營者等因素。
1.2.3 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主要影響因素確定
基于解釋結構模型法,結合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政策指導,對影響煤炭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確定影響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業績評價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內容。
(1)轉型升級目標A1;
(2)轉型升級考核激勵A2;
(3)轉型升級戰略規劃A3;
(4)轉型升級技術研發A4;
(5)轉型升級生產A5;
(6)轉型升級管理革新A6;
(7)企業經營者A7;
(8)轉型升級政策法規A8;
(9)轉型升級需求A9;
(10)轉型升級管理制度創新A10;
(11)轉型升級技術創新A11;
(12)轉型升級環境A12。
這12個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如表1所示。

表1 轉型升級影響要素間的關系矩陣
表1中的“1”表示正相關關系,也就是下層因素對上層因素具有促進作用。對表1進行簡化,形成矩陣M,如表2所示。
根據矩陣M,建立相應的結構模型,如圖1所示。
由結構模型分析可以看出,轉型升級績效和轉型升級目標的實現受多種因素影響。國內外經濟環境是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的基礎;轉型升級政策法規、轉型升級需求、轉型升級管理制度創新、轉型升級技術創新是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的外部因素;轉型升級戰略規劃、轉型升級技術研發、轉型升級生產、轉型升級管理革新、轉型升級考核激勵和企業經營者是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的直接內部因素。

表2 可達矩陣M

圖1 結構模型
將轉型發展影響因素代入結構模型,即可得出解釋結構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煤炭企業轉型升級影響要素及其相互關系之解釋模型
由解釋結構模型可以看出,影響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主要因素是經營者和轉型升級相關的政策法規。其中,政府政策法規是社會層面的主要因素,經營者既是企業層面的主要因素,又是轉型升級發展過程中社會層面與企業層面的關鍵樞紐,是整個企業實現轉型發展和創新發展的關鍵因素。
1.3 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思路
基于系統分析理論,經營者業績評價體系構建首先應該是在設立業績評價總目標的基礎上,將總目標分解成各子系統子目標;其次,分析子目標中的主要影響因素;最后,從主要影響因素中分析得出主要評價指標。為了驗證評價指標的有效性,可以對調研數據應用定量分析方法進行評價指標的實證分析,如圖3所示。

圖3 業績評價體系構建程序圖
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時期,企業在運營過程中,除了關注企業產生的經濟績效,更要關注產生的環境責任、社會績效。目前,國內外學者對于企業經營者經濟績效評價研究的較多,少有對環境績效和社會績效評價的關注,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對企業經營者業績評價的全面、系統、公正性。出于對轉型升級政策以及政府法律法規的遵從,本文的業績評價體系依托于平衡計分卡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環境會計、社會責任理論等理論體系,從經濟責任、環境責任、社會責任和經營者職業素養四方面,研究分析轉型升級發展中煤炭企業經營者業績評價指標體系。
2.1 經濟責任指標體系
經濟責任評價子系統的構建是基于平衡計分卡和經濟增加值理論,將影響企業經濟功能實現的主要因素分解在財務方面、客戶方面、內部流程方面、創新與學習方面,形成經濟責任方向業績評價子系統。
2.1.1 財務方面評價指標構成分析
根據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思路和構建程序的分析,財務方面評價子目標就是要提高企業價值創造力和資產獲利性。對大多數企業來說,主要通過增收入、降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高資本運營回報率、降低風險來取得更好的財務業績,煤炭企業也不例外。本文重點研究轉型升級發展中經營者業績評價指標,剔除傳統產業發展中和轉型升級發展不相關的財務指標,將財務方面細分為價值創造、獲利能力、資本使用效率、資本結構合理性和發展能力五個層面的主要因素,再從主要因素中選出相應的主要評價指標,見表3。

表3 財務方面業績評價指標
2.1.2 客戶方面評價指標構成分析
客戶方面的子目標是以市場目標、顧客目標以及財務子目標為導向。這就要求企業的經營應當關注于是否滿足核心顧客的需求,以客戶滿意度為目標,因此,客戶方面的子目標就是客戶滿意度。
煤炭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我國煤炭消費需求主要有工業消費需求和生活消費需求兩方面。據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電力行業對煤炭資源的消費占全國煤炭消費總量的51%,建材行業占13.5%,冶金行業占9%,化工行業占9%,這四個行業對煤炭資源的消費量約占全國煤炭消費總量的80%。由此可見,電力、建材、冶金和化工是我國煤炭消費比較集中的四大行業。煤炭企業通常采用批量訂貨的方式,需求客戶相對穩定。
基于平衡計分卡理論,將企業的戰略分解到客戶方面,又由于煤炭行業客戶群的特殊性,本文將客戶方面的子目標分解為市場地位和客戶關系兩個主要影響因素,再從這兩個主要因素中選出相應的主要業績評價指標,見表4。

表4 客戶方面業績評價指標
2.1.3 內部流程方面評價指標構成分析
傳統企業內部流程包括生產經營過程和售后服務過程兩部分。在轉型升級發展中,煤炭企業應以安全、高效、清潔、低耗為目標來設計業務流程。根據煤炭企業生產過程實際,將業務流程層面評價指標分為創新發展、安全高效、產品深加工三個部分,見表5。
2.1.4 學習與成長方面評價指標構成分析
根據平衡計分卡理論所述,人員、信息系統和企業流程決定了企業的學習與成長能力。財務、客戶和內部經營目標揭示出人員、信息系統和企業流程的現有能力與長期發展所需能力之間的差距,為了縮小這些差距,企業必須加大員工培訓與學習的投資,以幫助他們更新觀念獲取新的技能。同時,要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及各個層面子目標就必須提高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培育先進的企業文化。因此,本文將學習與成長方面的目標進一步分解為員工、企業文化和信息化三方面主要因素,再對每個主要因素選出相應的主要業績評價指標,見表6。

表5 內部流程方面業績評價指標

表6 學習與成長方面業績評價指標
2.2 環境責任指標體系
根據國家轉型升級和節能減排的政策,環境責任評價成為對經營者業績進行考核的重要指標。
在環境責任評價時,應選擇具有代表性和相關性的指標。目前,聯合國國際會計和報告標準(UNCTCIS)認為,企業環境績效評價主要集中在水資源耗用、能源耗用、全球氣候變暖影響、臭氧損耗量和廢棄物五個方面。
煤炭企業要實現轉型升級發展,首先需要在清潔能源和節能減排技術上下工夫,走集約化、清潔化發展之路,其次需要實施綠色開采、綠色轉化、綠色利用的“綠色循環”技術,實現高耗能向低耗能轉型。參照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煤炭產業政策》、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印發的《關于推進煤炭行業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的指導意見》,結合煤炭企業實際,從源頭投入、末端排放、環境治理和關聯管理四個方面構建了環境績效的評價指標體系,見表7。

表7 環境責任方面業績評價指標
2.3 社會責任指標體系
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和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社會責任包括廣義和狹義兩方面。廣義的社會責任包括環境責任以及經濟責任;狹義的社會責任僅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和效果。本文基于狹義的社會責任評價口徑,結合煤炭企業實際特點,從勞動就業和社會影響兩個方面設置社會責任業績評價指標體系,見表8。

表8 社會責任方面業績評價指標
2.4 經營者職業素養指標體系
經營者職業素養是指經營者完成一定經濟活動與任務所具備的職業信念、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行為習慣。基于舒爾茨的人力資本理論,經營者對于企業價值的高低體現在該經營者知識的多寡、能力的高低和體能的強弱。所以,經營者的職業素養應該包括心理素質和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又包括智能因素、道德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健康因素等。智能因素包括智力和能力,能力能夠反映智力的高低。所以,能力是決定經營者職業素養的主要因素。道德因素包括政治素養、思想素養和道德素養等。文化因素主要反映經營者知識深度廣度和社會經驗。其中,知識對經營者能力的發揮起到關鍵作用。根據以上分析,經營者職業素養評價指標體系應包括能力、品德和知識三個主要因素,見表9。

表9 經營者職業素養方面業績評價指標
產業轉型升級政策對煤炭企業的發展方向提出新的挑戰。針對轉型升級政策,結合煤炭企業實際,對經營者業績評價進行系統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轉型升級發展中,煤炭企業經營者業績評價關鍵影響因素,給出經營者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思路。然后從平衡計分卡理論、低碳理論、生態理論、環境會計、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入手,深入探討轉型升級發展中煤炭企業經營者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最后,從經濟責任、環境責任、社會責任、經營者職業素養四方面構建了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中經營者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為轉型升級發展中煤炭企業經營者績效考評創造了前提條件。
[1] 林伯強.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08)[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
[2] 林愛梅,謝梅,黃國良.煤炭企業政策法規風險預警指標及標準研究[J].中國煤炭,2013(2)
[3] 辜勝阻,吳永斌,劉偉.“十三五”時期煤炭產業轉型升級的思考[J].學習與探索,2015(7)
[4] 李冬嵬.煤炭企業市場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研究[J].煤炭工程,2012(10)
Study on index system of evaluating performance of operators in upgrading of coal industry
Li Dongwei1,Chen Jiapeng2
(1.College of Grammar and Management,Beijing Polytechnic College,Shijingshan,Beijing 100042,China; 2.China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rporation,Haidian,Beijing 100048,China)
This paper started from the 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operators,studied the construction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systematically.Based on the upgrading development policies,combined with China's coal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of operators,constructed the index system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coal enterprises,created a prerequisit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oal enterpri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upgrade,operators,performance evaluation,coal enterprise
TD-9
A
李冬嵬(1979-),女,河北邯鄲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高級會計師。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研究領域為管理科學與工程。
(責任編輯 宋瀟瀟)
兗礦集團營盤豪煤礦主井井塔入選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紀錄
李冬嵬,陳佳鵬.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中經營者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煤炭,2017,43(1): 24-29. Li Dongwei,Chen Jiapeng.Study on index system of evaluating performance of operators in upgrading of coal industry[J].China Coal,2017,43(1):24-29.
近日,中煤建安公司施工的兗礦集團營盤壕煤礦主井井塔以最高蒙古特色建筑入選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紀錄。該主井井塔平面尺寸25 m×30 m,共13層,建筑體積69000 m3,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形式,上部為氣膜穹頂鋼筋混凝土蒙古包型結構,下部采用鋼筋混凝土八角形結構,頂部為蒙古帽帽尖的象形裝飾,最高點距地面108 m,建筑風格體現蒙元文化特點,該主井井塔也成為烏審旗“工業旅游”中的一道靚麗風景。這是該公司首次將氣膜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這項新技術應用在百米主井井塔之上,為氣膜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技術從煤炭行業進軍煤電、糧儲甚至民建施工領域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