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昊蘇
此次在鄭州舉行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暨李德生同志誕辰100周年書畫巡展的開幕式,我和許多革命后代受到熱情的邀請,前來與會和觀展,我們共同表達弘揚革命傳統的堅定決心,向我黨我軍的杰出領導人李德生同志致敬!我們的共同心聲,就是要學習李德生同志,學習眾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學習在偉大的長征中患難成長的英雄們的崇高風范和革命精神。在黨的領導下,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把我們的前輩所開創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為了完成習近平總書記所指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我們的全部力量。我謹代表來自全國各地的革命后代,兄弟姐妹們發言,向到場的老紅軍戰士、各位領導、各位同志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長征是偉大的戰略轉移,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長征的勝利為新中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長征顯示了中國人民、中國人民軍隊和中國人民具有不可戰勝的偉大力量。
講到長征,這里我想特別提到就是紅軍長征之后留在南方革命根據地堅持斗爭的紅軍游擊隊和蘇區人民,中央紅軍離開蘇區的時候,我的父親陳毅因為腿部受傷不能夠行走,被中央留在蘇區堅持游擊戰爭,當時留在蘇區的紅軍領導人還有項英同志、粟裕同志、鄧子恢同志、譚震林同志等等,他們是在絕地反擊中堅持頑強斗爭,保存了蘇區部分革命陣地和革命力量,后來在抗日戰爭開始的時候,這些紅軍游擊隊被改編成為新四軍,后來進入華中敵后,成為我黨在抗日戰爭中的又一支主力部隊。新四軍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華中人民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長征北上主力紅軍改編成的八路軍的支援和配合,像劉少奇同志、黃克誠同志、徐海東同志、張云逸同志、彭雪楓同志、李先念同志、羅炳輝同志都參加過長征,以后又從八路軍轉為新四軍,他們共同和葉挺同志、項英同志等把由紅軍游擊隊發展起來的新四軍打造成為抗日戰場的主力部隊,又成為華東戰場、中原戰場贏得解放戰爭勝利的英雄部隊,長征為新四軍部隊的成長壯大給予了不可磨滅的思想上和物質上的偉大力量。
歷史上,有了二萬五千里長征以后,一切克服艱難困苦,在黑暗中奮斗苦苦追尋的偉大的革命斗爭,都可以比喻為新的長征,只有長征的精神才能支撐這些偉大的革命斗爭走向勝利。
我們現在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就是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走好新的長征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開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的長征。這是按照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相信,這將是二十一世紀國際化背景下新的偉大長征,這比起八十年前的紅軍長征將更加艱巨、更加漫長,更加壯麗、更加輝煌。
這是我們黨在新中國成立以后領導中國人民所進行的一系列新長征的繼續,它所開辟新的征程,在世界上創造新的波瀾壯闊的偉大歷史進步,將把中華民族推向新的前所未有的光榮高峰,這是我們這些紅軍后代引以為傲的光榮事業,我們將因此而有機會像我們的前輩一樣投身遠征、贏得光榮。
今天的活動有一個重要的主題,是紀念李德生同志誕辰一百周年。我也要在此特別向這位黨和軍隊的重要領導人表達敬意!李德生同志是中原大地成長起來的英雄將領,在革命戰爭年代為人民解放事業創建了功勛,他參加過長征,經歷過八年抗戰戰火洗禮,還有后來解放戰爭中中原逐鹿的關鍵作戰。長征是我們黨由危機轉為成功的關鍵,中原逐鹿是新中國奠基的關鍵。解放以后李德生同志為我軍革命化、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后來在文化大革命的關鍵時刻,他脫穎而出成為黨和軍隊的重要領導人,為穩定軍隊,為結束黨的歷史上那個不堪回首的劫難時期,做出過貢獻。他在鄧小平、葉劍英、陳云、李先念、胡耀邦等同志的領導下,為開辟我們黨歷史上又一個高歌進取的輝煌年代創建過功勛。
李德生同志一生經歷過許許多多的斗爭,其中三個關鍵階段:也就是在上述長征、中原逐鹿和后來的撥亂反正、改革開放階段中做出的貢獻,我們革命后代永遠感念、不能忘懷,所以在這里,我們要向李德生同志致以誠摯的緬懷,向李和平兄弟姐妹表示親切的慰問!最后,我想以一首詩紀念李德生誕辰一百周年:
初心不改為人民,
跨越千山萬水身。
黨政軍群皆用力,
傳承鼎革盡樹勛。
艱難歷盡般般勇,
進取隨時處處春。
后輩誓圓中國夢,
長征再啟壯軍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