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玲

【中圖分類號】R4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1-0-01
胎兒生長情況的檢查對減少我國先天性殘疾兒童的數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B超檢查是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檢查方式。B超檢查具有安全高效,操作簡單、對被檢查者及其腹中胎兒不會造成傷害,檢查所需費用低等優勢,在孕期胎兒的檢查中應用十分廣泛[1]。作為一種高效的診斷方式,B超檢查對于更加準確判斷胎兒畸形,減少漏診率有著重要的意義。為研究B超診斷孕期胎兒畸形的臨床應用價值,選取我院收治的1220例孕期婦女進行B超檢查,對檢查結果進行統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3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B超檢查的孕期婦女1220例,年齡20-36歲,平均26.9±1.8歲。這些產婦中初產婦788例,經產婦432例。孕周12-19周222例,20-27周398例,28-36周369例,37-40周231例。由于B超檢查時發出的超聲波會對胎兒產生一定影響,所以孕周小于12周的產婦不可作為實驗對象,以免影響到胎兒的生長。
1.2 方法。本次試驗中所用的B超監測儀為麥迪遜公司生產的SA-8000 Live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3.5-5.0MHz,檢測時,孕婦平躺于檢測床上,檢測探頭從胎兒頭部開始檢查,一直到羊水和胎盤部位,觀察胎兒各個身體器官的生長是否處于正常狀態,若發現任何可疑的情況則需要對該部位重新進行仔細檢查,從多個角度反復觀察該部位的發育情況,最后通過主治醫師的準確分析判斷胎兒是否出現發育畸形的情況。
1.3 療效判斷標準。以胎兒是否出現唇裂、肢短、無腦兒、腦積水、先天性心臟病和開放性脊柱裂為判斷胎兒是否畸形的標準。
1.4 統計學方法。數據分析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共檢出58例,檢出率為4.75%,其中孕周12-19周9例,孕周20-27周26例,孕周28-36周14例,孕周37-40周8例,無漏診病例,孕周20-27周檢出率明顯高于其他孕周時期(P<0.05),具體數據見表1。58例畸形胎兒中,唇裂27例,肢短11例,無腦兒3例,腦積水6例,先天性心臟病7例,開放性脊柱裂4例,這58例孕婦均在溝通協商后停止妊娠,引產后的檢查結果與B超診斷相符。
3結論
目前臨床診斷技術的發展越來越成熟,出現了更多先進化的診斷方式。對孕期胎兒的檢查中穿刺絨毛活檢是一種常用的方式,這種進入胎兒血管或羊膜中進行穿刺取樣檢查是利用遺傳學的手段對胎兒的細胞進行檢查,一般來說檢查結果具有較高的可靠性,但同時也存在著對孕婦及胎兒身體健康造成重大影響的問題[2]。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的B超檢查技術也越來越廣泛的運用到胎兒畸形診斷中去,通過B超的影像學分析可以分析胎兒在當前階段器官的發育和各個肢體部位的生長情況,對于判斷胎兒是否出現畸形有著較好的參考價值。本次試驗中
胎兒在不同時期的生長特點和器官發育情況是不盡相同的,故在進行B超檢測的時候需要考慮到這些不同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觀察分析。如在孕周小于12周時,胎兒的形體較小,各個生理器官都還未完全分化,若是在該階段進行B超檢查,會受到多種因素干擾,造成檢測結果的不準確,同時還會有影響胎兒發育的威脅,所以一般孕周小于12周不推薦產婦進行B超檢查[3]。12-18周,胎兒的頭顱骨基本分化完成,此時通過B超可以觀察到胎兒是否有腦積水、無腦兒等癥狀。20-36周母體中羊水已經十分充足,胎兒的活動幅度與時間也變大,這有助于檢測的準確性,提高檢出率,通過多方位的檢測B超獲得的影像資料已經能夠充分反映出胎兒在此階段的生長發育狀況[4]。28周后,胎兒的生長速度明顯加快,體積較之前有了顯著的增加,通過B超檢測可發現胎兒的生理器官是否存在問題,但這一時期胎兒畸形的問題并不能很明顯的被觀察到,漏診的概率較前一孕周增大,在孕后期需要再次檢查確診。在37周后的復檢主要是為了確定胎兒是否出現畸形。在胎兒早期若確診為有畸形的需要與產婦及其家人協商進行引產手術,以防后期對其造成嚴重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傷害。本次實驗中,孕周20-27周的產婦胎兒畸形的檢出率顯著高于其他組(P<0.05),同時58例胎兒畸形的孕婦均在溝通協商后停止妊娠,引產后的檢查結果與B超診斷相符,說明了B超檢查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戴青里. B超檢測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在早孕期篩查胎兒畸形的應用[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4, 24(25):84-86.
[2]楊建軍, 姜紅芳, 耿書軍,等. 中孕期彩超篩查單純性單臍動脈胎兒對胎兒畸形的診斷價值[J]. 中國綜合臨床, 2016, 32(5):404-407.
[3]張少丹, 陳薇. MRI與常規超聲診斷胎兒常見畸形的隨機多中心對比分析[J].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5, ;13(9):113-115.
[4]王美紅, 黃安茜.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單臍動脈合并胎兒先天性結構畸形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4, 24(1):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