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香
摘要:中學時代。思想政治課程貫穿始終,其教學中存在問題較多,往往局限于知識點的死記硬背,而未體現出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實質,學生對其更是敬而遠之。為此本文將討論法教學模式引入到中學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嘗試改變現有中學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模式,為今后相關研究作參考。
關鍵詞:討論法:中學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嘗試
中學階段是學生思想形成的重要階段,特別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未經正確引導,學生思想特別容易出現偏差,可能成為今后實施犯罪的誘因,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理論結合實踐的課程,對學生思想理念的形成非常重要,然因為教學方法不得到,導致學生對其誤解頗深,學生僅僅學到了知識點,而難以體會其實質,對其思想觀念的形成幾乎沒有任何幫助,所以改變這種現狀迫在眉睫。
一、討論法概述
討論法是一種既傳統又現代的教學方法,是一種教育思想理念與學習方法的體現。傳統教學中,教師教學時往往按照學生座位自動分組要求學生就某一話題進行討論,這種應用討論法的方式雖然對教學起到一定促進作用,但效果僅停留于表面,最終仍以教師為主實施被動教學,從長遠來看,不利于教與學效果發展。大量相關研究與實踐證明,討論法能夠以一種全新的方式應用于教學中,通過教師合理安排,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潛在能力,轉變學習方式和固有思維方式,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實現以人為本、開放、合作的教學模式。討論法常出現在問題教學、分層教學、合作教學等形式課堂教學中,其伴隨著新課程改革而不斷加深。在中學教育中,雖教師觀念已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但對討論法如何運用,在課堂上有效實施仍感覺困難重重,許多教師認為在大班授課前提下,實施討論法教學,往往不盡如人意,只能是課堂點綴而已,且會影響正常教學進度。如何將討論法應用于中學課堂教學中已成為重要研究課題。
二、中學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現狀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貫穿中小學、大學課程,特別是中學階段思想政治教育更為重要,因為這一階段屬于學生思想、自我意識及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然我國現階段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不容樂觀,學生重視力度不夠,思想政治教育出現諸多問題。首要問題是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目標模糊,教師沒有體會到該門課程的實質教學目的,僅僅把它當成一種知識灌輸,往往強調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忽視學生思想、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相關方面的引導教育,學生無法體會思想政治課程的樂趣,更不易形成良好的政治思維,普遍對政治存在偏見。其次是課堂教學模式較為死板,大多數學生很難對其產生興趣,只知道背誦教師所畫的重點,課堂幾乎沒有互動,往往只是一問一答,課堂氣氛較為死沉,理論知識壓得學生透不過起來。再者是課堂上教授的理論知識過于抽象,難以理論聯系實際,學生學習思想政治僅局限在對知識點的記憶,并未真正理解。且思想政治講解偏向于理論化,學生普遍覺得其較為難懂、很高深,教師授課未理論聯系結合實際案例講解。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多媒體濫用現象嚴重,現今許多老師過分依賴多媒體,認為這樣課堂會比較有趣,但忽略了多媒體的弊端,可能過分分散學生注意力,影響課程教學進度,減低學習效率。
三、討論法在中學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嘗試
1、以“學生為中心”實施民主教學。教師將討論法運用到中學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采納學生合理化意見,將教學轉變成一次平等對話,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敢于思辨,敢于將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與教師、學生共同商討、爭論、辯解。通過反復討論及思想理念的相互交融,實現教學相長,不拘泥于傳統師長制,教師作為引導者,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民主氛圍,學會傾聽他人觀點,發表表達個人見解,在思想盛宴中體驗酣暢淋漓的文化思辨、思想共鳴,在說服別人過程中或者在被別人說服過程中獲取知識。
2、以“學生為中心”實施分組教學。討論法教學應該是一種開放教學思想的體現,因此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分組教學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開放教學,學生組建自發學習小組,針對某一問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獲得實際體驗。中學思想政治課需要理論聯系實際,所以讓學生充分了解理論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表現方式至關重要,學習小組通過調查收集資料,在通過組內討論、組間探討、師生思辨等形式,可有效幫助學生獲得相應知識點的同時,了解到思想政治課程的實質。另外,在分組學習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展現自己的優勢方面,樹立自信,找到自己的不足,同伴問相互學習,增進友誼的同時,促進學習主動性、積極性。
3、以“學生為中心”實施創新教學。在中學思想政治課堂上運用討論法,可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創新教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質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其實是一種思想教育,傳統教育往往壓制學生對教學的參與,這樣不僅不利于知識掌握,對學生思維方式形成更是沒有太多益處。教師確立明確教學目標后,在課堂上提出某一話題,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展開內部討論,在進行組與組討論,最后個人發表見解,在說服與被說服過程中,學生會集中精神積極思想這一話題,學會從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中,有利于學生將某些觀點推陳出新,或是從另一角度解讀某一觀點,不僅實現知識共享,還可產生共鳴,進而引發新的探究問題或未來研究方向等,使得學生理解某些東西不是一成不變的,任何領域都需要創新,都需要融入新鮮血液。
四、結語
中學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影響學生政治思想的形成,包括人生觀、世界觀及自我價值實現價值等,僅僅將其當作一門普通課程或知識點是不對的,可以說,其本質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較強的課程,絕不是單單的幾行文字,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應該是“活”的,未來需要的是思想開明、不拘泥于當前、有擔當、有責任感的創新型人才。進一步探究討論法在中學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是一個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