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明


3D打印技術和產業是引領制造業未來創新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帶動工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意義重大。近年來,在陜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陜西3D打印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實現了“雙豐收”。
一、3D打印技術創新取得新突破
在生物打印領域,西安交通大學開展的3D打印個性化人工假體制造研究與應用獲得標志性進展,科研成果《個性化顱頷面骨替代物設計制造技術及應用》通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初評。西北工業大學研發的常溫直接成形生物陶瓷術前診斷模型、全骨支架模型等已經在北醫三院、第四軍醫大學臨床應用。
在非金屬打印領域,西安交通大學創新陶瓷材料3D打印成形工藝,實現了大型燃氣輪機空心渦輪葉片等復雜結構陶瓷零件的快速制造;開發了高溫熔絲成形3D打印設備,可以有效打印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尼龍、聚醚醚酮等耐高溫材料制品;研發了大尺寸的燒結成形工藝及樣機,可以形成多種非金屬材料粉末燒結設備。
在金屬打印領域,西北工業大學研制出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個性化金屬液滴微噴頭、壓電脈沖微噴頭及5軸聯動金屬微滴打印設備,實現了碳納米管漿料微滴的按需打印、直徑小于0.1mm的鋁均勻微滴可控噴射與打印,可快速制備超級微電容器、微電源、碳納米管晶體管以及微小復雜波導件、散熱件、嵌入式智能器件。西安光機所突破了可變焦的3D打印熔覆頭關鍵技術,研制出可用于成形中小型鈦(鋼)合金零件的同軸送粉式金屬3D打印機,可使打印效率提高3—5倍。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成功開發了國內首臺商業化的粉床電子束3D打印設備和新一代等離子旋轉電極霧化制粉設備。
二、3D打印產業化態勢喜人
一是龍頭企業發展迅猛。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西安鉑力特激光成形技術有限公司擁有相關發明專利達到35項,銷售收入已達1.02億元,全年銷售收入預期可達1.5億元、利潤3000多萬元,同比增長552%,成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實力最雄厚的金屬增材制造綜合服務商,并一舉奪得第三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先進制造行業總決賽冠軍。陜西恒通智能機器有限公司進入渭南高新區開展產業化生產,實現了3種機型的研發與上市,實現銷售收入6000多萬元。
二是產業基地建設進展順利。渭南高新區建成了全國第一家占地460畝的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全國第一個2.3萬平米的3D打印創新創業孵化器、全國第一只總規模2.5億元的3D打印創投基金,吸引了省內外20多家相關企業和項目入駐,3D打印產業化推進格局初步形成。西安高新區規劃占地1000畝的3D打印產業園加快建設,園區主要路網的水、電、氣、道路施工已完成過半,首批700畝產業用地已逐步到位,一期2萬平米的孵化器、4.6萬平米的標準工業中試廠房已具備開工條件,已吸引10多個企業和項目入駐。
三、全力推進3D打印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一是組建了陜西省3D打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制定完善了我省3D打印技術產業化推進工作方案,推動我省3D打印創新鏈、產業鏈和服務鏈的構建和發展;二是設立“增材制造(3D打印)產業關鍵技術研發與平臺建設”、溜南市增材制造(3D打印)產業重大科技專項,投入經費1400多萬元,并爭取國家863計劃、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等項目資助近3000萬元,組織我省優勢單位聯合攻關。三是協調中信銀行、招商銀行等四家商業銀行向聯盟貸款授信20億元,加大對3D打印產業的金融支持。四是成功爭取科技部其建渭南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為加快我省3D打印產業發展提供了支撐和保障。下一步,省科技廳還將通過啟動實施3D打印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專項、建設3D打印產業化中試基地等措施,進一步加快我省3D打印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