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潔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發展,一些管理制度出現明顯的不適應性和滯后性,對原來的管理制度進行變革勢在必行。近些年來,我國高等院校無論是在發展規模上還是發展數量上都有了明顯的提升,其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斷突顯出來,原來的高校會計制度已經不再適應當前高校的發展需求。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我國政府部門頒發了新的高校會計制度,以便更好地指導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本文從新高校會計制度內容出發,分析了其對高校財務工作的具體影響,并且提出了幾點建議以便更好地適應新高校財務會計制度。
關鍵詞:新高校會計制度;財務管理;影響;建議
中圖分類號: F25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2-51-2
0 引言
為了規范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保護高校財產安全,我國頒發了針對高校的會計制度,并且為了更好地指導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適應高校發展情況,我國于2013年對原有的高校會計制度進行了修訂和完善,以便及時解決高校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新高校會計制度是高校財務工作開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它在高校財務工作中的推行,必將對原有的財務管理體系、內容等產生重要影響,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新高校會計制度,必須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創新,切實發揮財務管理工作的效能。
1 新高校會計制度內容概述
近些年來,我國高等院校發展迅速,其財務工作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原來的高校會計制度無法有效指導高校的實際財務工作,因此,相關的政府部門對原來的高校會計制度進行了修正,針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內容可概述為以下幾點:一是做好高校財務預算工作,保證財務預算的準確性、科學性;二是提高高校財務編制的科學性、全面性,在財務報表中準確反映高校的財務情況;三是擴大高校資金來源,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四是構件全面、科學的財務評價機制,保證財務核算的準確性、科學性;五是建立科學、全面的評估機制,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透明性;六是重視高校資產配置情況,實現高校資產效益的最大化;七是構建完善的財務監督體系,有效規避財務風險。這些內容都對高校財務工作的開展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適應了當前高校發展。但是,當前各大高校都處于新舊高校會計制度的過渡時期,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因此各大高校要采取措施,以適應新會計制度要求,加快新會計制制度的落實力度。
2 新高校會計制度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
2.1 擴寬了高校籌資渠道
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由精英式教育模式轉變為大眾教育,教育覆蓋面急劇增加。我國高校的規模以及承載能力都得到顯著的發展,與此同時,對資金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許多不同的管理方法被應用到高校的財務管理中,也產生了更加多樣化的融資方式,但不同融資方式在成本和風險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高校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迫切需要我國改變高校會計制度,以跟上高校發展的步伐,進而促進高校發展。原有的會計制度下,高校主要通過向銀行貸款的方式籌集資金,以獲得辦學經費,建設基礎教育教學設施,高等學校債務逐年增加,若對投資項目、還貸計劃以及償債能力不經過充分的論證,則金融風險急劇上升,一旦創收能力與償債能力不足,往往造成到期不能償還債務,給學校留下沉重的債務負擔。新的會計制度增加了“收入”和“結余”等科目內容,使資本結構更加直觀、清晰,易于管理。同時,預算外資金結余以及其他資金結余的明細賬目分開設立,“收”“支”、“存”管理更加全面規范[1]。
2.2 改善了高校的成本核算與收支管理
一是新高校會計制度對高校的收支情況進行了明確的分類,這是以往會計制度中所沒有的內容,細化高效成本支出有利于保證成本核算項目的全面性,更加真實地反映高校實際收支情況,目前高校成本支出可簡單的劃分為七類[2]。同時由于高校資金籌集渠道以及成本支出項目得不斷擴大,高校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斷突顯。新高校會計制度為了更好地反映高校收支結構,增設了許多新的管理科目,例如“累計折舊”、“待處理資產損益”與“累計攤銷”等。
二是構建完善的責任管理體系,提高成本核算工作的執行力。新高校會計制度對高校成本核算工作進行了明確的規定,通過收付實現制保證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可靠性。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高校成本核算內容不斷增多,一些成本核算內容無法利用收付實現制跨期分攤成本,降低了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因此在高校成本核算過程中,不能單純地依靠收付實現制,還需要引入權責制,用于補充和完善成本核算。在高校成本核算過程中引入權責發生制,可以全面、可靠的反映高校的實際成本和收益情況,權責發生制是高校成本核算的重要基礎條件。例如在對高校固定資產進行管理的時候,仍然遵循一定的比例進行折舊計算,真實反映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
2.3 提高高校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
在高校財務管理中固定資產占據重要比例,但是原來的會計制度中并沒有明確規定這些資產的算法,財務報表中無法準確反應固定資產的價值,缺乏科學有效的折舊管理,也無法準確制定固定設備的維修預算,高校財務信息的真實性有待提高。為了消除上述問題,提高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新高校會計制度中增加了對高校固定資產折舊管理的內容,并且明確規定了折舊方法和年限,增設了累計折舊、累計攤銷以及待處理財產損益等科目。通過上述規定,有效提高了資產核算的準確性,使高校資產情況得以真實體現。
2.4 提高了會計制度的執行力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管理體制也發生了重大變革,尤其在公共財政管理方面。在改革的公共財政管理內容中,涉及許多高校財物管理工作,但是這些內容與原來的高校會計制度要求不符,使的高校財務管理的一些內容存在歧義,影響了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而新高校會計制度較大程度地適應了公共財政體制要求,例如新高校會計制度中增設了財政應返還額度,有效提升了高校資金的利用率,提高資金配置的科學性,增強了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同時,高校會計制度與公共財政體制相適應,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會計制度的執行力,促進新會計制度的發展。
3 新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建議
3.1 創新高校財務管理內容
我國新高校會計制度為了滿足高校發展,增設了一些新的財務科目和管理內容,高校要想適應新會計制度要求,必須對原來的財務管理內容進行創新。首先,創新籌資渠道。隨著高等院校的不斷發展,其籌資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革,不在單純地依靠政府撥款,而是多渠道籌資。為了適應這種發展形勢,促進高校長遠發展,必須對高校資金籌資管理方式進行創新;其次,為了提高高校的經濟效益,必須對高校的投資管理方式進行創新,保證投資的科學性、有效性,降低高校投資風險。
3.2 加強高校財務預算管理
為了適應新會計制度的要求,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必須轉變工作重心,加大對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可以有效控制高校運行成本,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因此在高校財務管理過程中,一定要重視財務預算工作。一方面,要遵循相關規定,選用科學、合理的預算編制方法,保障預算編制方案有效性;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財務預算執行體系,提高預算方案的執行力,并且配置完善的監督體系,保證財務預算工作順利開展。
3.3 加大對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力度
新高校會計制度對高校財務信息的真實性、透明度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為了滿足新高校會計制度的要求,提高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必須加大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力度,保證財務管理措施得以貫徹落實,充分發揮財務管理效能。同時,高校還要加大對財務管理工作的管控力度,提高資產配置的科學性、有效性,使高校資產效益得到最大化。
4 結語
綜上所述,新高校會計制度的實行有效解決了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問題,提高了高校財務管理水平,在促進高校長遠發展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新高校會計制度的實行,對高校的籌資渠道、成本核算、財務預算等內容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提高了高校資產管理水平以及高校資金的利用率,是高校長遠發展的物質保障。目前,新高校會計制度應用時間還比較短,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會計制度,使高校會計制度更好的指導高校財務管理工作。
參 考 文 獻
[1] 韓瑩瑩.新高校會計制度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探析[J].中國外資,2014(8):65-65.
[2] 羅水香.新高校會計制度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探析[J].財經界,2014(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