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英 程文潔
農村小學職初教師自主發展實踐策略研究
■谷 英 程文潔
面對學校規模迅速擴張,職初教師大量涌入,學生數量大、素質差的現狀,我們針對農村小學職初教師專業發展的諸多問題,樹立教師是學校發展核心生產力的觀念,喚醒自覺意識,激發職初教師自主發展動力;創設有利環境,營造職初教師自主發展氛圍;搭建實踐平臺,培養職初教師自主發展能力。形成了具有個性的農村小學職初教師自主發展實踐策略。
重慶市沙坪壩區康居西城小學是與重慶大學城建設配套而新建的一所地處城鄉結合部的大型公租房小學。在全校117名教師中,入職5年以內的職初教師占80%左右。迅猛擴張的新建學校,剛從師范大學畢業的新教師,來自公租房的城市“新市民”問題家庭(單親家庭、多子女家庭、貧困家庭等)的問題學生,學校、教師、學生三個辦學要素存在的突出問題,學校規模迅速擴張與職初教師教學實踐能力差之間尖銳矛盾交織在一起,給學校發展帶來嚴峻挑戰。尤其是職初教師專業成長問題成為學校內涵發展躲不開、甩不掉的瓶頸。
面對特殊的學校、特殊的教師隊伍、特殊的生源,我們直面問題與困難,樹立教師是學校發展核心生產力的觀念,從學校教師教育的實際出發,根據職初教師具體情況,喚醒教師自主發展意識,激發教師自主發展動力,創設教師自主發展環境,培養教師自主發展能力,形成了具有學校個性的職初教師自主發展實踐經驗。
職初教師都是新近從師范大學畢業的年輕教師,有著較為完備的專業理論知識,充滿激情和新鮮感,個人發展意識較強,對未來教育生涯充滿期待,可塑性大。我們抓住職初教師的個性特點,因勢利導,聚焦自主發展,在喚醒和激發上下功夫,增強發展動力。
職初教師來自不同地區、不同院校、不同專業。涌入同一所學校,隊伍龐大,期待各異,需要磨合。尤為突出的是,學校骨干教師與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數量較少,無力完成短時間通過外源式培訓達成職初教師適應小學教育的任務。唯一可行的路徑只能是內源式自主發展。我們充分尊重、信任職初教師,關心他們的工作與生活。盡量讓他們生活上舒心,工作上安心,學校就是大家庭,領導和職初教師是一家人,從而消除新學校新生活的陌生感,增強歸屬感。
學校領導及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與職初教師平等、真誠交流,幫助職初教師逐步建立職業認同感。從建校開始,學校每學期都會多次組織氛圍輕松的職初教師學術沙龍,針對教學工作、班級管理、家校溝通等不同主題開展交流;每周的全校教師會上,學校領導聯系教育教學情況及時表揚激勵職初教師中的先進典型;中層干部開展有針對性、有主題的交心、談心。通過簡單、易行、受益面大的交流、交心活動,走進了職初教師的內心深處,了解了他們的發展需求與困惑,讓他們對學校、對教育、對職業產生正確的價值認同。
公開課、邀請課、推門課等是職初教師實踐學習的重要機會,也能夠使他們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找到與有經驗教師之間的差距,在對比中激發責任感。新教師羅老師,在一次觀摩公開課后號啕大哭,令人費解。深究下去,原來是執教老師出色的專業素養給了她強烈的震撼。在對比中她發現了自己的不足,自加壓力。號啕大哭背后反映出強烈的自主發展愿望。除了本校課堂,學校還大力支持職初教師觀摩區內課堂教學,參加市級和全國教學觀摩活動。通過學習、對比、實踐,點燃追求卓越的激情,激發自主發展責任感。
美好的發展前景能為職初教師的自主發展提供有效的源動力。有目標的發展才不會迷失方向。來自身邊的典型榜樣總能給人以真實、有力的鼓舞。學校通過樹典型、立標桿,讓他們看到自主發展的光明前景。意識到“我也能”“我也可以”。學校邀請重慶市名師、學科帶頭人、學科教學專家與職初教師分享成長經歷,給他們呈現光明的職業前景,讓職初教師找到事業成功的努力方向。
喚醒職初教師的專業自覺,激發“我要發展”“我能發展”的意識,職初教師的自主發展就有了思想基礎和情感積淀。
學校是職初教師專業發展的搖籃,建立有助于職初教師自主發展的教育教學管理機制,營造自主發展的氛圍,是促進職初教師自主發展的重要條件。
職初教師自主發展需要制度創新和制度保障。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機制設立上充分考慮有利于鼓勵職初教師主動發展的積極因素,建立和完善促進職初教師自主發展的管理機制。如積分考核制度,通過階段性的量化評價與考核,讓職初教師們更為直觀地看到自己每一步的努力成果和發展不足,及時體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快樂。正面引導、正向激勵,增加了職初教師自主發展的正能量。學校依據教師積分考核情況,結合教師自身發展層級和發展定位,設計和實施職初教師的區級培訓學習,推薦職初教師參加市級或國家級培訓。設置專項培訓經費,為職初教師自主發展保駕護航。這樣的制度設計有力地促進了職初教師的自主發展。
自主發展需要教師的個體發奮努力,也需要構建自主發展氛圍和環境。文化建設一直是學校的重中之重,學校領導、骨干教師奉獻為先、以身作則,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職初教師在學校文化建設實踐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講敬業,講奉獻,形成追求卓越的發展氛圍。構建各個層級的學習型團隊,促進職初教師的合作學習,點燃學習熱情、養成自主學習習慣。教師之間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形成了良好的人文環境,營造起一種積極向上、互助互學、協力協同的自主發展氛圍。
自主發展不是盲目發展,更不是低俗的自由發展,而是基于價值規范和個性差異的有序發展。需要自主設計、自主實踐,也需要價值引領、專業指導、實踐鍛煉。必須聚焦教師核心素養,致力于在教育實踐中培養職初教師自主發展能力。
制定科學的教師職業規劃,有助于逐步踐行自身發展目標,實現自主發展。學校引導職初教師把握教師核心素養結構,對應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內容,在自主規劃基礎上,成立專業團隊,采用SWOT分析法幫助職初教師自主診斷、自主設計、自主完善職業規劃。確立適切的自主發展目標,選擇個性的自主發展路徑,采取切合實際的自主發展策略。做到了全校職初教師職業規劃全覆蓋,每一位職初教師都對自己的專業發展有思考、有主見、有目標、有路徑設計和實施辦法。
職初教師缺乏教育實踐經驗,提高教育教學實踐能力是關鍵。自主發展需要通過自主實踐反思來實現。簡明扼要的微反思,記錄教學點滴感悟;主題式反思,針對某一個問題展開深入思考;個案系列反思,跟進教學行為改進;撰寫章回體式反思,關注某一個學生的成長歷程;微視頻反思,記錄課堂教育教學的經典畫面;個人成長型反思,促進教師自我完善。開展豐富多彩的反思交流活動。每周1+4固定教研活動中設置“反思交流”環節。推進辦公室反思交流,師徒幫扶反思交流,雙周教師會微論壇反思交流,期末主題式反思交流。通過教研活動后的課后隨訪,年級組課堂客串,期末學生們意見反饋,促進職初教師認識自我,實現自主發展。
學校按照職初教師需求,開展了系列特色研修活動。
“一帶N”的師徒幫扶活動,堅持每周“三個一”,即:指導教師每周聽職初教師一節課、與職初教師談心一次、關注一個重點;堅持每期“三個一”,即:指導教師指導職初教師每學期研究一個專題、上一節質量較高的匯報課、撰寫一篇質量較高的評課稿。間周一次的“微論壇”活動幫助職初教師們學會研究、學會思考、學會展示,提升實踐能力?!?+4”主題式研修活動。各學科的教研組每學期確立一個大主題,并根據大主題每學月分設一個小主題,每周的教研活動均圍繞小主題展開,教研組老師輪換主持,分四個環節:備課議課、反思交流、好文分享、問題探討;針對教師們的繼續教育,學校開展人性化的“菜單式”專家培訓,先調查自主發展需求再邀請專家進行針對性培訓,暑假進行集中崗前培訓,寒假進行反思拓展培訓。承辦多項大型教育教學交流活動,創設職初教師們展示平臺,拓展視野、提升發展水平。以研究項目“自主識字背景下的教育教學改革”、區級教師成長課題、沙坪壩區重點規劃課題為依托,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研究,獲取學術滋養,提升研究能力。
康居西城小學在職初教師培養中找到了適合校情的自主發展路子,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職初教師自主發展實踐策略,取得了突出的實踐研究成果。一大批職初教師迅速成長,建校的幾年時間內培養了5位市區級骨干教師。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位居全區前茅,內涵發展取得全面突破,得到社會各界及家長的高度贊譽?!?/p>
本文系重慶市沙坪壩區“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農村小學職初教師自主發展策略研究》(課題批準號:2014-2-5)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重慶市沙坪壩區康居西城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