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珠海市啟雅幼兒園 陳艷微
用以人為本的理念優化幼兒園管理
廣東省珠海市啟雅幼兒園 陳艷微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使“人”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顯,更人性化地從根本上考慮“人”的人性需求。作為幼兒園領路人的園長,在幼兒園管理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調動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潛能,使個人的全面發展與幼兒園的發展形成合力。那么,如何運用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優化幼兒園管理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經驗總結: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社會對教育提出了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要求,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根基,受到了社會和家長前所未有的重視。作為幼兒教師,一定要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明確自己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盡到自己作為文明的傳播者和靈魂的塑造者應有的職責——用自己的愛和智慧,讓每一個幼兒都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做好“育苗”工作。可以通過樹立榜樣、聽報告、談心、討論、師德征文等活動來激發教師對幼兒的熱愛之情,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并把愛心化作實際行動,要教師帶著一顆童心,細心、耐心、精心、創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
由于幼兒好模仿、情緒易受感染和暗示,所以,教師的身心健康不僅關系到自己能否順利地完成工作,更會關系到幼兒良好人格的形成。一個身心健康的幼兒教師一定是穿著美觀大方、舉止文明;對幼兒和藹可親、一視同仁;對同事豁達大度、積極合作。但是幼兒教師偏偏每天都要面對繁瑣的工作,組織教學、負責幼兒的安全和健康、參加進修、培訓、應付各種參觀和檢查等,教師難免身心疲憊……在這種情況下,園長一定要做教師的貼心人,經常和她們溝通,關注她們的情感,為她們疏導壓力,幫助她們解決困難,讓每一個人都感受到園長的尊重、信任和關心,產生溫暖如家的感覺。如,為年輕教師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并給他們一定的發揮特長、鍛煉成長的機會;對于老教師,就要多關心她們的身體健康,并鼓勵她們積極學習,更新知識和觀念。要適時組織一些有益身心的文體活動,讓教師有機會充分地放松和交流,感受到溫暖、和諧、蓬勃向上的精神氛圍和集體生活的快樂。
園長一定要通過多種渠道,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使管理過程成為教師學習、提高、成長的過程,培養其對幼教事業濃厚的興趣,并形成穩定的事業心。
首先,可以采用目標激勵的方法。向教師展示幼教事業蓬勃發展的現在和光輝燦爛的未來,讓教師明確幼兒園發展的遠期、中期、近期目標,鼓勵教師制定自我發展的階段性目標等等,引起教師的成就動機,主動完善自己。
其次,可通過多種渠道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為教師提供進修深造的機會,提高教師的理論基礎。通過教學技能大賽、聽學術報告、集體讀書活動等,對教師的整體業務素質進行檢查和督促。最可行的途徑是給教師一定的自主權,鼓勵每個人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當前的熱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在園里創造“人人參與研究、人人都是幼教專家”的氛圍。要完成科研任務,教師必須認真觀察幼兒、研究幼兒、多方面查找資料、請教專家、進行實驗、寫成結題論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掌握了科研方法,提高了理論水平和施教能力,養成了愛思考的習慣,更重要的是,科研過程探索和成功的喜悅會讓教師體驗到探索求真的樂趣,從而把幼教事業當作自己發揮所長、實現人生價值的園地,事業心也會由此產生。
有思想的思維才有創造的自由。在教師管理中,作為園長,應注意每一個教師的意見、建議,注意賞識她們的成績,鼓勵她們的點滴進步,激發、幫助和引導她們的創造火花;認真考慮,采納教師的合理化建議,因為只有公平合理地對待每位員工,充分發揮了每位教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幼兒園才有活力。如:有一位教師,平時愛發牢騷,說過許多有損園長威信的話,但她工作勤懇,點子很多,所以在各班人員調整中,這位園長還是力排眾議,分配她做了教研組長。所以,園長在管理中應該注意到用人的互補度,因為每個人的知識、能力水平都是不同的,這種不同在組織系統內就形成了差異,正是這種差異導致每個人在組織中的不同作用。園長應通過對人力的結構性配備與用人之長等方法,盡量提高用人的互補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人盡其才。
集體是由個體組合而成的,然而集體的智慧與成績卻不是單純地由個體組合而成,而是由個體交互作用后產生的。因此,在一個集體里,個人的智慧和團隊的合作是缺一不可的,這也對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樣既能促使每個人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又能達到團隊的和諧統一呢?我認為:第一,要尊重個體,對每一個人為實現幼兒園作出的努力予以肯定和支持,相信她們有能力克服自己的弱點和實際工作中的困難,鼓勵她們有創造地工作,并努力營造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作為領導者,除了履行自己的職責外,在人格上和教師員工是平等的,因此,園長要特別尊重教師和員工,坦誠地對待每一個員工,盡量減少她不必要的心理負擔,讓她們將時間、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在尊重個體的同時,我們更強調的是合作,沒有合作的工作是無法產生真正的效應,作為領導更應按章辦事,把大家統一于一個整體之中,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和不協調,但人不是機械的,在實際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只要我們把工作做好,做到深入細致,通過談心、座談、工會活動等,增進大家之間的了解,溝通感情,使大家達成一個共識,整個集體就會形成一個良好和諧的氛圍,全體教職員工團結一致就能達到實現共同目標的目的。
讓幼兒園每個成員參與決策,是增強其“主人翁意識”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群體中每一個個體中的合作程度。“主人翁意識”包含榮譽感和責任感,教職工有了這種情感就會全力以赴地去實現決策。在具體工作中,園長必須多為教職工提供溝通決策信息的渠道,可以設立“我為創建出點子”等提案表,讓教師根據創建要求出謀劃策,各抒己見,不僅讓教師創建了點子,也使創建工作和每個人的工作緊緊聯系在一起。在工作中,還可以多層次的利用黨團組織、園班子會、膳食會等機構,對全園每年的目標方針、考勤方案、獎懲方案、教育活動方案進行決策,這一切,增強了園各項工作的透明度,也使每位教師感到自己是幼兒園的主人。
人有激情也有惰性,當缺乏激情的時候,工作總是單調而被動的。如何使大家在一個共同的集體里形成一種積極向上、公平競爭而又團結協作并不斷地展現各自創新能力的局面,我認為采用激勵的方式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是一個有效的辦法。
有效的激勵機制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針對不同時代、不同的個體,其積極方法是各異的。每個教職工在工作的不同時期,其個體的主導需求、個人目標、內在價值、能力狀況、個人績效、個性等個體變量各不相同,因此,作為園長,不僅要了解職工的一般需求,還應了解其在某一時期的主導需要,將激勵措施用在職工當時最迫切的需要上。只有這樣才會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使其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
總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其意義在于把人放在第一位,主張順應人的天性,提升人的潛能,完整而全面地照顧人的發展。在幼兒園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的高品位管理,必將為幼兒園的發展和提升提供持久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