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軼+劉頎
【摘要】:本文重點闡述了城市森林建設的驅動模式與規劃的相關問題,先介紹了城市森林建設規劃的驅動力,再對如何實現城市森林建設驅動模式實踐思路進行研究,希望能對相關學者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城市森林建設;驅動模式;規劃
【前言】:城市森林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1989年,當前學術界對城市森林的界定主要是指城市內與城市周圍的樹木、林木與相關植被,也包括城區、近郊等對城市環境產生顯著影響的植被區域。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各地區城市森林建設工作也紛紛開展,顯著提高了城市森林的覆蓋水平。在這種背景下,更需要正確認識到城市森林建設的驅動模式及其規劃的相關問題,為更好的推動城市森林建設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1.城市森林建設規劃的驅動力
通過總結我國各地區在城市森林建設實踐歷程來看,我國城市森林建設基本按照“需求-功能-驅動”的流程開展的,即人們對事物有某種需求之后,并認識到某種事物能發揮這種功能,那么人們就會產生尋找或者制造這種物質的驅動力。
在城市森林建設過程中,其驅動力主要表現為:
(1)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當前城市建設中已經呈現出明顯的多元化態勢,城市居民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加。對居民而言,保證自己所在城市的生態環境良好、景色優美并能在城市中感受到娛樂,就是城市森林建設的主要目標。從這一點可以說明,我國各城市居民已經表現出強烈的生態需求條件,并且各地區居民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度已經有了明顯提高,這就勢必會推動城市森林建設工作的開展。
(2)就城市森林本身而言,其因為具有多樣式的功能而得到社會的認可。城市森林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生態功能,這是由森林的自然屬性所決定的,包括減少噪音、吸收有害氣體等;但與普通的城市森林相比,城市森林還具備服務城市各類主體的社會屬性,這是因為,城市森林雖然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城市空間內,它又被定義成一種具有服務功能的綠色基礎設施,能夠為城市提供多種形式的服務。因此可以判斷,在研究城市森林驅動問題時,需要將城市森林的社會服務功能放在首位。
從上文分析來看,城市森林與城市之間在功能與需求方面具有耦合性,因此,必須要正確認識到城市森林對城市發展的影響,構建完整的“城市-城市森林”體系,保證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2.城市森林建設驅動模式實踐策略研究
由于我國城市森林建設驅動模式主要按照“需求-功能-驅動”的流程開展,因此在城市森林驅動模式實踐中,需要先從城市的需求入手,才能保證驅動模式的構建能滿足城市需求。
2.1以生態為主導的驅動型城市森林建設研究
在城市發展中,生態問題的影響十分明顯,為了實現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的統一,是相關人員工作的重點。本文所研究的以生態為主導的驅動型城市森林建設,主要結合城市森林生態系統本身的變化情況而展開研究的。由于城市森林在生產過程中具有客觀規律,人們可以借助這種規律,依靠人們對自然的渴望,轉變為一種驅動力,促使城市森林水平提高。另一種驅動就是外在驅動,源自于人們對城市環境的渴望,希望通過建設城市森林,來進一步提高城市整體環境質量,最終構建完整的城市森林系統。
從部分地區的實踐經驗來看,生態驅動型的代表城市就是江蘇省揚州市。揚州市一直是我國傳統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當地重要的旅游風景區。在近幾年的城市發展中,揚州市的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揚州市為了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爭做江蘇省唯一的“五星級”生態城市,開展了一系列的城市森林建設工作,連續出臺了《揚州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實施方案》、《揚州市生態城市建設規劃》等資料,對本市生態建設工作進行明確,并重點支出了城市森林在整個生態城市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在經過揚州市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揚州市城市整體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提高,4A級景區數量位居地方前列,顯著提高了城市整體水平。
2.2以經濟發展為主導的驅動型城市森林建設研究
以經濟發展為主導的驅動型城市森林建設工作,直接反應出人們對城市森林的經濟追求方面。例如,很多城市為了進一步推動自身經濟發展,往往會將城市森林建設作為工作的突破口,這樣不僅能提高城市環境的整體質量,還能為城市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保證。據統計,在2013年全年,我國森林公園共接待游客3.06億人次,包括海外游客861萬次,直接收入超過200億元。從這則數據可以發現,城市森林的建立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為城市增加收入。從我國整體環境來看,在建設驅動型城市森林之后,城市的綠化水平將會得到明顯的提高,這不僅讓居民能享受到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會為城市發展提供新的引擎。因此,最后政府可以在財政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快推進城市森林建設,最終帶動城市經濟的發展。
從目前應用情況來看,這種以經濟發展為主導的驅動型城市森林建設已經在我國沿海省份得到了有效的推廣,江蘇省、遼寧省、天津市等地區已經推廣了一系列城市森林建設的方案,并對城市森林建設提出了很多具有操作價值的意見。
結論:在城市發展中,城市森林是提高城市整體性能的關鍵點,在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美化度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必須要只重視城市森林建設工作,并在更大范圍內進行推廣。各地區在開展城市森林建設過程中,必須要正確認識到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兩個驅動力對城市森林建設的影響,能在充分了解生態環境管理與經濟發展要求的基礎上,有計劃的開展城市森林建設工作,為進一步推動城市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財根,郭劍英.生態文明建設下城市森林公園旅游解說研究——以南京紫金山森林公園為例[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4,03:221-226.
[2]時宇,李明陽,楊玉鋒,等.基于CLUE-S模型的城市森林公園土地利用情景規劃方法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4,05:163-168.
[3]周大慶.論城市森林管理與制度創新[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6,01:87-90.
[4]陳慧,王冬云,劉金根.城市森林建設問題分析與對策[J].湖北林業科技,2010,04:50-53+74.
[5]鄢郭馨,張芳蘭,朱利娟,等.城市森林多功能經營研究進展[J].農學學報,2016,10: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