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棟輝
涪城區:“四零”工作法懲治“蠅貪”
趙棟輝
“我對這次在黃木村社保安置中違規優先安置親友的行為,感到十分后悔和愧疚。”2016年11月,綿陽市涪城區龍門鎮黃木村村主任陳尚虎因在社保安置中不正確履行職責,弄虛作假、優親厚友,被龍門鎮紀委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近年來,涪城區紀委以查辦案件為抓手,堅持零距離收集線索、零容忍懲治腐敗、零缺失教育警示、零遺漏監督監管,打出懲貪治腐“組合拳”,有效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蒼蠅式”腐敗問題。
“劉大爺,在你們村黨組織換屆選舉中,有沒有人讓你選他當村干部,到時候給你發錢、發油、發米之類的?”在黃木村,區委第一巡察組組長周倫剛在老黨員劉興福家的院壩里開始了“家訪”。
2016年以來,涪城區在村(社區)建立“黨群連心室”,開展紀檢監察干部“進百村、聽民聲”系列活動,到田間地頭、群眾家門口收集問題線索。同時,采取開門納諫、紀委常委定時接訪等方式,廣泛收集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線索。
為解決鄉鎮辦案人手不足,辦案經驗欠缺等難題,涪城區制定“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交叉監督”“查辦案件工作分片聯系督導”“線索集體排查”等制度,推行“紀委常委包片聯系+紀律審查整體協作”的交叉聯合辦案機制,以四個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分片聯系單位為依托,實行辦案分區分片包干負責制,全面促進鄉鎮紀委履職盡責。
“通過‘1+X分片聯系辦案’機制,切實解決了鄉鎮紀委監督執紀‘單打獨斗’、力量不足、人情顧慮等問題。”吳家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欣說。
同時,實行違紀案件分級審查模式,根據案件線索、具體案情系統研判,分別由區紀委監察局,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鄉鎮、街道、區直部門紀檢監察組織分級辦理。2016年,四個派出紀工委共計交叉辦案8件,黨紀立案8人,全區12個鄉鎮紀委共立案42件,查處42人,同比增長50%。
“對國家脫貧攻堅、富農惠農等優惠政策,要全部用在村民身上,不能起‘打貓兒’心腸,要不然就會落得一生罵名,被老百姓恥笑。”在豐谷鎮迴龍溝村原黨支部書記陳來財貪污犯罪案件庭審現場,一名旁聽庭審的村支書如是說。
涪城區通過建立健全“黨員干部提醒、警示談話的實施方案”“黨紀政紀典型案件定期通報”“黨員干部分類參加違法案件庭審”等制度,采取先進典型示范引導、黨政主要領導約談提醒、典型案件通報曝光、旁聽職務犯罪案件庭審等方式,從正反兩個方面入手加大對黨員干部廉政教育,全面強化廉潔意識。
“現在拿上身份證通過互聯網、手機客戶端就能查到一筆筆的賬目明細及原始憑證,非常方便。”楊家鎮羅漢寺村村民尹華東感慨道。
近年來,涪城區在鏟除滋生“小官巨貪”土壤上做文章,破解當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中的難點突出問題。為此,全區12個鄉鎮均設立“農村集體三資委托 代理服務中心”,建立農村“三資”監管預警機制,健全區級部門、鄉鎮政府、村務監督委員會、村民理財小組四級監督模式等措施,實現對各鄉鎮集體經濟組織“三資”管理運行情況的實時監督,及時發現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在“三資”管理方面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或違紀違規行為。
2016年,該區以“三資”管理、土地征用、惠農政策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領域為重點,全方位收集問題線索,查處農村黨員干部違紀違規案件40件,處分30人。(作者單位:涪城區紀委)( 責編:劉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