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國輝
篤信『三真』 校正成長進步坐標
☉曲國輝

什么是成長進步的依靠?這不是一個深奧的理論問題,卻是每個黨員干部都要認真思考和解答的重大人生課題。是刻苦學習、提高素質、扎實工作、干出政績,還是投機取巧、攀附鉆營;是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坦然面對,還是心浮氣躁、患得患失;是講政治、顧大局,一切聽從組織安排,還是從一己私利出發,明爭暗斗,甚至跑官要官?這是衡量黨員干部黨性原則和思想境界的試金石。解答好這個黨員干部需要直面的重大人生課題,最主要的是篤信“三真”,即各級組織才是真靠山、能力素質才是真本錢、篤定實干才是真方法。
第一,信組織不信個人,各級組織才是真靠山。習主席指出:“成長為一名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組織培養”。這從主客觀的統一上揭示了干部成長進步的基本規律。自身努力是前提和基礎,組織培養是關鍵和保證,離開了組織培養,個人的成長進步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要始終感恩組織。干部的成長進步首先應歸功于黨組織的培養教育,不能單純地認為是個人奮斗的結果,也不能簡單地把“功勞”記在某個人身上,搞恩謝“私門”這一套。不論職務高低、成就大小,都應當飲水思源,不忘根本,滿腔真誠地回報組織的培育之恩。要正確對待組織。個人發展順利時容易做到知恩圖報,個人發展受限進步受挫時往往會心生抱怨。當你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是誰把你推到這座山上來的。要經常想一想兵之初、官之初、入黨之初的誓言,不因一時的進步受挫就牢騷滿腹,甚至亂發議論、詆毀組織。要多看自己的不足,多看別人的長處,多想組織的難處,處理好公與私、大與小、得與失的關系,走出自我設計的誤區。要堅決服從組織。這是黨員干部應有的思想覺悟和黨性原則。要看到,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古田全軍政工會召開以來,隨著全面徹底肅清郭徐流毒影響,選人用人風氣不斷匡正,為干部成長進步提供了大好機遇。要真心把自己交給組織,多想組織所需、多思自己所能,以組織的意志為意志,以組織的方向為方向,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
第二,憑素質不憑關系,能力素質才是真本錢。靠本事吃飯、靠素質立身,永遠是不變的法則。無論什么時候、在什么崗位,都要常思能力不足,常懷本領恐慌,把持續學習、提升素質當作第一需要、第一任務,這才是成長進步最有效的“通行證”。一方面要堅信真才實學是“硬通貨”,管長遠。“錐置袋中,鋒芒畢露其外”。意思是說,人像錐子置于袋中一樣,你的素質就是錐尖、是內因,裹住你的袋子是環境、是外因,內因是決定性因素。你有真本事將錐尖磨鋒利、磨堅韌了,外界環境即使是個鐵皮袋,照樣也能穿出袋中,嶄露鋒芒。人的能力素質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會隨著職務提升而自然增長。要想勝任本職,必須有危機感,勤學、深研、常思、多練。另一方面要認清攀附關系是“偽捷徑”,靠不住。有的干部素質總體不錯,但想通過拉關系找靠山,以便“快馬加鞭”,更快地成長進步;也有的干部素質差距大一些,想通過感情投資,盼望領導能夠特殊照顧。這些無非是“背靠大樹好乘涼”的依賴心理、“坐享其成走捷徑”的投機心理、“不找關系會吃虧”的擔憂心理在作祟。其實,單靠關系走不遠、想靠關系靠不穩、總靠關系行不正,盡管一時可能走得快、飛得高一些,但終究還是會因為基礎不牢而地動山搖,還是靠才干靠實績,走大道走正道,安心可靠又淡定穩健。
第三,靠實干不靠鉆營,篤定實干才是真方法。習主席強調:“我們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來的”。大到國家小到個人,一切理想的實現,一切命運的改變,都只能依靠腳踏實地的行動。實踐也反復證明,實干長才干,實干出實績。實干,首先要戒浮躁穩心神。心浮氣躁是實干的大敵,根源是名利思想在作怪。要自覺擺脫名韁利鎖的羈絆,端正職位觀名利觀,做到待遇知足、事業知進位無所求、業有所創。要增強免疫力,能經得起清貧、抵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部隊干部熬的是心血、拼的是定力。其次,要重責任強擔當。每個崗位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只有把工作干好了,這才叫盡責。對待工作,用五分力氣是瀆職,用七分力氣是糊弄,用九分力氣的時候有懈怠,只有使出十二分力氣才稱得上擔當。要始終保持對職責責任的敬畏、對官兵信任的敬畏、對事業成敗的敬畏,把崗位當戰位,把工作當成實現價值的平臺,以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實際行動抓落實、盡職責。再次,還要舍得吃大苦流大汗。“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古往今來,但凡有所成就的人,無一不是與苦為伴,以勤為徑。在新的強軍征程上,應該以“能力不夠精力補”的進取姿態和“人一能之,己十之”的敬業理念,艱苦實干,拼搏奉獻,把各項工作抓得緊而又緊、實而又實,為單位建設發展蓄勢攢力,也為個人成長進步打牢基礎、贏得先機。
【作者系71811部隊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