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攀
“就是這種感覺,我一輩子也忘不了。”2016年7月1日,黃石市陶港鎮官塘村80歲老黨員金加生在自己“政治生日”那天再一次誦讀入黨誓詞和自己的入黨申請書后激動地說。這是黃石市從嚴從實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一個生動縮影。
黃石市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嚴格黨員日常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思想,堅持問題導向,突出經常性教育要求,從2015年初開始,在全市5837個黨支部、142344名黨員中,推行了以黨員“學習日、公益日、政治生日”為主要內容的“黨員三日”制度。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該市以“黨員三日+”為基本載體,推進黨員教育管理常態化、制度化,真正讓黨內組織生活嚴起來、實起來,有效激發了黨員內生動力。
豐富“學習日”
蓄滿思想“充電寶”
“‘中國夢就是我們的口袋要富起來,村子要美起來。”大冶市保安鎮沼山村黨員柯國慶在聽了黃石市講師團成員王智超教授“中國夢”的講課后,激動地說。
針對一些黨員學習不經常、內容不豐富、效果不理想等問題,黃石市以黨員“學習日”為載體,以基層黨支部為單位,由各縣(市)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統一確定,每月固定一天組織黨員進行集中學習,積極培養黨員成為政策通、多面手、好把式,蓄滿思想上的“充電寶”。
陽新縣興國鎮東岳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徐青管理的“黨員微信群”總是閃個不停,她老公笑稱她是“閃耀的紅星”;龍港鎮月臺村將黨小組建在各灣組的賢達理事會中,以賢達理事會里德高望重的老黨員牽頭組織黨員學習優良革命傳統,傳承好家風、滋養好作風、帶來好民風,得到黨員好評。
除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必學外,在學習內容上突出針對性。如針對留守在家的無職黨員群體,采取“精準滴灌”式的學習。三溪鎮高橋村7名殘疾人,在駐點單位縣殘聯幫助下參加學習,建成了紫山藥基地150畝,實現了精準脫貧。
同時,該市注重創新學習方式,除了“集中學”“分組學”外,還堅持將“請進來”與“走出去”、“正面引導”與“反面警示”相結合,邀請市縣領導、駐村干部、專家學者講黨課。在全市開展群眾身邊“優秀共產黨員”評選活動,舉辦“反腐倡廉”巡回書畫展等,引導黨員明標準、知不足。全市100%的社區、60%的村建有黨建微信群、QQ群或手機短信平臺,“互聯網+”學習成為了一種新時尚。
做實“公益日”
架起黨群“連心橋”
“上面搞發電,下面種植蔬菜、藥材,可以解決勞力80至90人,增加農民收入。”這是大冶市藥監局黨組書記羅璞利用“公益日”幫助結對幫扶精準扶貧村跑到的項目——山東力諾集團投資建設的50MW地面光伏電站工程項目落戶該市陳如海村。
陽新縣富池鎮金堡村老黨員郭慶起認真站好自己的“清潔衛生崗”,幾年如一日義務打掃本村通街公路,周圍群眾說起他,個個贊不絕口。
針對一些黨員宗旨意識淡薄、碌碌無為、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對村(社區)事業發展不關心、不支持,遇到問題向后縮、棘手問題繞道走等問題,黃石以黨員“公益日”為抓手,激勵黨員在為民服務和促進發展中當標兵、做模范,架起黨員群眾“連心橋”。
“謝謝您劉部長,幫我們把這個衛生死角解決了。”2016年3月5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旻帶領組織部機關黨員干部利用“公益日”到社區開展創建全國衛生城市衛生大清潔活動,不僅掃出了30多年前的垃圾,而且幫助社區解決了衛生頑疾。
該市以“公益日”為載體,通過設崗定責爭當服務群眾先鋒,有效激發了無職黨員的責任感、榮譽感和工作熱情;通過結對幫扶爭當服務基層模范,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帶頭開展聯系幫扶、到社區報到,幫助居民實現“微心愿”21700余個,為企業解決突出問題近2000個;通過以身示范爭當破解難題表率,市“四大家”領導帶頭深入到精準扶貧、衛生城市創建、省級園博園建設、防汛救災等全市中心工作一線,靠前指揮,破解難題,爭當推進發展的表率,在全市上下凝聚了干事創業的正能量。
規范“政治生日”
奏響黨性“進行曲”
“王志強同志,今天是你入黨14周年紀念日,還地橋鎮黨委祝您‘生日快樂!希望您牢記入黨誓言,增強宗旨意識,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美麗金橋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在黨員“政治生日”當天,黨支部為黨員送上一張賀卡,并根據黨員的具體表現,在賀卡上寫上寄語,告誡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信仰。
針對一些黨員身份意識不強、榮譽感弱化,甚至有的黨員不像黨員、不如群眾等問題,該市抓住黨員“政治生日”這個難忘的日子,規范開展送上一張賀卡、佩戴一枚黨徽、重溫一遍入黨誓詞、再讀一次入黨志愿書、開展一次談心談話、承諾辦一批好事實事等“六個一”活動,引導黨員銘記初心,牢記信仰,擦亮身份,奏響黨性“進行曲”。
“就是這種感覺”,這不僅僅是老黨員金加生的“觸電”,也代表著所有過“政治生日”黨員的感慨。該市所有黨員在過“政治生日”當天,由支部書記為黨員佩戴黨徽,組織黨員以個人或集體形式,誦讀入黨誓詞,本人重溫入黨申請書或回憶入黨時的情景,引導黨員牢記誓言,銘記入黨初心,加深對黨的那一份摯愛。
李中華幫助電廠小區孤寡老人換煤氣、退休教師王蘭夫婦每周日在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免費教孩子們練字、劉強牽頭成立“心語調解隊”等等,這都是該市下陸區青龍山社區黨員在過黨員“政治生日”時的承諾辦理事項。該市的黨員在自己過“政治生日”的當天,都要向黨組織和黨員群眾承諾辦1-2件實事、好事,作為過“生日”時給黨組織的獻禮。他們把自己承諾的事項張貼上墻,接受黨組織和黨員群眾監督,進展及時向黨組織報告,結果接受群眾評議,用真情付出,擦亮了黨員身份,激發了服務熱情。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以來,全市黨員在“政治生日”上承諾事項達到2.5萬余個,黨員身份在服務中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