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耘芳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勢下,發展,改革,穩定的任務還十分繁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廣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必須干群同心同向謀發展,適當地在農村開展群眾會議,鼓勵和教育群眾,宣傳和發動群眾,工作十分必要。當前,正值年末歲首,也是各級黨委,政府從上至下召開各種會議,共商發展大計的關鍵時刻。通過召開各種會議,總結過去的工作,部署安排新一年工作,會議內容豐富,對開展新一年工作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召開群眾會議地址要靠前。密切聯系群眾,親近群眾永遠是我們最好的工作方法。目前,少數地方交通還不便利,很多老人行走還不方便,在組織召開農村各種群眾會議時,我們力爭靠近人民群眾,會議的地址一定要選擇群眾集中,方便群眾的村組,或者是農民家中,會議的時間盡量選擇在中午或者是晚上,茶余飯后,勞動之余,能夠更好地方便群眾,給群眾節約時間,做到開會生產兩不誤。
召開群眾會議的內容要短而精。要開短會,講實話,力爭壓縮會議時間。農民群眾十分樸實可愛,做事說話真切實在,在召開會議的過程中,和群眾講話要實在,傳達會議內容要真實,落實起來好操作。千萬不能在群眾面前講大話,說空話,套話,要把黨的方針政策講深講透,不能失信于民,導致會議散了,干部走了,事情落空了,傷害干群之間的感情。
召開群眾會議要多用群眾的語言。召開農村會議,面對的是不同水平,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農村群眾,在給群眾講話前,首先自己要把會議內容吃透,把政策搞懂,不能照著稿子讀,拿著文件念,要變書面語言為群眾語言。其次是多用民間的歇后語,格言警句來開發、啟迪、教育群眾,還要多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活躍氣氛,激勵群眾,發動群眾,也讓群眾對國家政策好理解,好熟悉,從而更好地利用好政策,做到執行政策不跑題,不走樣。
召開群眾會議方式要靈活多樣。農村組織召開一個會議確實不易,采取的方式方法要多,根據會議的內容,可以利用小組會,黨支部會議,群眾代表會,全體村民大會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召開會議。村組干部要提前把會議組織好,安排好,要早給群眾下通知,明確會議的主題。要精心組織會議場地,讓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真正讓會議開出氣場,開出團結與和諧,開出精神氣,切實把黨的政策宣傳得家喻戶曉,老少皆知,讓黨和國家的政策,落地深根,開花結果。
總之,開好群眾會議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鼓勵教育群眾的一種良好工作方式,只要我們適時把群眾召集起來,把會議組織召開好,才能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遞好,把各項政策落實好,才能使聯系群眾的橋梁更堅固,紐帶更堅韌,才能更好地建設好新農村。
(作者系大悟縣委辦公室副主任)